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爱国教育中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爱国教育中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范娟

漳州市东铺头中心小学      363005

摘要:新时代思政课的办学方向,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道德与法治教育课要注重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坚持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统一。而道德与法治理论课教师要在教师讲、学生讲、组织看、学生践等五个方面突出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落实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思政课;理论性;实践性;立德树人;时代新人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政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要着重从教师讲、学生讲、组织看、引导悟、学生践等五个方面,多下苦功,多练真功,勤业精业,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途径,深入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助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贡献思政课教师的全部力量。

一、教师讲

(一)讲优秀传统文化

要善于用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学生。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内容是来源于生活并且为生活服务的,这些内容可以很好地融合在小学道徳与法治教材当中。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体现了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如《道徳经》中有很多规范人的行为习惯;《论语》也包含很多做人的道理……这些内容都能够比较好地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开展。在道德与法治的教材中,大量引用了国学经典以及诗词歌赋,里面蕴藏着为师善教、人生崇志,特别是儒家为代表的以“仁”为中心的,提倡仁义、礼信、忠孝、中庸之道,传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应当着力挖掘道德与法治中优秀传统文化所内蕴的德行操守、为人之道、等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观念,启迪学生智慧,开发学生心志,培养学生情怀。

(二)讲爱国精神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所讲述的是道德和法治,一定不能脱离课本去学习,要深度钻研课本,引导学生们学习课本所要教授给我们的爱国主义,汲取课本中所传递的爱国主义。例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材中,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在这一单元中主要讲述了我国的抗战历史,对于这一单元的学习,需要学生们牢记历史,不忘使命,才能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精神。如今的中国建设旭日东升、走进春天、崛起东方、初心使命等社会主义革命史、建设史、改革开放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盛发展史,构筑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百年来铸就的红船、苏区、长征、抗战、太行、抗美援朝精神等革命战争年代锤炼出来的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及塞罕坝、“两弹一星”、特区、抗洪抗震抗疫、脱贫攻坚精神等当代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伟大的建党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教育学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光荣传统,汲取学习力量,树牢奋斗意识,培养家国情怀。

当然这些素材因孩子学段不同,取材角度不同,教法有异,但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报国行而认真学习、主动实践。

二、学生讲

大家知道单纯的老师说教不如老师讲+学生讲(学生讲给学生听),通过这种方法,激发学生去读、去记、去研,这也是广义上的实践。大家知道数理化让学生登台不太好讲,道德与法治课讲故事、颂先辈、悟心得、谈理想,分享先辈战斗故事、先模奋战事迹、英雄感人时刻等讴歌新时代,让上台学生在讲前学、讲前思、讲前悟,让台下学生争学、争思、争悟、争上台,进一步拓展“实践平台”。

三、组织看

数字时代,数字教育,用内容充实、图文并茂的PPT教学,更能让学生入脑入心;看革命战争片、红色题材片、英雄故事片等,让学生体会战火纷飞年代先烈们、英雄们为人民、为民族不惜牺牲英勇奋战的故事;历史博物馆、革命纪念馆、革命战斗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是学生必去必看的地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像中国共产党历史博物馆类似的沉浸式的,即可以参与“现场”“战场”“亲身”体验的,教育效果更佳;清明、国家公祭日等组织学生瞻仰烈士纪念碑,缅怀革命先烈,体悟先烈为民牺牲精神;请老英雄讲战斗故事等,让学生感受新中国来之不易,幸福生活要倍加珍惜,极力让学生在持续的看中悟,悟中写,写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四、学生践

行动是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实践的开始。教育学生从当今学习开始,从学好每一科学业做起;从小事、身边事做起,引导学生要以珍惜韶华、不负青春的紧迫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的学习,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培养情怀,日后,才能以真才实学,真心实意服务人民,报效祖国,这是课上的“实践”。建党百年,我区各个学校开展“喜迎建党百年华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道德与法治学科实践活动。低年段开展弘扬传统文化;中年段寻访家乡传统文化,高年段传承红色基因,通过阅读红色书目,宣讲红色故事,通过宣传者小导游的形式,广泛开展宣传。通过孩子们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先辈和党艰辛奋斗的历程。另外,还要注重生活中的实践,小到公交车上让座、遵守交规、尊老爱幼,大到环境保护、遵纪守法等社会实践活动,滋养学生道德修养,引导学生知行合一,铸牢学生家国情怀。

道德与法治理论课要本着思想教育为魂,实践行动为本的原则,用理论培养人,用实践提升人,重视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着力让学生在学中践,在践中学,二者合二为一,同向发力,水到渠成地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真正成为可堪当大任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蔡秀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26-27.
      [2]韩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9(09):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