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古诗的英译变通——增译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2
/ 3

七绝古诗的英译变通——增译法

张翠

(郑州财经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中国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但由于古汉语与现代英语的语言差异,及中西文化差异,古诗英译与白话文翻译不同,难度较大,为做到准确与达意,译者不得不促成翻译变通。本文以七言绝句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增译法在古诗词英译变通策略中的应用,提出古诗词翻译应考虑到原诗本身的含义与诗人的情感,不要过度局限于篇幅精短的要求,在必要时应选择增译法,以帮助读者理解古诗的语义和蕴含于其中的情感表达,增加读者的沉浸感。

七绝,七言绝句的省称,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格律要求比较严格,以唐诗为主。盛唐时期的七绝古诗更是具备极高的艺术性,题材广阔,情感充沛。七言绝句篇幅短小,内容精悍,全诗四句,每句七字,看似限制极大,实则作品包容万象,才子诗人在二十八字内吟诵历史、抒发抱负、倾诉情感……但同时,如此篇幅势必决定了七绝语句精炼,多言外之音,诗人常用典故、意象词等含蓄表达真情实感,饶是汉语学习者,有时也要在注释的指导下,或者通过查阅资料才能读懂某些七绝古诗,更遑论对中国文化只知皮毛甚至一窍不通的外国人,更是难读懂七绝。因此,巧妙的翻译尤为重要。但古诗词的英译从来与小说、散文等文学翻译不同,古汉语语体特点、古诗词负载的文化和情感内涵,都增加了古诗词英译的难度。保证翻译“准确”,才是合格的翻译作品。

如果想要在翻译中准确传达出原作的语义或诗人的情感意图,则不得不适当对译句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微调”,这样的处理便是“变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变通”是指一些非原则性的变动,这样的变动或许不大,但是往往重要且效果显著。“变通”的英文翻译可以是“accommodation”,也可以是“flexible”,但不管哪种翻译,都在强调一点:灵活。在翻译中,“变通”是一种调整手段,是指酌情对原作的内容或形式等做出非原则性改动,以帮助目的语读者跨越语言障碍,更好地理解、领悟原文的内涵。而“非原则性”即要求这种调整不能影响到原作的内容、形式、内涵。也就是说,这种变通是必要的,是画龙点睛式的,但不能改变原作实质内容与情感,也就是“万变不离其宗”。古诗中的深层信息是隐藏于字里行间的,再加上文化背景差异,如果想保证古诗在非母语读者面前具备“可读性”,有效、微妙的“变通”必不可少。

七言绝句言简意赅,寓情于景于物,直译无法保证字面与深层含义的完整性,“意译”才能帮外语读者读出诗句字里行间的诗人情感态度,进而较为完整地感受作品。而“意译”的本质是“增补”,因此在绝句古诗英译中,增译在所难免,甚至尤为重要。本文以许渊冲《唐诗三百首》译本与杜洪峰 《七绝古诗英译选》两本书籍为研究材料,分析了增译法在七绝古诗英译变通中的功能,以下简称“杜译”与“许译”。

一、画龙点睛,情感传达

在白居易《鹅赠鹤》中,诗人用“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传达难以一展抱负的愤懑之情,杜译后半句为“…It is in any aspect that with you I am qualified to vie. Is it the God's will that I'm down here in the mud yet you're up there in the sky?”,译者通过增译疑问句,以鹅自喻,直指鹤与鹅境遇的云泥之别。增译句子中的“in the mud”也准确传达了诗人认为自己处境卑微,难掩悲伤。而如果不增译,则会让人误以为诗人仅仅是在比较鹤与鹅外貌上的异同,该诗的情感内涵将被忽略,译文质量也会因不忠实不准确而大打折扣,很难使目的语读者理解诗人的情感。

二、梳理语义,增进理解

孟郊《登科后》表达了诗人科举高中后的狂喜,字里行间皆洋溢着诗人的畅快得意、自豪自在。“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全诗四句并未提及欣喜的缘由,但题目“登科后”三个字已点出原因。杜译题目为“At the Peak of My life”,即诗人达到人生巅峰的意思,虽未明指狂喜的原因,但意思让人一目了然。而在后面的诗句翻译中,杜通过增译“Having distinguished myself in the royal examination…”,点明诗人的成就是科举及第,增译了原因,因此是对诗句增译,不但点名原因,也与诗句里的兴奋、骄傲、自信的情感承接自然。可见杜通过简译题目、增译原因,实现了翻译变通。

唐代张碧《农父》中,作者用“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府对农民的压迫,杜将这两句译为“Unfortunately, almost nothing belongs to him who has exorbitant levies to pay. He may one day sell his wife and children

to survive this cruel flay”,其中增译“who has exorbitant levies to pay”意指农民赋役负担太重,又要交粮又要缴税,后句增译“to survive this cruel flay”指出农夫“抛妻子”的原因,即为了避免交不上税后的残酷迫害。如果失去增译的部分,目的语读者会很难理解农夫为什么会卖掉妻儿,反而可能会误认为农夫可恨,实则不然。因此,增译能帮助读者理解诗意及诗人的情感态度。

