过程写作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过程写作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杨金英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雅溪学校  323000

摘要: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背景下,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而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过程写作法的价值和策略进行分析,则是为了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互动交流为特征的写作教学路径,使学生能够将写作作为人际交往和互动的一种有效方式。以下将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过程写作法的价值和策略进行解读和研究。

关键词:过程写作法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引言

写作是一项重要的产出性技能,也是重要的表达性技能,体现了写作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按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初中毕业学生学业水平要达到五级,其“语言技能”“写”的目标为:“初中生可按照书面要求完成有关材料的汇编和编制;能够独立审查立场,初步完成课文、信件等,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修改;使用一些最常用的连词;可以根据符号或表格创建简单段落或操作说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挑战,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特别突出的问题:写作、学习恐惧。第二,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结果,错误的选择。根据教研观察,许多教师的写作思路为“教师命题——例文学习——学生写作”,只注重结果。教师往往忽略了相应教学工具的选择。第三,写作课程不足导致写作课程被忽视和边缘化。

一、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过程写作法的价值

过程写作法具有互动性和活跃性强等特征,对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产生了推动作用,也具有重要的教学和教育价值。第一,在应用过程写作法教学时,教师会引进形象性和探究性较强的资源和话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互动中,共同探索写作的方向、明确写作主题,进而使学生全程参与到写作教学中,所以写作教学的课堂会愈加活跃,学生也能表现出更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写作教学的质量得到了提升。在过程写作模式中,教师会应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和创新化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捋顺写作的思路、激活自身的灵感,所以学生也会创作出新颖且符合写作规范的内容。第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无论是在自主写作还是在互相评改的过程中,学生摆脱了传统模式中被动听讲的局面,真正实现了与教师角色互换,占据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他们的体验和感受成为教师重点考量的对象,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在写作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得到了肯定。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术语的充分积累有助于学生表达感情。因此,了解英语中术语的含义很重要。但是,许多学生没有足够的词汇。此外,您在语法获取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在术语、语法不一致和句子结构方面出现问题。此外,许多学生的中英语言地位是显而易见的。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第二,在英语教学中,写作的时间几乎还没有用完。对于学生来说,完成和提交学校时需要进行书面培训,如果培训时间不足,完成时间通常不到半小时。为了能够以完整的语法撰写文章,学生们需要多次进行必要的思考和修改。但是,由于培训时间有限,学生们太累了,无法应付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最后,英语教学中要求学生熟悉这些关键技能,说,读,写。在这些能力中,教师往往不急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他们将培训用作学生语法和单词含义的检验工具,以便可以更加专注于学生语法、拼写错误等。这可能严重危害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过程写作法的策略

(一)引进探究式写作议题,开拓学生思维

过程写作法强调了学生思维之间的碰撞和沟通,如果学生之间能够就某一个问题展开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他们不仅能够创作出具有新意和逻辑性的文本,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提升写作的质量和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为学生引入具有探究性质的议题,以此来开拓学生的思维,从上述分析出发,教师可以依据写作教学的目的,选取顺应社会发展主流趋势以及学生关注的议题,在此议题的引领下,学生之间会主动展开互动和交流,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逻辑性会不断增强。由此,学生不仅锻炼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也能有所增强,有助于综合能力的提升。不过,在以“口头讲解+学生练习”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写作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完全转述教材中的要求,让学生依据教材中的写作教学板块的相关内容展开写作,这种教学形式存在刻板、生硬的特点,缺乏灵活性,既没有为学生提供合作探讨的机会,也没有引进具有研究和写作价值的议题,只是机械的写作练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欲望,这也导致学生写作的文本缺乏深度和新意。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先多渠道了解学生的基础能力、写作水平等内容,按照能力高低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并为他们布置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究问题,通过此种方式,处于不同思维维度的学生会展开互动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说出自己对于探究问题的看法,并说出自己对写作内容的结构设计。在此过程中,生生之间会产生思维碰撞,他们的思维多元性会不断增强。除此之外,学生也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分析议题,并吸取他人想法上的优点,进而探索出不同的写作路径,由此,学生在创作英语文本时会更具新颖性和现实意义,写出的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多样,实现写作思路的有效拓展。

(二)重视思维发展,避免框架式写作

很明显,在课堂上对学生写作的控制频率明显可见,有的老师不擅长教学,或者写作教学时间滞后,因此要求在写作时制定对策,这似乎节省了时间、精力和毅力,这与学生的发展相矛盾。编写过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思想,体现教师的体能。

(三)创建互动化评改机制,完善作文内容

过程写作法要求学生在群体交际中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文本作品,只有经过反复验证的作品才能真正达到预期中的水准,而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互动化的评改机制则是推动学生修缮作文、完善作文内容的有效载体,这就要求教师以互动化评改机制为依托展开教学。由此出发,教师可以创建层次化的互动评改系统,给予学生自我成长和共同进步的机会。不过,在传统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是评改作文的主体,他们在评改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有失偏颇的情况,掺杂个人情感和主观态度,同时,学生也没有参与到评价过程中,这就不利于学生展开自我检验和反省活动,在收到教师的反馈结果后,多是按照教师的意见进行改正,却并没有进行反思,这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利于过程写作法的应用和传播。

(四)营造意境

在应用程序说明时,教师应提请学生注意书面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编写内容,并建立良好的环境来帮助他们进行启发和思考。这对扩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很有帮助。同时,它有助于教师激发写作热情,提高思维能力,同时不断获得更多写作技能,避免后期处理中出现同样的错误。

结束语

写作应该是个人意愿的表达,是心与心的沟通,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和学生内心的驱动力以及对写作所持兴趣关系密切。因此,如何将“要我写”转化为“我要写”,如何从“读中写”递进到“评中学”是“过程英语写作”着重研究并解决的问题。可喜的是学生对于英语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成就感在这门课上都被成功激发了。他们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和写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受到研究时间、人力因素等限制,未能随机抽取更大的样本作为受试。受试对象仅为选课班级的学生,规模较小,教学实验周期较短,研究结果不宜推断总体。后续,将针对更广泛的学生群体进行大规模随机抽样受试对象,进行历时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凤英.初中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72.

[2]肖少芳.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探讨[J].中学课程资源,2020(4):14.

[3]李婷婷.提升初中生英语写作水平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37):100.

[4]陈少立.培养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J].英语教师,2020(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