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在财会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9
/ 2

劳动教育在财会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

杨露,张宗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加强劳动教育教学,是提高财会专业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也使提高其全面素质的最有效方式途径之一。所以,在财会专业人才培养中强化劳动教学,是进一步还原教学之初心、深挖教学之根的关键措施。通过建立、推动劳动教育系统,促进财会专业教学高效开展,并结合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等,以真正促进劳动教学和财会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用科学研究方法推进劳动教学高效率开展、增强劳动教学有效性。基于此,本文以劳动教学为切入点,阐述其在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仅供教学借鉴。

关键词:劳动教育;财会专业;探索与实践

引言:马克思主义首先指出:劳动教育人类的一项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一种自我意识的体现,人们在劳动中改变世界和创新世界,进而通过劳动体现人类的生存价值。在我国的教育政策中,为新时期下全国各高等院校进行的劳动教育工作,给出了具体的教育方针和战略部署。所以,在高校教育课程中强化劳动教学目标的建设,是全面培育学生提高综合素养的最有效课程保证。财会人才的培养是财会专业教育的根本,因此通过加大劳动教育教学目标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是回归教育初心、深入教育之本质的一个主要举措。

一、建立促进劳动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

优秀的教师队伍应由专业教师、教导员、劳模教师范组成,以发挥其在财会专业中的教学作用。专业教师在专业教育中深挖掘和探索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以便于更好的传授财会专业知识,并在教学中通过教学内容提炼劳动教育元素,形成有效的教育价值体现。辅导员在学生在日常生生及“第二课堂”的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渗透劳动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养成劳动精神。高校聘请专、兼职劳模教师,向学生展示劳模生成集、劳动模范大事记、劳模精神谈等,以引导学生走近劳动模范、了解劳模、争当劳动模范。同时高校还将建设“三位一体”的优质且全面的财会教育师资队伍,让老师们在年龄、学缘、职业构成方面都更为科学和合理,让劳模的教育在中国高校会计专业蔚然成风[1]

二、将劳动教育与财会专业教学内容有效融合

深入研究劳动教学理论和发展规律,制订适合于各个年级、各种专业学校教师的劳动教学规划,并设定有针对性地劳动教学目标和实施相应的劳动教学手段。就财会专业而言,培养财会专业人才,就需要财会专业教师将劳动教学与财会专业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实际教学中,将财会专业知识基础打捞,注重对学生“以劳树德,以劳健体”,更要注重对学生财会技能的提升,通过经典实例教育、专业人才推介、财会技能演练等,让劳动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例如:在针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开展财会专业职业技能比赛,并在此过程中结合正式财会技能大赛的相关制度与考点,制定相应的比赛评价机制,并提前告知学生比赛时间,给予每位学生充足的准备与锻炼时间来应对比赛。在备战比赛的这段时间里,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有机结合劳动教学,利用劳动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从劳动中提炼持之以恒的精神,并通过合理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劳作意识同时达到锻炼身体的良好作用。因财会专业的特殊性,在考核过程中,不仅是要考核学生的心里素质、专业理论知识,更主要的是会计手工核算、电脑化合适、点钞技能、小键盘录入等专业技能的考核。想要提高会计专业的专业技能必须是学生经过不断的、反复的练习,才能取得相应的进步,因此在学生备战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三、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劳动教育实效性

在我国现存高校教育体系中,为使学生更好的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各高校应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劳动夯实劳动根基,养成劳动习惯,体会劳动乐趣[3]。要以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勤工助学、专业志愿服务等活动,使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更要以此发挥财会专业的长处和服务社会意识,深入挖掘财会专业有关的财会行业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实现和劳动基地,并聘请财会相关专业的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合理设计实践基垫中长期实践方案,形成劳动教育长效机制。例如:学校可以针对财会专业联合相应的企业、单位等形成校企合作阵营,以此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并有效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校企合作过程中,可以更具明确财会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聘请的财会技能较高、服务和管理一线的技术应用和技术操作能力强的财会专业技术人员,对财会专业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有较强针对性和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指导,为有效提高实践教学效率保驾护航。在校企实践过程中,教师有机结合劳动实践教学,可有效助力学生实践活动和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在劳动教育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将自身所学转化为能力运用到企业、单位中,从而提高学生在企业、单位见习、锻炼过程中的自主感和积极性。透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充分体现“劳学融合”并立足于社会发展的趋势,及时掌握企业、单位对财会人才需求的变化,根据相应的需求及时调整财会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和招生方案,实行“定向招生”和“专项培养”相结合,从而形成高校财会专业开放性教育体制,为财会专业学生创造工作机会、创造职业机会、为毕业生提供服务

[4]

结论:综上所述,高校财会专业将劳动教学融入到实际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在结合专业特点,对财会专业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引导,透过劳动教育渗透劳动精神和劳动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内在和外在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财会专业技能的全面提高。并通过劳动教育,结合社会实践中企业、单位对财会人才的需求,对学生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培养,以此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型全面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欢.大数据背景下高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2(20):148-150.

[2]冯天楚.“1+X”证书制度下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10):183-185.

[3]夏会.基于多主体协同的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某大学MPAcc教育为例[J].当代会计,2021(01):16-17.

[4]施胜男.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内江科技,2022,43(07):68-69. 

基金项目: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第三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项目名称:劳动教育在财会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

项目号JG20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