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建筑构造教学改革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22
/ 2

新工科背景下建筑构造教学改革探索

易伟

西昌学院  四川西昌 615013

摘要:如今,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升级、改革,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变革已经悄然而至。所以,为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教育部门大力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为建筑行业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但在建筑构造的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对建筑构造教学进行探究,分析新工科背景下,建筑构造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对应的改革策略,以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工科;建筑构造;教学改革

时代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建筑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推动。建筑构造是建筑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为学生后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技能的培训,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以提升其综合素质能力,促使学生的发展。以下,就围绕建筑构造教学改革展开研究,分析新工科背景下建筑构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

1.新工科背景下建筑构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材实用性不足,教师轻视实践作用

在选择教材时,部分教师未对其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就容易选择到质量相对较低的教材。例如:部分建筑构造教材的内容偏重理论知识的叙述,缺少实际的案例分析;部分教材各章节内容设置不合理,且衔接较为生硬,无法让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导致其学习到的知识相对分散,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1.2专业基础、能力较为薄弱

建筑构造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充分运用自身数理相关知识,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轴心等课程内容。但是,部分学生数理相关知识较为薄弱。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不能完全掌握建筑构造相关知识,导致其未建设良好的专业基础[1]。此外,学生在学习建筑构造过程中,还需要掌握各式建筑构造的设计与布置,这就要求学生需要一定的绘画能力。但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的更多是建筑物外观设计等方面内容,而未进行实地教学,学生也就不能掌握现场工程的识图能力,从而导致其专业基础、能力都相对薄弱。

1.3课程内容重难点未突出

部分教师没有参与建筑施工工程。因此,这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就容易出现课程内容重难点未突出的情况。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无法将课程的内容与真实的案例进行有机的结合,学生在学习时,也就不掌握建筑构造相关重点知识、技能。

1.4未充分运用教学方法,学生积极性较低

建筑构造课堂中,部分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直接讲授等教学方法,无法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积极性降低,学习质量自然也就不高。例如:教师在教授斜截面承载力相关知识时,会经常使用直接讲授法,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但是,若只运用此类教学方法会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导致其学习积极性降低,进而使学生不能完全掌握斜截面承载力相关知识。

2.新工科背景下建筑构造教学改革策略

2.1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教师要慎重选择教材。在选择教材时,要对教材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查看其各章节内容的设计,查看教材内容中实际案例的数量等。接着,对各个教材进行判断,选择更加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材[2]。选择好教材后,教师还需要依据建筑构造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依据目标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在教授抗震设计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以个人的名义,或者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建筑设计比赛,让其通过指定的材料搭建建筑,再通过模拟地震设备比较所有参赛作品的抗震性能,并对评选出抗震性能较强、最佳设计的作品。通过此类比赛,不仅能让学生充分运用自身学习到的知识,还能让学生通过建筑的设计、制造提升其实践操作能力。此外,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能够通过现场的观摩、实验操作等,提升其实践操作能力。

2.2重视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清楚认识到学生具有差异性。因此,在教授建筑构造专业性知识前,教师要通过知识小测验、课堂绘画比赛等方式,了解每位学生的数理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绘画功底等。接着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等。例如:若基础知识相对较弱的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教授建筑构造相关知识时,就需要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先掌握相对简单的知识,进而增加学习难度,让其通过由易到难的学习,逐渐掌握建筑构造课程中的所有基础知识,促使学生不断发展。若基础知识较弱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教师在设计教学方式时,不能忽视此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可以让其参与课上相关训练,提升此类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给此类学生布置课下任务,让其通过课余时间的学习,不断夯实自身基础知识,进而充分掌握建筑构造的专业基础知识[3]。而对于绘画技能相对较低的学生,教学可以给其布置对应的绘画作业,让学生通过不断地训练提升自身的绘画能力,也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掌握现场工程识图能力。

2.3合理设计教学方案

学校可以与当地建筑企业开展合作,让教师能够参与相关建筑工程,全面了解设计建筑图纸、现场施工等过程,从而让教师获得大量的实践经验。这样就能让教师充分了解建筑构造的知识,掌握教材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能合理设计教学重难点。

2.4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开展建筑构造课程时,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原则,依照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在讲解混凝土材料的性能时,可以充分运用图像直观发、模象直观发以及实物直观法,让学生通过视频、模型以及实物,充分掌握各项材料的性能。并且,教师还可以依据教学内容采取参观教学、练习法等方法,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新工科背景下,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在开展建筑构造课程时,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专业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并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鹏.新工科背景下《建筑构造》课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升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87):103-104.DOI:10.16541/j.cnki.2095-8420.2019.87.040.

[2]简洁,荆璐,杨璐.建筑学专业《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工业设计,2019(09):31-32.

[3]虞迎辉.《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地产,2019(13):140-141.

作者简介:易伟(1988-),男,讲师,博士在读,主要从事土木工程类课程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