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俄两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异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浅析中俄两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异同

李静波

黑河学院  

课题名称:中俄“同源跨界民族”民间舞蹈比较研究

项目来源: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摘要: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源远流长,经数千年的不断丰富、革新和发展,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手法。作为邻国的俄罗斯,其民间舞蹈文化因文化根源、题材和发展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而形成了另一种面貌,但在本质上中俄民间舞蹈文化是具有相似性的。

关键词:民间舞蹈文化 中俄 异同

民间舞蹈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 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文化产物 , 在某种程度上说 , 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缩影。人类民间舞蹈文化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发展至今形成了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民间舞蹈文化。 各种民间舞蹈文化在本质上是相似的,首先都在反映当地社会文

化的发展,其次也都表现了当地人民的创造性。

一、中俄民间舞蹈文化的相似性

1. 中俄民间舞蹈文化都反映了当地社会文化的发展

最初的中国民间舞蹈,是画在陶器、地面和岩壁上的,逐渐发展到画在墙壁、绢和纸上。从作画工具的演变中可以看出中国文明的不断推进以及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从内容上来看,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到秦汉时期民间舞蹈再到魏晋南北朝佛教画及人物画,民间舞蹈内容由最开始的对于生活装饰到表达先民信仰再到注重表达精神状态。由此可见中国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到后来的隋唐花鸟山水画的发展、两宋时期的鼎盛,再到元明清时期的进一步发展,技法的不断精进以及表达内容的改变彰显出了文人士大夫通过民间舞蹈强调主观情绪,不趋附大众审美要求。

由此可见,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植根于中国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始终与中国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转而探寻俄罗斯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俄罗斯时期,从当时残余的民间舞蹈作品中可以看到拜占庭文化的深刻影响。第二个阶段是彼得大帝到叶卡德琳娜二世统治的整个 18 世纪,这是俄国的改革和“欧化”时期。这一时期的民间舞蹈作品反应了俄国文化在意大利和法国古典艺术的影响下迅速发展,俄国艺术已经开始纳入欧洲文艺发展的进程。第三个阶段是 19 世纪上半叶,这是俄国民族艺术的奠定时期。皇家舞蹈学院在半个多世纪中逐步培养了一批本民族的艺术家,他们受到了民族文化的滋养,具有俄国特色的文艺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第四个阶段是 19 世纪中期以后至 20 世纪初,即从批判现实主义到含有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因素的各种新流派的出现,其中批判现实主义最为辉煌。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列宾的作品中表现了人民的贫穷苦难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象征着古典主义趋于没落,浪漫主义和批判主义的诞生与发展,这也显示出俄罗斯当时社会的发展。

2、中俄民间舞蹈文化都在表现两国人民的创造性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民间舞蹈艺术的诞生本身就是为了描绘生活,经历前人的探索总结才逐步形成各式各样的民间舞蹈风格。至此,民间舞蹈就不再单纯是刻画生活的工具,更多的是去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与信仰,是作者的创造性思维的集中体现,因此即使中俄两国传统民间舞蹈的面貌有所差异,但在本质上都表现出两国人民独特的创造性。

    民间舞蹈的乐趣便在于创造力,创作者可以通过自身的情感诉求结合不同的表现手法去创造作品,去表达自我,这也是为何民间舞蹈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是这样,俄罗斯民间舞蹈文化同样也是这样。民间舞蹈文化只有 “姹紫”和 “嫣红”之别,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正是这样才造就了世界五彩缤纷的民间舞蹈文化大观。

二、中俄民间舞蹈文化的差异性

1、文化根源的差异

      俄罗斯是一个具有宗教品格的民族 , 在文学作品和生活中 , 东正教的爱与宽容随处可见 , 果戈理、列夫·托尔斯泰等著名的俄罗斯作家在文学作品中都会传达宗教哲学的理念与思考。以宗教为媒介进入俄罗斯的还有拜占庭宗教艺术和古希腊文化。在这个大环境的影响下催生了独具俄罗斯民族魅力的民间舞蹈文化。反观中国,民间舞蹈语言则与传统哲学思想保持一致 , 注重从人的精神入手 , 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指导 , 以求得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这种精神之所以能够得以流传 , 就是因为它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审美观点是相适应的。因此文化根源上的差异是中俄两国在民间舞蹈文化上呈现出巨大差异性的主要因素。

2、民间舞蹈题材和表现方式上的不同

     中俄两国民间舞蹈文化在对于人与自然的认知方面方向不同,这也导致两者在表现形式上产生差异,一个偏写实,一个偏写意。所谓写实,就是真实的描绘事物的面貌,强调事物形态的真实性,即忠于客观,追求逼真。由于俄国在早期受西欧国家文化思想的冲击 , 因此它的民间舞蹈不论是画风还是构图无不充满西欧民间舞蹈的特点。西欧画家在创作的时候总是将自己看到物象的直接印象描绘出来 , 这种直接印象可以体现出一种主客观状态 , 舞蹈家借用这种方式可以更加精准地再现客观现实。舞蹈家站在与所描绘对象相对的位置上,以求真的态度冷静理智地去观察和研究对象,寻求描摹再现的逼真肖似,形式的逼真程度和造型的严谨程度成为衡量民间舞蹈作品优劣、得失的重要尺度。当然随着文化的不断交融,俄罗斯舞蹈家结合自身认知,利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也在尝试构建自己的主观世界,表现人自身的生存状态和自我意识。

 3、发展道路的不同

    通过探寻中俄两国民间舞蹈文化随社会发展的境况,可以清晰发现中俄两国民间舞蹈文化皆源远流长,但在发展中各自探索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中国民间舞蹈基于前人的探索形成了独特的民间舞蹈文化,虽然历经王朝更迭,民间舞蹈文化却得以不断的发展,并最终塑造了自己独立的民间舞蹈美学体系。直至进入近现代以来,才逐渐融入西方民间舞蹈文化。而俄罗斯通过不断的政治事件使自身的民间舞蹈文化与其他西方文化相结合,形成极具民族特色的俄罗斯民间舞蹈文化,虽依旧隶属于西方舞蹈系但却也能够独树一帜。

结语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俄罗斯民间舞蹈交流密切,现阶段中国主流的舞蹈教育模式正是仿照俄罗斯的舞蹈教育模式来进行的,两国舞蹈最高学府每年都会进行人才输出等文化交流活动,各高校与协会间常常进行民间舞蹈间的交流,每门艺术都在不断探索和求新的阶段。发现两国在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中的共鸣与差异,同时促进双方的了解和融合,这是现阶段从事民间舞蹈艺术人才的责任与担当。在学习不同民间舞蹈文化的同时,继承传统,并形成自己的风格,不断提高审美,这样才能在民间舞蹈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愈加长远。

   参考文献

[1]韩显阳. 搭建中俄两国人民心灵沟通的平台[N]. 光明日报,2022-06-14(012).

[2].中俄两国元首互致新年贺电 中俄两国总理互致新年贺电[J].世界知识,202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