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学习成绩和训练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4
/ 2

如何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学习成绩和训练效果

闫明喜

鄂尔多斯市一中伊金霍洛校区  017200

摘要:当前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因此,在对高中生进行体育特长的训练时,教师也应当重视基础文化知识的渗透,协调好训练时间与学习时间,使学生在提高自身运动能力的同时,也可以保持文化素养的良好发展,从而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然而,纵观现阶段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情况,仍旧存在学生的训练与文化学习不均衡的现象。对此,体育教师应当主动地改变自身的认识,以当前社会的需求为方向,优化教育方式,从而促进体育特长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成绩;训练效果

当前,我国人才选拔以高考为主,对体育特长生开放了特长生选拔通道,既要考查体育特长生文化课程学习情况,又要检验其体育训练成绩。但高中体育特长生对体育运动有兴趣,注重体育训练,忽视文化课程学习,难以兼顾体育训练成绩和文化课成绩,最终影响升学。因此,在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学习中,如何兼顾学习成绩和训练效果,是需要教育者重点思考的课题。

1学习成绩的提升措施

1.1狠抓基础,强化练习

基于整体角度而言,高中体育特长生普遍学习成绩偏低,且缺乏学习兴趣。但高考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要求不高。因此,高中教师需要尽可能地鼓励高中体育特长生,狠抓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使高中体育特长生能多花时间进行理解和内化一些概念性等难度大的文化知识。尤其是一些模糊难懂文化知识点,更要进行必要的强化训练,才能持续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并有利于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提高,以此形成良性循环,最终有利于高中体育特长生学习成绩的持续提高。以人教版高中必修五第二单元《滕王阁序》教学为例,考虑体育特长生的语文基础薄弱,则要狠抓基础,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生字词和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领会文章字句排偶对仗、铺陈开阖的华丽风格;了解文中出现的典故,结合语境理解典故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品读写景抒情的文句等,如此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学习效果。

1.2因材施教,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

高中体育特长生作为特殊群体,文化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高中文化教育实践中,要全面提升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必须关注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个体差异,结合高中体育特长生实际来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并要保证个性化学习计划的有效性,同时要加强个性化教学计划实施过程的监督,才能准确把握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文化学习效果,继而才能有针对性地调整文化学习目标和计划,最终促使高中体育特长生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持续提高文化成绩。

1.3查漏补缺,加强辅导

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学习并非依靠兴趣和简单的练习即可取得成功的,还要做好相应的查漏补缺工作,才能真正优化学习效果。分析原因在于高中体育特长生既要在高中阶段学好文化课程,又要参加系统的体育训练,相比较普通高中生而言,其身心压力更大,需要在学习期间付出更多的精力、时间和体力。而长期训练和比赛本就大量占用了文化课学习时间,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都导致高中体育特长生缺乏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且难以在学习中按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针对这种情况,高中文化课程教师应给予理解,并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帮助,如课前预习,帮助其明确自身学习目标,带着问题进行有效学习;课后应引导教育学生进行复习,查漏补缺,加深对课堂所学文化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以此巩固课堂所学的文化知识。此外,在训练休整期,应主动为高中体育特长生提供补习,做到机动灵活、见缝插针,这样才能不断缩减高中体育特长生与普通学生之间的文化成绩差距,进而有利于高中体育特长生文化学习成绩的提高,并有利于高中体育特长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知识学习习惯,对高中体育特长生文化学习效果及成绩的提高极为有利。

2体育训练效果的提升措施

2.1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保证课堂教学有序开展

体育特长生的训练目的是为了实现训练效果,而教师需要制订合理的训练计划,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一个非常细致的了解,包括学生的身体情况、基本训练情况、以及意志力等,同时也要了解各高校对招生考试的要求,才能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教师还需要在训练的过程中加强测试和考核,保证训练的效率。通过这一系列有序的课堂教学活动,为特长生的训练保驾护航。

2.2合理安排训练时间,达到学训并进效果

在训练设计上,要合理对学生的时间进行安排,使学生在合理的节奏下保证自身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也要让学生的训练时间和文化课学习时间相互协调,避免出现相冲突的情况,循序渐进地让体育特长生的整体成绩和水平实现提升。学校要重视体育特长生的训练,也要重视他们的学习,这样才能达到学训并进的效果。可以通过让班主任和体育教练员进行协调配合,在学习内容、课程安排上充分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要求,了解每一个体育特产生的学习基础,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确立奋斗目标,为他们的未来不断助力。

2.3有效安排训练强度,避免学生出现伤病

训练强度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成果,但也关系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决不能为了追求学习成果而忽视学生的健康。所以,这对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一方面在教学组织上,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和个性进行教学安排设计,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开展各种体育项目。另外,对于用力部位相同的项目,也要进行分开联系,避免重复单一训练带来运动损伤。在训练之前,教师要做好准备活动,加强对学生易受伤部位的保护,通过一些慢跑等活动让学生的肌肉温度大大提升,神经系统兴奋起来,可以降低运动造成的损伤。在国家队训练时,要求队员必须跑到身体出汗才可以正式比赛,学生准备训练也要按照需要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加强对技术动作的专项训练,保证动作的专业性、规范性,减少损伤的发生,一旦教师发现学生出现了不良身体动作,就要及时给予修正,避免学生在错误的路径上越走越远。此外,在学生进行运动之后,也可以通过进行按摩、洗浴等方式,让自己缓解高强度运动带来的疲劳感。这些举措既需要教师做好专业性的指导,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也需要家长在背后做好配合,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学生的损伤。

2.4做好训练针对方案,全面了解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身体条件和特点,并且不同的体育项目也有不同的特征,在这方面教师需要做好因材施教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安排和规划。首先,教师要对学生做好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可以通过填写调查,也可以采用一对一交流的方式,以及观察法等方式,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进行重点掌握。并且,在训练过程中,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组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发挥因材施教的作用。比如,对于一些耐力不好的学生,可以通过长跑的方式让他们实现能力的增长。另外,在进行体育项目的分流上,教师也可以丰富体育运动内容,培养更多方向的体育人才,依托于学生的兴趣开展多样化的项目,还可以通过举办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从中积累经验,提升心理素质。

3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特长生作为高中学生群体中的特殊构成部分,既要学习文化成绩,又要进行系统的体育训练,以此实现文化成绩和体育成绩的协调发展,才能顺利地进入更高层次的学府进行深造。因此,在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学习阶段,高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灵活使用多元化的文化课程教学措施和体育训练措施,以有效提高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和训练效果,为其更高层面的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夏劲.基于发展学生特长的高中体育分类教学[J].启迪与智慧(中),2020(10).

[2]丁益萍.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提高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