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海天互通立交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浅谈山海天互通立交设计

林诗湘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海南分院,海南省海口市,570100

摘要:本文以海南省文昌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山海天互通立交设计项目进行分析,山海天互通立交为城市主干路和一级公路相交节点。根据规划资料,节点衔接交叉口采用立体交叉型式。在龙昌公路(S206)时速为80km/h,圆曲线半径为600范围的位置设置立体交叉口互通,不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及技术论证分析,并保障方案可行性。本次主要对采取的措施及技术标准选取进行了阐述分析。

关键词:互通立交的技术标准选取;主线降速;匝道连接部延长;

1.项目背景

龙昌公路山海天互通立交位于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的以西,龙楼镇以北。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包括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淇水湾、云梯宝陵河及月亮湾片区。根据规划,龙昌公路山海天互通立交为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区的主出入口。为了配合旅游区的建设,现启动龙昌公路山海天互通立交的建设。

2.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

龙昌公路山海天互通立交由滨海旅游公路(龙楼至昌洒段)与山海天大道相交形成。目前滨海旅游公路(龙楼至昌洒段)已经建成通车,而山海天大道正在开展设计。

2.1滨海旅游公路(龙楼至昌洒段)

滨海旅游公路是文昌航天发射场的配套道路,是文昌市两桥一路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沿东海岸的滨海旅游快速干道,全长约99公里。

现状龙昌公路(龙楼至昌洒)S206,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双向四车道,路基宽24.5米,设计速度80km/h,主要交叉口限速60km/h。沿铜鼓岭片区西侧南北走向,通过规划山海天互通立交,可以实现与铜鼓岭片区的快捷交通转换。而山海天大道,是服务于整个片区的东西主要干道,是铜鼓岭片区的中心轴。

目前工程场地内除已建成的滨海旅游公路(龙楼至昌洒段),其它土地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场地内现状用地基本为绿化隔离带、鲍鱼池及西瓜地。

C__Documents and Settings_winxp_桌面_方案IMG_20151117_094604

1工程场地周边用地现状分析图   图2工程场地周边用地现状图

山海天大道

山海天大道目前正在开展初步设计,山海天大道规划为城市主干路,设计时速50km/h,双向6车道,道路标准断面为47.5m,其全长约1km。

3..功能定位及规模

现状龙昌公路(龙楼至昌洒)S206,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双向四车道,路基宽24.5米,设计速度80km/h。

在现状龙昌公路S206拟建山海天互通立交(里程桩号K5+250处),位于龙昌公路的曲线段,线形指标不高,圆曲线半径为600m,超高为5%。综合龙昌公路S206现状交叉口分析,维持现有一级公路技术标准,采用降速措施设置山海天互通立交。这样既有利于行车安全、工程规模控制,同时避免改造龙昌公路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

山海天互通立交A、B、C、D、E匝道设计时速为40km/h,为一级公路与城市主干路相交,因此在设计中采用一级公路结合城市市政主干路标准开展设计。

4.技术标准

通过对现状龙昌公路(S206)与规划道路山海天大道的资料分析,龙昌公路山海天互通立交采用一级公路结合城市主干路标准。

1、山海天互通立交与龙昌公路(滨海旅游公路)的连接部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参考《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 JTC/GT D21-2014);

2、龙昌公路山海天互通立交共设置了A、B、C、D、E五条匝道,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 (参考《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 JTC/GT D21-2014);

3、A、D、E匝道与山海天大道衔接部路基段采用城市主干路技术标准(参考《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CJJ 152-2010)。匝道桥梁段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

5.总体设计

5.1平面及横断面

道路网中设置立体交叉主要是为了减少车流对高速行驶在主线上车流的干抚和影响以及保证干线网上车流的快速转换。其设置受到道路交通条件、地形地物条件、立体交叉间距、经济效益和立体交叉影响区域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各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确定设计方案。互通式立交设计是在选型设计基础上针对地形、地物、交通量、技术规范等要求对互通式立交匝道布局的进一步深化,是互通式立交设计的参数化和指标化,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紧凑、宽松、流畅、匀称、合理。

山海天互通立为一般全互通立交,道路共设置了A、B、C、D、E、五条匝道,设计时速为40km/小时。立交匝道最小平曲线半径R=61m,匝道最大纵坡4%,最短坡长171.961m,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型900m,凹型1100m。

3龙昌公路山海天互通立交平面

5.2横断面

横断面设计是根据设计规范,同时结合相交道路情况,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

1、A匝道标准横断面

A匝道采用公路-Ⅴ型(对向分离式匝道),其路基段路幅划分为:0.75m(土路肩)+8.5m(车行道)+ 1m(中央分隔带)+7m(车行道)+ 0.75m(土路肩)=18.25m,详见图4.3-3所示;其桥梁段路幅划分为:1.1m(防撞墙+花槽)+ 8.5m(车行道)+ 1m(中央分隔带)+7m(车行道)+ 1.1m(防撞墙+花槽)=18.7m,详见图4.3-4所示。道路两侧各设0.75m土路肩,土路肩坡度为4%,坡向外侧。

2、B匝道标准横断面

B匝道采用公路-Ⅰ型(单向单车道匝道),其横断面组成为:0.75m(土路肩)+7.75(行车道)(考虑车道加宽)+0.75 m(土路肩)=9.25m, 详见图4.3-5所示。道路两侧各设0.75m土路肩,土路肩坡度为4%,坡向外侧。

3、C匝道标准横断面

C匝道采用公路-Ⅱ型(无紧急停车带的单向双车道),其横断面组成为:0.75m(土路肩)+9m(行车道) +0.75 m(土路肩)=10.5m, 详见图4.3-5所示。道路两侧各设0.75m土路肩,土路肩坡度为4%,坡向外侧。

4、D、E匝道标准横断面

D、E匝道采用公路-Ⅰ型(单向单车道匝道),其组成为:0.75m(土路肩)+7.5(行车道) +0.75 m(土路肩)=9m。

6.结语

由于滨海旅游公路为快速路时速为80km/h,恰好本项目山海天立交位于主线圆曲线半径=600范围内。不满足时速为80km/h,半径小于700的技术规范设置要求。因此,通过限速措施和相关技术指标选取,保障交通通行安全。在进入主线曲线范围,采取限速60km/h;但是,匝道连接部选用80km/h技术指标,延长了变速车道的取值,有利于车辆在主线的圆曲线范围外,完成降速或加速的渐变。

城市道路立体交叉与公路立体交叉的技术指标不同,从而立交匝道的平曲线、竖曲线、横断面宽度、加/减速段长度、渐变段、出/入口渐变率等的标准也有较大的区别。结合技术及建设条件分析,合理采用技术标准,保障了滨海旅游公路通行安全的同时,也实现了与山海大道合理衔接的功能需求。本次互通立交技术标准主要采用城市主干路技术标准和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结合;

参考文献

[1] JTG/T D21-2014, 《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14-08-29发布;

[2] [3] CJJ 152-2010,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08-18发布;

[3]《海南文昌铜鼓岭国际化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