同样,七言绝句古诗《题林安邸》是一首著名的讽喻诗,诗人林升通过描写“游人们”在西湖边纵情歌舞,以揭露和讽刺当政者罔顾国家危亡的腐朽本质,抒发对腐败官府的不满,对国土不再的痛惜,以及对国家前途的担忧。末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措词精秒,未见谩骂之词,却暗含讽刺之意。这里的“杭州”是指南宋统治者临时苟且偏安的杭州,而“汴州”则是已然失守被金人占领的北宋首都汴京。如果在翻译成英语时,只直译出地名,而不做解释,则会让读者不明所以,因此,杜译本对最后一句的处理选择了增译出杭州和汴州在诗歌中的“角色”,“recovering Bianzhou, the fallen capital(已失都城), but cling to Hangzhou, a last delusive oasis(梦幻天堂)”,梳理了该句的含义,达到点题与翻译上的变通。

另一首南宋讽喻绝句《蚕妇吟》,同样讽刺了达官贵人的荒淫享乐。诗人构思巧妙,最后两句“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叙述了养蚕农妇无法相信劳作到如此深夜,还能听到舞女歌舞的声音。当然,作者在这里想要讽刺的不是舞女,而是纵情享乐到深夜的贵族,以讽刺统治阶级醉生梦死,不顾民间疾苦。杜译“玉人歌舞”为“Girls’sweet singing was wafting up from behind a rich family’s wall”,增译出了“a rich family’s wall(高门府邸)”,语义更显直白,这样就点明了诗人的讽刺对象——贵族,向读者传达了诗人隐晦的情感。

五代时期政治批判诗《述国亡诗》,其中“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一句,充分抒发了诗人的悲愤情感,斥责了群臣甘当俘虏的行为。杜译“齐解甲”为“laid down their arms quite ready”,增译“quite ready(准备好了)”,讽刺意味更浓。该诗末句颇有胆识,杜译本将“男儿”处理为“man of courage and dignity”,增译出“勇气、尊严”两个词,直指投降者不忠不勇,毫无廉耻心,这样的翻译处理完整且直接,避免了西方读者误认为投降的没有男人,也能更准确地领读诗句含义和诗人的爱国之心。

二、典故释义,文化解读

中华文化中有数不清的典故,文人墨客在诗歌中也常借典故隐喻。杜牧《秋夕》一诗中有“卧看牵牛织女星”,杜译“牵牛织女”为“…gazing at the Altair and the Vega, a double star symbolizing a faithful and unseparated couple”;无独有偶,杜译刘禹锡《浪淘沙·其一》“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中的“牵牛织女”为“Altair and the Vega, two stars each epitomizing a faithful lover”,可见都采用增译法解释牵牛织女星代表的“忠贞、理想的爱情”内涵,帮助不了解中国神话故事牛郎织女的外国读者理解诗意。

“杨柳”在我国文化中是重要意象,暗喻离别。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中的“杨柳”并非植物,而是《折杨柳》曲,表惜别之情,突出别离寄思,情辞多凄伤。杜译“杨柳”时,有“Zheyangliu, a nomadic flute tune, dripping with sadness”,增译“sadness解释了“杨柳”暗含的悲伤情感,突出该曲代表的情谊,这样的增译变通得当且必要。

唐代章碣《焚书坑》主题新颖,把“焚书”与“亡国”联系在一起,通过末两句“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巧妙地讽刺了秦始皇的焚书行为。其中最后一句的“刘项”即指项羽与刘邦两位历史名人。诗人在此提及二人,是想要突出他们“反叛者”的身份,借以讽刺秦始皇焚书无用,并无法巩固中央集权,稳固统治。杜译本在翻译这两句时,用了“Liu Bang and Xiang Yu, the top rebel leaders”这样的处理方式,采用同位语结构进行增译,解释了二人身份,读者知道了二人是起义者,才能理解诗歌含义。否则读者读不懂诗篇,会有理解障碍。同样,在唐诗《江南逢李龟年》中“崔九堂前几度闻”中,崔九即崔涤,唐代名门大户。杜译为“Cui Di,

a high-ranking dignitary”,选择增译同位语,解释崔九的身份,知道了崔九的身份,才能更好理解诗人杜甫对开元盛世的境遇的怀念。

结语

中国古诗词措辞优美,别具韵律,兼具文学与美学价值,蕴含多样的文化知识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是中国优秀文化的对外名片,好的古诗翻译能使西方领悟到中国文学之精美,文化之浩瀚,语言之精深。因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要关注到我们的古诗词文化。于此,译者掌握正确的古诗翻译技巧就非常重要。总体来说,直译虽能控制译文篇幅,保持篇章精短,但难以保证意义传达准确,意译则是更有效的技巧,如此虽可能会使译文的字数增加,形式上也没有原诗的整齐,但能保证翻译的重要标准——“信”与“达”。基于此目的,以增译法为主的意译策略,对达成古诗英译有效“变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种增补式的变通绝不是无意义的“叠加”,而是保证译文忠实传达原文深层信息的有意义的变动。

参考文献

[1] 陈荷荣. 翻译“变通”探论[J]. 广州大学学报,2006(05).

[2] 杜洪峰. 《七绝古诗英译选》[M]. 黑龙江: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6.7.

[3] 陆晓君. 归化和异化与意译和直译的比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5).

[4] 吕叔湘. 中诗英译比录[M]. 北京: 中华书局,2002.

[5] 许渊冲.《唐诗三百首》(译本)[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9

作者简介:张翠(1994.8-),女,汉族,河南省郑州人,郑州财经学院,硕士,助教,英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