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书法在线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高校书法在线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刘传林

齐鲁理工学院  山东济南  250200

摘要:我国经济水平和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书法得到了重视。书法艺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出中国古典艺术的特质,而且契合西方现代抽象艺术精神,兼具古典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绚烂的文化瑰宝。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和发展,当前,我国诸多高校开设了书法专业,设置了书法类的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书法课程是大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继承人文传统的有效路径。面对非书法专业的大学生、来华留学生,如何开展公共选修课书法课程教育,始终是高校书法教师需要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高校;书法课程;教学改革

引言

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地方高校多地处中西部中小城市,政府对其的经费投入、办学能力、学科实力基本都相对较弱,国家有意引导其向应用型大学转变是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符合当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应用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侧重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以主要面向地方,服务地方为主。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一大批地方性高校开始探索向应用性大学发展。

1、教师工作坊和实践学习平台的建设

工作坊是艺术类教学重要的教学设施,是专业课教学必需的实践场所。在学校工作坊的基础上,高校可设立针对性更强的教师责任制工作坊,根据学生自主选择的研究方向,由专门的教师牵头给予专业性的指导意见。社会对新时代的书法学专业学生也提出了较多的要求,随着国家近年来对增强文化自信的引导及社会培训机构形势的变化,社会对书法教师的需求还在逐渐改变。而从书法教育方面来讲,书法教育对书法学专业学生的要求不单单只是专业知识的掌握,当下的书法教育还需要一个较为复杂的知识体系去支撑,学生应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如一般性学科文化知识、艺术系统内其他艺术门类一般性知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等。就社会书法教师存在缺口这一情况,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美育工作坊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如教育学工作坊、科研项目实验工作坊、专业实践工作坊等。由于书法学实践具有复杂性,学校应该积极搭建校内外和社会共建的实践训练平台和创新教育平台。这对于书法学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有显著作用,尤其对学生能力与社会岗位需求契合度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可立足于书法学专业特点,由工作坊牵头承办学生阶段性作品展、毕业作品展、校内外专家学术论坛等活动;以展览为契机,举办促进学科交流发展的主题研讨会;拓展课程组织形式,保证学生专业理论及技能的提升;合理利用校内外和社会共建的实践训练平台,让学生直接参与展览组织规划、经营管理、项目运行、实践基地教学课堂组织、课程设置等具体工作环节;鼓励学生广泛参与校内外的展览比赛、群体性学科竞赛,培养学生遇到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紧急事务的能力,对学生今后应对社会岗位问题的综合素质加以锤炼。

2、将书法教学和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结合

实现书法教学和传统文化的结合,是推动书法教学创新与发展的必然过程。高校书法教师要认识到,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更体现在具体的内容中,而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书法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在学习古今碑帖的过程中可以做到胸中有道义。书法教师要着力挖掘书法中的艺术美,让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书法的结构之美和笔法之美,并从中找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实现新时期书法课程的建设与创新,有助于提高高校的书法教学特色性和文化的审美性特征,让学生在书写和鉴赏等内容的学习中,可以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学习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这对学生现阶段的成长和未来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3、创新学生评价体系

在高校书法教学中,开展教学评价的难度较大。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完善评价主体、目标、标准以及方式,增强学生对书法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历史情感观和价值观的评价。在多元评价体系构建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对书法知识的掌握程度,注重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和灵活化。在纸笔测试的基础上,教师可通过小论文、调查报告、历史表演等方式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按照不同学生的实际状况,提出最佳的培养方案。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必须加强鼓励、支持,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效果。同时,在学生书法学习结果的评价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书法字体的评价,而且要注重对学生书法知识、文化素养、欣赏能力、爱国情怀等的评价,让学生不陷入“为写书法而写书法”的误区,充分发挥书法育人的效果。

4、书法培训与管理

当下多数的地方性本科书法学毕业生不能顺利地进入公办、民办的中小学任书法教师,开办、加入书法培训机构将是多数毕业生的选择。它起步低、见效快、收入高、工作自由。此课程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理论:让学生了解教育部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三份文件,分析当下书法培训班的主要类别,学会编写相应的授课教案。对书法培训班的授课对象、授课内容、培训选址、教室布置、招生方式、宣传方法、结课展示、与家长交流、续费和如何注册书法培训班等问题进行讲解。一部分为实践:需让学生到相关书法培训单位进行实习,通过实战模拟,让学生所学技法、理论知识运用到书法培训机构中来,熟知书法培训机构各个环节的技能,成为专业的书法培训机构人才。结课作品为每人完成书法培训班计划书作为考察,书法培训班计划书成绩占50%,平时表现成绩占50%。

结束语

通过对应用型高校书法教育的概况分析、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发展路径探析等可以得出,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应理论联系实际,多参加社会实践,将书法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将书法艺术与真实生活结合起来,不断从内而外充盈自己,扎根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展现时代精神的作品,不断积极践行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赵德平,朱宝彦,陈仲堂.浅谈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44-248.

[2]管芳,胡鸿志,郭庆.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2):17-19.

[3]尹洪妍.浅谈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增刊1):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