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探究

周,惠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万达实验学校   628000

摘要: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初中语文是衔接小学与高中语文的重要桥梁,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初中语文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方式,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成长奠定基础。双减政策下,有效实行初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推动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双减;初中语文;创新教学;实践;探究

双减政策下要求减轻学生的负担,这就要求教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对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进行创新。现行的初中语文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学生缺乏课堂参与感、学习兴趣低。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心理特征,创设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创新思维,通过小组团结协作,激发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一、创设生活情境,营造和谐氛围。

情景教学综合了情感、认知和行为环境等因素,对于提高初中学生的情感体会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文章的环境和作者的情感意图[1]。初中生的自控能力和认知水平较小学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年纪小,活泼好动,对于枯燥的知识讲解难以提起兴趣,不利于学习水平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方式,从网络上收集课程相关的资料与学生分享进行辅助教学,与教师单纯的言语表达相反,学生更偏好通过色彩绚烂的图片和具有故事性的视频了解。

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秋天的怀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展示一张轮椅的图片,并让学生据此进行联想“看到轮椅,你会想到什么”,在学生回答以后展示史铁生的图片,然后向学生介绍史铁生的生平,并且向学生提出问题,“史铁生是如何写出这么多的文坛巨著?”。让学生阅读合欢树选段并表述出本段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再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再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阅读课文题目,从课文入手,提出问题,“秋天的怀念,怀念的是谁?”以此,引出文章的主旨,母爱。教师让学生回想在日常生活中母亲对他们的爱,并详细表述,细细品味母爱渗透生活的点点滴滴。此时,教师可以在一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蕴含的母爱,然后与史铁生的母亲进行对比,向学生提出问题,“作者母亲是在什么时候说的好好儿活”,让学生在文中找到对应的片段并进行朗读,检验学生对文章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描述作者脾气古怪无常的词语,然后把词语去掉阅读片段并进行对比。请学生讲出这两者的不同,并说出作者这么做的原因,据此展开讨论,将学生与作者的情况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没有了双腿,内心是怎样的滋味,让学生展开思考,“假如你是他的朋友,看到他这样,你会去劝他吗?怎么劝?”。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给学生积极的情绪价值,然后向学生提问“他的母亲是怎么劝的呢?根据课文找出答案。”将其中母亲生病仍然规劝儿子的片段单独提出,让学生进行情感体会,然后进行归纳总结。

二、小组团结协作,科学评价体系。

合作学习是简单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小组学习也不例外。小组学习符合学生喜欢与人交流、展示自己的心理,也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结合教学目标,倡导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彰显学生的自我[2]。小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知识和思想的舞台,有利于发展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履行个人的责任,积极参与其中,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进行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选段《刘姥姥进大观园》,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然后让学生阅读文章,然后划分小组,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课文朗读,理清文章思路,进一步掌握文中的角色性格和故事内容。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再请学生把文章按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划分为三部分进行文章精读,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凤姐等人为什呢要导演这场笑剧,分析一下刘姥姥的人物形象,这场笑剧中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这背后体会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这时教师在一旁进行思路引导,绝不可直接告知答案和思考模式,要让学生自己进行尝试,对于学生错误的思路及时纠正。最后请学生阐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感受,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教学成果,并对学生缺漏和错误的回答进行及时的补充和纠正,对学生给予鼓励式的评价,保障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探究是不可或缺的。创新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思维和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和民族自信心,帮助学生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艳平. 浅析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C]//.对接京津——协调推进 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1293-1295.

[2]范俊萍.巧借课文节点,促进读写共生——谈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04):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