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校园欺凌成因与防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农村高中校园欺凌成因与防治策略

郑红梅

福建省尤溪一中文公分校

摘要: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也成为教育界广泛讨论的课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各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对于欺凌事件的预防能够确保学生感到安心,是学生自我实现在校园之中顺利与他人进行交流的重要途径。如果学生的校园安全无法保证,那么就无法确保学生能够有健康科学的学习状态。因此只有做到保证校园安全,科学合理全面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高中学习生活的开展。

关键词农村;高中校园;欺凌;成因;防治策略

引言

校园欺凌事件不仅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冲击着社会道德底线,蕴藏着巨大的社会风险。校园欺凌是指一名学生长时间重复遭受一名或多名学生的负面行为,且又难以自我保护。校园欺凌的发生在我国各学段普遍存在,国内外学者分别对个体、人际关系、家庭、学校等因素研究发现,以上因素是影响校园欺凌的重要变量,而社会生态学系统理论指出,个体行为的产生是自身与其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依据该理论国外已有学者构建了校园欺凌的社会生态学模型,该模型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出校园欺凌的作用路径。

一、“校园欺凌”的定义

校园欺凌形式从欺凌者实施欺凌行为的表达方式或作用形式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直接欺凌包括:通过拳打、脚踢直接作用于被欺凌者身体的肢体欺凌和通过面对面恶语相向的语言欺凌;间接欺凌包括:通过小团体间的共同作用,使被欺凌者长期处于孤立状态的团体氛围欺凌或者通过非物理接触的网络(计算机、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通过发送短信、网络推文、视频等对被欺凌者的心理进行长时间负面影响攻击行为。

二、农村高中校园欺凌成因

(一)自身层面

首先,青春期学生的自我认同更为明显,容易放大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他们的情绪变化更为强烈,容易出现自以为是、消沉等极端情绪。高中学生正处于一个逐步深入、全面地接触社会的阶段,加上他们的心理特点,就会在面对一些现象时,出现自卑、傲慢等偏激心态,甚至导致校园欺凌。其次,高中学生通常心智并不成熟,社会意识尚未健全,对法律的认知也并不完善,因此法律意识较淡薄。王华强、姚真针对中学生的法律意识问题展开过实证调研,发现中学生的法治意识淡薄已经成为当前无法忽视的问题。这些学生对刑法的了解比较浅显,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定性及其要承担的后果认识不清,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学校层面

在传统教育观的影响下,仍然有部分学校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忽视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心理健康,没有对学生的心理发育做出正确的指引,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为监管,导致校园内常常发生欺凌事件。即使当下推出了素质教育理念,但是由于中考依旧存在着升学压力,部分教师和学校还是将教育的重点放在了知识的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程度不足,对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没有相应的了解。并且,一旦学校内发生欺凌事件时只会根据当下事件进行简单的处理,没有对矛盾进行追踪,导致矛盾在表面上得到了解决,实际上却在不停地恶化,形成了校园欺凌事件。

(三)家庭层面

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关注程度,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根本保障和最初也最重要的社会支持之一,同时,家长自身行为作风、教育方式的优良,也是孩子在校园之外进行行为学习的重要途径。如果仅仅关注学校在这件事中的作用,而忽视家庭在高中生校园欺凌事件中“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是绝对不可取的。

三、农村高中校园欺凌防治策略

(一)开设社会情感学习具体技能课程,并与学科以及活动相结合

社会情感能力的五个维度均与欺凌行为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提高高中生社会情感能力能够有效预防校园欺凌。并且,到目前为止,越来越多的研究和越来越多的实际案例都在向我们表明,社会情感学习是当前国际上培养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最为有效的方式。因此,开设社会情感学习具体技能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对预防校园欺凌有显著功效。而在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的开发上,研发者可以借鉴目前体系已经相对完善的美国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的研究成果,在他们的基础上,以我国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前提,促进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发展。对此,该类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一些适用于各个场合的社会情感技能,提高社会情感能力。如帮助学生发展自我认识能力、控制自身情绪、发展移情能力、学会建立友善的同伴关系、教授冲突解决策略等。同时,在课程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分辨欺凌行为,向成年人报告欺凌行为,增加对被欺凌学生的同理心,并教导旁观者积极面对欺凌事件,支持受害者或直接干预欺凌事件。

(二)切实加强教师相关知识教育活动的开展

重点开展学生欺凌防治专项教育活动。在教育部门许可的情况下,可以指派有能力的心理教师配合班主任开展欺凌行为的防控工作。同时,学校层面需要完善这方面的教师培训机制,将预防学生欺凌专项培训这一板块明确纳入教育行政干部、校长、教师等的在职培训内容,并纳入继续教育学分专项。研究已经证明教师的准确识别、正确认识、坚决抵制对于防治学生欺凌有重要价值,教师的正确预防会给校园欺凌的防治提供优良的环境保证

(三)建立起家校交流平台

随着我国数字化校园的不断推入,我们通过社交软件,积极的建立起了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交流,如班级微信群,邀请了家长和任课老师加入,家长通过微信群可以了解到学生日常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老师也可以通过微信群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这样老师和家长就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根据学生们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也加大了家长对学生的关心力度,促进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

(四)增强法律意识

高中阶段是学生向成年发展的重要过渡期,需要学生主动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有序推进,必然要求中学生通过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来应对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习惯,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行为准则等;其次,随着法律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进一步发展,引导学生掌握与自己生活、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最后,鼓励学生观看法制节目,通过参与普法宣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法律常识的能力。行为准则是社会成员应接受的规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是高中学生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校和家庭要积极引导高中学生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确保学生将行为准则内化于心,从而防止校园欺凌的产生。

结束语

解决校园欺凌不是社会情感学习理念的唯一目的,但社会情感学习为校园中出现的高危行为提供了一个理念和方法论的指导,协调学校做基础的预防工作。尽管社会情感学习可能是提高社会情感技能和防止欺凌的一个有效路径,但也需要更加全面和有针对性的努力来减少欺凌,最有前途的欺凌预防方法是普遍的、多元的、基于技能的干预。

参考文献

[1]杨梨,王曦影.同伴群体中力量不对等机制的形成与运作——基于高中校园欺凌的案例研究[J].中国研究,2020,(01):121-136+256-257.

[2]冷钧.农村高中校园欺凌成因与防治策略[J].高考,2020,(08):115.

[3]许军.农村高中学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策略[J].高考,2019,(14):185.

[4]苑吉.高中校园欺凌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D].辽宁大学,2019.

[5]姚昌富.高中校园欺凌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高中心理健康教育,2019,(09):61-63.

本文系2021尤溪县教育科研立项专项课题《中学校园欺凌预防与惩治研究》立项批准号:(yxkt2113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