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渝城际提质改造工程对高速铁路供电施工管理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基于成渝城际提质改造工程对高速铁路供电施工管理的研究

吕玉军,侯权玲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重庆供电段 ,重庆,4041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铁路运输能力的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高速铁路逐步开展提质达速改造。如何安全有序的组织实施高速铁路提质改造工程,成为了摆在铁路人心中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成渝城际提质供电改造工程为调研对象,从施工组织、安全防控、联调联试、运营准备等方面,梳理总结施工管理经验,形成高速铁路供电施工管理思路,为后续的高速铁路提质改造工程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施工组织;安全防控;联调联试;运营准备;高速铁路施工管理

一、工程概况

线路基本情况:成渝城际铁路西起四川省成都东站,向东经内江北,终到重庆站,目前开通到沙坪坝站,线路全长307.931km。正线采用自耦变压器(AT)供电方式,正线导线组合为JTMH120(21KN)+CTMH150(28.5KN)全补偿弹性链形悬挂。

主要工程量:一是接触网张力调整。将554个锚段接触线额定工作张力由28.5kN增加至30kN。二是接触网吊弦更换。对正线区段共计8万余根整体吊弦进行更换,并进行全面精调。三是地面磁感应器位置调整。按照《列车过分相系统车载控制自动过分相装置(TB/T 3197-2018)》要求,对地面磁感应装置位置进行调整,共计20处。四是同步开展缺陷整治。结合本次提质改造工程,同步将4C缺陷、外部环境整治及无交叉线岔排查整治等一并进行安排。

本次施工的特点:是在原有300km/h的既有线天窗点内完成接触网张力增加,同步完成相应锚段吊弦的更换工作,并线路开通后立即达到300km/h的运行条件。整个施工过程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多、施工机具多,毫无施工经验借鉴。

二、成渝城际提质改造施工管理

1.施工组织介入情况。一是精心布局统筹安排。我段管辖成渝城际两个施工点每个天窗各按上下并行对应的两个锚段推进完成接触线加张和吊弦更换,共计每晚完成8个锚段的作业量。施工前,由测量计算组在施工组前完成线路参数的测量和更换接触线补偿坠砣杆,计算增加张力后吊弦长度,同时配合仿真分析组测量相关接触网参数。吊弦预配组负责根据吊弦计算数据完成吊弦预配工作,以供施工组使用。二是随工验收保开通。每日天窗封锁施工完毕后需立即开通或恢复设备,为确保第二天正常行车,我段集中抽调一批技术骨干,全面跟随成渝城际提质改造施工同步开展设备验收,保证施工区段设备安全达标且无安全隐患,达到开通设备条件,保证动车组运行绝对安全。每个施工作业队投入18-24台梯车,每组梯车作业人员6-8人,重庆供电段管理人员4-6名和20余名职工。每晚两个施工点的现场作业人员约有五百多人。三是拓宽施工方式总结经验。施工采取全部梯车组先干一行,更换完吊弦后再干另一行,同时对施工后的线路开展测量,待另一行施工完毕后再返回处理调整参数缺陷,周而复始。此方法尽量减少交叉作业导致的参数测量误差大的问题,同时在测量的时候梯车也能同步作业,提高作业效率, 保证了更换完吊弦后参数测量时的准确性。

2.施工安全防控情况。一是做好精准化风险研判。针对工作量大、任务重、时间紧和施工队伍庞大、参与人员众多等实际情况研判风险,制定了《施工安全关键卡控表》《工程施工作业流程图》《一日一施工安排图》,明确各环节卡控重点和卡控措施,在现场作业时逐一进行勾画,确保安全可控。二是紧盯设备风险源头。组织专业人员提前参与设备、零部件技术规格书审查和技术联络。每日对使用的力矩扳手及测量工器具进行工前校核,确保状态良好。作业结束前预留30分钟以上时间,指派专人上网检查吊弦及零部件状态,校验各螺栓力矩,对更换区段参数进行测量,确认满足行车条件。三是严格施工安全盯控。尤其做到施工“三固化”:即固化施工监管盯控人员,固化盯控区域,固化工艺、工法、验收工序,切实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各队之间结合部问题。严格施工方案“日盯日控”。每日组织施工单位召开碰头会,对前一日的施工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当日作业计划、作业内容、作业环境、线路设备状态等再次研究讨论,进一步细化作业组织、优化作业流程。严格进出网材料管理。落实施工现场“三清场”制度,作业结束前,由各小组负责人、施工单位清场小组、工作领导人对机具材料、个人工具进行全面清理核对,确保万无一失。严格干部跟班盯控,制定由段班子成员带队的干部现场跟班计划,轮流到作业现场进行盯控。

3.联调联试介入情况。根据路局成渝城际指挥部工作部署我段编制完成了《成渝城际运营顶棚速度试验配合组织实施方案》、《成渝城际提质工程联调联试实施方案》、《成渝城际提质施工配合组织方案》等规范文件,并根据《成渝提质改造工程动态检测时间安排》,供电专业利用CRH380AJ-2808、CRH380AJ-0202综合检测列车以及复兴号重联动车组共开展了15次提速试验动态检测,2次接触网非接触式检测,2次磁感应自动过分相测试,我段安排专人每趟次添乘共计76人次,并负责提示地面相应供电标志标牌以及分相处所。参与供电部牵头铁科院、设计院、检测所等部门分析研究高速铁路受电弓动态包络线取值范围。

4.350km/h运营准备。一是安全管理。针对成渝城际提质改造工程修订了《重庆供电段成渝城际接触网运行维修管理实施细则》,同时更新了接触网设备履历台账、成渝城际及联络线接触网电分相列控数据信息表、作业指导书、应急抢修管理制度,相关行车、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用品配置齐全。二是设备质量及运行管理。结合提质改造工程同步完成全面清理检测缺陷30处、集中整治无交叉线岔28组。三是队伍素质方面。推进车间级职工教育培训设备配置及设施补强建设。建立了职工培训管理信息平台,车间设立了网络教室,班组(工区)设了立网络学习终端,具备了多媒体教学与在线学习考试功能,按标准建设了实训练功场,确保三级培训网络作用的正常发挥。四是应急管理方面。段针对成渝城际应急管理,制定了《重庆供电段成渝城际接触网应急抢修管理办法》、《重庆供电段成渝客运专线电力应急抢险管理办法》、《成渝城际越区供电方案》等。

三、展望

持续关注成渝城际提质改造新设备变化,时速350KM/h运行一年后开展一次全面的设备服役状态检查,严格落实维修标,强化动态监控监测确保成渝城际的接触网设备运行稳定,为后续的高速铁路提质改造工程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 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通知:铁总科技[2014]172号[S]。北京:中国铁路总公司,2014.

[2] 于万聚.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3] 吴积钦.受电弓与接触网系统[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4] 侯权玲.高速接触线高度选取与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5] 董昭德.接触网[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