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网络微课资源应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小学美术教学中网络微课资源应用策略

张东娜

山东省临沂市第十实验小学,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网络微课资源的多样形式、丰富内容,使之成为小学美术教学中可应用的优质资源之一。教师应关注如何将该类资源更好贴近学生的认知,并引导其自我学习。教学中可用之创设教学情境,扩充教学内容,并解决知识中的重难点问题。

关键词:小学美术;网络微课资源;应用策略

信息技术发展,使教学改革迎来了新契机。而艺术课程标准的调整,也为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创新指出了明确方向。许多教师在应用网络微课资源方面既有经验又有心得,并在不断完善创新教学模式,以打造绘声绘色的智慧美术课堂。为避免应用问题,需要教师以网络微课资源的既有价值,和小学美术教学需求分析为前提,找到应用重点,提升应用效果。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网络微课资源的应用注意

(一)贴近学生认知

小学美术教材的许多知识,或知识呈现方式,都与学生生活有紧密关系,由简单内容引出系统美术理论。所以在应用网络微课资源时,教师也应当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或美术偏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其认知共鸣。教学水墨游戏时,可借用同年级语文古诗词微课课件资源,导入美术课,看课件图画,猜这是《山行》、《夜书所见》、《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哪一首诗词插图,唤醒学生旧知识记忆,关注诗词意境和水墨线条所呈现画面的关系,并产生自己体验探索的主动意识。

(二)引导自我学习

运用网络微课资源并非只是给学生展示,而是要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其自己学习、自己理解,将内心的需求变为学习的动力。教师可多应用一些触发感官能动性的网络微课资源,形成多维刺激。教学动物的花衣裳,可通过学生喜爱的动画素材做知识导入,请学生回忆一下喜羊羊、美羊羊、熊大、熊二都穿着怎样的衣服,先将自己的回忆画下来。再给学生播放动画,暂停视频,让学生自己对照着,找到自我绘画和原版之间的差距,圈出不同的位置,重新设计色彩、形状,画一画、剪一剪,给动物小朋友们穿上更漂亮的花衣裳。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网络微课资源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多元学习情境

美术学科知识中的线条、色彩、光影搭配,展现了不同的美学画面和效果,能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感受或理解。美学表象背后所包括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素养,又相对个性和具体,教师只是讲或示范,学生不一定能理解的到位。而应用学习情境,则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熟悉的、喜爱的角度,理解造型各异的事物,对美术所表现的思想或感情有具体的认知。

多彩的窗户不只是让学生应用各种材料、方法设计独特窗户,更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美的能力。教师可选择景观介绍的网络微课资源,透过不同窗子呈现竹林、湖泊、云朵和彩虹,转换角度,让学生发现由窗子构成的风景是多样的、美丽的。再收缩微课资源的视角,呈现一幅幅不同的窗景,请学生指出窗子造型或窗景元素中有哪些自己熟悉的部分,或者与旅游景区传统八角形窗子类似,或者与在农家乐中看到的老式窗子相同。学生沉浸在视角转换的美术课堂上,通过对比和类推,发现了别样的、生活中容易被自己忽视的美。再请学生发挥想象,自己利用卡纸、织布、彩泥等,设计一扇有趣的窗子。在学生思考时可在多媒体屏上轮换播放长方形、圆形窗框,或植物、吉祥字符的图案造型,暗示学生模仿学习和应用。

(二)扩充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生的思维本就是活跃的,由教材呈现的一个画面、一个素材会想到很多事情,产生多种学习需求。教师用网络微课资源,将学生可能想到的或感兴趣的“题外话”引入进来,一方面可以锁定学生注意力,避免其溜号,另一方面则更好地帮助学生透过美术提升人文素养。

教学认识图形标志一课之前就可布置任务,请学生认真观察上下学路上、小区里、家庭中,或网络、电视上有哪些图形标志,尝试用画笔快速临摹下来,解读下标志有哪些特殊的含义?表达了哪些意思?课上,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搜索与自己预习答案相关的素材,看“我认为它是警示标志”,与真正的警示标志是否一致,不同标志之间有哪些差异。给学生按照自己想法学习多样知识、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机会,拓宽学生的视野。或者在教学五谷作画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不同季节田野风光,看万顷碧波、风吹金黄的麦浪,由自然画作的宏观视角,切入到微观视角画作中一粒粒种子的作用。一边给学生讲种子大小、颜色、形状的不同,让学生触摸,一边播放二十四节气的知识视频。让学生代入不同时间阳光、雨水、土地滋养给种子带来的变化,形成视觉、触觉、想象的融合,仿佛闻到了稻谷的香气,对于使用不同阶段种子作画产生独特的想法。美术课不仅是描绘、刻画,更是欣赏与探寻。

(三)解决知识重点问题

实践中会有许多美术知识或使用场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但小学生现阶段的理解能力有限,又无法较好地领会到其中的内容,这就出现了教学的重难点偏差或困境。而网络微课资源所包含的技术优势,可帮助教师较为理想的解决如上问题,实现知识的清晰展现。

比如画龙点睛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纹样、文字美化包装;难点也是如何将文字和纹样较好配合在一起。这不仅考验学生的美术认知和理解能力,也对学生的文学素养有一定的要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并列展示万字文、云纹、回字纹、龙、凤等不同的纹样,让学生观察静态图片,回忆自己在何时何地见过类似的图样,结合当时的情境或事物,更好理解传统文化与纹样之间的关系。再运用动态软件,对纹样和文字进行夸张、变形或组合排列,让学生凭借第一感觉,选出变形后的哪一类型纹样更适合放在月饼、旗袍、扇子等产品的包装之上。用实践感受,了解纹样和产品特色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可以怎样设计?还可以怎样调整颜色?

部分美术教师会通过主题教学活动,想提升学生的美术品味,例如学会欣赏元宵彩灯,欣赏的过程就涉及知识的了解,方法的熟悉,背景文化的综合认知。突破这些难点,同样可以用可观看的、可自己使用的网络微课资源,打造一堂生动的逛灯会美术课堂。学生可以看到一盏一盏造型奇特的彩灯,听到游人如织街道上的吆喝声,感受节日氛围,产生了解不同地方元宵习俗的想法。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在资源库中找素材,做知识拓展,并参照制作视频,一步步地运用剪、粘贴、刻画、装饰等方法做彩灯。教师在资源帮助下只是适时的引导,而学生在主动尝试中会有效突破学习瓶颈。

结束语

网络微课资源的形式、容量,使之可更好地服务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需求。教师以趣味、生动、自主、多样为前提应用该部分资源,要把握其插入时机、时间,和教师讲解,学生自我探索之间的比例关系,尽量给学生创造充分的思考、尝试、总结和感受到时空机会。

参考文献:

[1]马璐璐.创新思维引领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2(10):16-18.

[2]刘辉.新课改理念下小学美术高效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2(30):132-134.

[3]李阳.小学美术教学中网络微课资源应用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1):77-78.

作者简介:张东娜(1981-)女,汉族,山东临沂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学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