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患者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0
/ 2

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患者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

黄迪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中医院363300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患者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方法:选取骨伤患者后期肢体肿胀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中医骨科综合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患者经历骨伤后,肢体会出现后期肢体肿胀,此时应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中医骨科综合治疗,可满足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符合医院在该领域的就诊价值。

关键词: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临床效果

当患者出现骨伤后,临床应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分析患者临床一般治疗后可发现患者出现骨伤后,机体患者可能会出现肿胀,难以维持针对性的临床治疗优势[1]。因此,临床提出的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可以主要分析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况的主要因素,并且通过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的临床周期[2]。在进行治疗周期内,还可以采用中西医联合的方式,发挥中医治疗的传统优势,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安全性,符合医院对该领域的治疗需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进行复杂输尿管结石手术的5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名。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2:13,平均年龄为(49.51±2.66)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1:14,平均年龄为(47.21±3.54)岁(P>0.05)。

纳入标准:(1)经临床确诊为;(2)经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

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精神类疾病的患者;(2)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给予患者甘露醇治疗,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药物剂量。

1.2.2观察组

观察组联合中医骨科综合治疗:(1)中药治疗:在临床可以给予患者正常的方剂治疗,常规治疗中药采用陈皮、青皮、木香、乌药等临床中药,在临床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机体疾病炎症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辨证治疗措施[3]。(2)中医按摩:当患者出现患者肿胀后,临床中医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按摩措施,通过缓解患者肌肉粘连,并且促进患者机体内的血液循环。(3)中药熏洗:在临床可以将中药熬成药液,并将患者换至浸泡在药液中,可以起到中医熏洗的临床功效,符合医院的治疗需要。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包括:①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生理指标接近正常。②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生理指标均有所好转。③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生理指标均无好转,甚至出现恶化。

1.3.2对比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主要统计患者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酸软、关节活动受限。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统计学软件统计完成,若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对比治疗有效率[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50

23(46.00)

19(38.00)

8(16.00)

42(84.00)

观察组

50

26(52.00)

22(44.00)

2(4.00)

48(96.00)

2

-

-

-

-

4.000

P

-

-

-

-

<0.05

2.2对比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观察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表2  比较临床症状好转时间[(x±s)/d]

组别

例数

关节肿胀

关节疼痛

关节酸软

关节活动受限

对照组

50

16.58±1.05

14.78±1.37

16.92±1.23

16.39±1.95

观察组

50

15.96±1.24

12.48±1.56

14.23±1.39

14.64±2.06

t

-

7.385

5.369

4.628

9.824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骨伤后的患者需要经历较长的预后周期,当患者出现下肢肿胀后,会引发机体出现行动不便,难以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临床治疗。因此临床提出,对于出现肢体肿胀的患者,临床应急患者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通过发挥中医治疗的优势,保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4]。传统西药进行治疗,一般采用甘露醇治疗,但使用单一药物治疗无法提高患者的临床血液循环,导致患者营养成分不足,无法完成正常的组织修复。在进行治疗过程中,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基体感染,严重时还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此时要求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措施。经相关文献可知,采用中医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改善传统治疗过程中的不足,还可以发挥中医在该领域的专业性,符合医院的临床治疗标准。中医骨科一般将骨伤后肢体肿胀归为淤血的范畴,由于患者经络闭塞而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引发患者出现肢体的疼痛以及肿胀。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可以起到中医汤剂治疗,陈皮可以调节燥湿等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在患者机体中起到消肿化瘀的临床功效。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可以对患者肿胀的关节进行按摩,不仅可以促进患者自身的口体血液循环,还可以保证疾病的康复价值。在进行治疗周期内,应分析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并将患者的患者经常浸泡在药浴中,发挥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提高治疗功效。

综上所述,当患者经历骨伤后,肢体会出现后期肢体肿胀,此时应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中医骨科综合治疗,可满足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符合医院在该领域的就诊价值。

4参考文献

[1] 颜峰, 喻灿明, 丁志清,等. 骨伤中药方配合正骨理筋疗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2, 11(002):025.

[2] 田晓林, 范荣, 熊时喜,等. 行气活血消肿汤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效果[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 14(013):031.

[3] 孔佑虔, 王小玉, 宋爱英. 加减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肢体肿胀程度的疗效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16(11):2083-2087.

[4] 熊利, 张爱民, 李健康,等. 桃核承气汤治疗老年患者骨折术后肢体水肿并发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