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融合信息技术的小学英语学科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指向核心素养的融合信息技术的小学英语学科教学

徐婧

深圳市坪山区金田小学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教师要重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英语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深化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融合,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中。在英语课堂中合理、创新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呈现语境、传递资源、辅助课堂,从而带动语篇学习、丰富语用体验、激发学习动力、推进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将着力探讨信息技术在英语学科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实践应用,希望能为推进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供思考。

【关键词】:教师信息素养;学生核心素养;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融合

一、引言

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需要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听说读写、自主学习等关键能力,还要提高认知水平以及思辨、合作和跨文化交际等必备品格,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小学英语教师要充分思考小学生语言学习的特点,创新数字资源和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提升信息技术的使用效益,借助信息化所能提供的丰富的语料资源和跨时空的学习平台,增加语言的输入,创设语言学习的情境,创新语言的呈现方式,拓宽语言学习的渠道,特别是要在各教学环节的活动中渗透核心素养理念,使学生能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使信息技术真正为小学英语课程的教与学赋能。

二、指向语言能力的小学英语信息化教学

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要求学生能通过感知、体验、积累和运用等语言实践活动,逐步形成语言意识,积累语言经验,进行有意义沟通与交流[1]。小学阶段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要特别注意趣味性,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更多可听、可看的多模态材料得以呈现并辅助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来提供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符合现实语境的英语学习素材,使得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具体,让学生获得愉快、实用的学习体验感。久而久之,在接受了大量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后,学生对英语语言结构产生了熟悉感,建构起了语言支架,就自然能实现脱口而出,运用英语的逻辑来表达,语言意识和语感也就形成了。

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学习语言的主要用途也是交际,因此能清晰准确地用英语表达观点和与他人交流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例如在教授牛津深圳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Open Day”(开放日)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可能对于校园开放日的活动了解不够或印象不深,这就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可以课前播放一段微课或开放日的视频,让学生提前熟悉所学内容,为课堂上的交流奠定知识基础,同时还可以“磨耳朵”。课后,不少教师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会建议自主下载趣配音等app或者是将录音和视频发布在指定平台上里,这样学生就能反复操练,也可以通过查看自己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直至达到最完美的状态再将音频和视频上传,即使是不敢在公众面前开口的学生也能自如地大胆尝试,如果老师能及时给予这部分学生反馈和鼓励,他们的自信心也将会增强。

三、指向文化意识的小学英语信息化教学

例如在六年级下册“Great Storybooks”(有趣的故事书)这个单元,课本上介绍的故事有限,且都是外国的,因此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想一些中国传统故事或者是用PPT呈现故事内容封面,在后面的环节中,就可以用上这些故事并结合思维导图让学生从各方面来简要讲述故事,既强化了学生的总结和表达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故事的了解。又如在五年级和六年级下册第11单元分别介绍了中国节日和西方节日,这两个单元可以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比较教学,学生可能对西方的复活节、感恩节、万圣节等主要节日不了解,教师就可以播放有关节日由来或外国人庆祝节日的视频,以此让学生深入认识外国主要节日,通过中西方节日的对比,帮助学生理解中外文化异同,树立文化意识。

四、指向思维品质的小学英语信息化教学

例如在六年级下册“Great Storybooks”(有趣的故事书)这个单元,教师可以先用PPT呈现一些中国传统故事书的图片,告诉学生这些都是storybooks,从而让学生猜测得出storybook的意思就是“故事书”,然后引导学生发现storybook实际上就是story(故事)+book(书)构成的,经历了这样一个思考、总结的过程,学生就能牢牢记住storybook这个单词。

除了单词教学,在教授故事性的阅读文本时,老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按情节发展呈现情景图,在这个间隙学生就能对故事情节的展开产生各种假设和联想,提出各种问题,有时学生的回答能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最终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清故事脉络。

再如六年级下册有篇关于reusing things

(回收利用)的文本,要求学生通过文章内容梳理塑料瓶是经过怎样一个流程最终变废为宝成为布匹原材料的。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个塑料瓶加工成布匹的视频,让学生大致明白整个流程,然后回到课文内容进行对比得出正确答案;为了丰富语料积累,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类似的文章进行创编,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废品回收的步骤,为后续输出观点夯实基础。除了塑料瓶,旧衣服、报纸和塑料袋等物品也可以再利用加工成其他商品,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参照刚才所总结的内容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小组集体展示旧衣服、报纸和塑料袋等物品变废为宝的过程。通过这样几个学习环节,学生提炼、对比、归纳语篇的能力得以提升。

五、指向学习能力的小学英语信息化教学

在教授五年级下册Great Inventions(伟大的发明)这个单元时,教师可以上课前先布置给学生预习任务,让他们利用网络资源搜索各种发明,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要求他们找出对应的英文,这样上课就有内容可讨论,学生也可以借此掌握用互联网查找资料的能力,丰富知识储备,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还变革了评价反馈方式,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使得评价反馈最快只能隔天实现,而现在借助一些在线平台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是否用这些平台,如果用的话,一提交作业,平台就可以立即反馈结果给学生和家长,还可以及时订正并再次上传,直至掌握知识;而老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也可以追踪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在线答疑,这大大提高了评价的实效性,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如果是音频类的作业,老师可以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当天就给出反馈,督促学生完善录音内容

六、总结

英语课程围绕核心素养,现代信息技术为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便利与服务,通过丰富语言学习资源、创造语言学习环境、拓宽语言学习渠道等,促进了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

利用新技术进行学习研究,探索课堂教学新样态,推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革命”,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融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挖掘与应用学生个性化学习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培养学生利用优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素养,推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因材施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栾亮.巧用信息技术为小学英语课堂注入活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7):34-35.

[3]郝韵.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融合[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7):37.

作者姓名:徐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