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性化理念的企业管理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基于人性化理念的企业管理模式分析

谢怀涵 ,陶宇 ,汪利臻 ,文欣 ,指导老师:李康 ,古元碧

重庆财经学院(401312)

摘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作为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可以说企业管理是企业运营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随着高新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企业经营模式随之不再适用于当今社会,在了解传统企业经营模式的弊端和人性化理念作为当今Z时代企业的必然改革之后,企业通过人性化管理即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实现将员工与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双赢”的最佳组合。

关键词:人性化 管理 企业管理

一、传统企业经营模式的问题

(一)传统企业经营模式缺乏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变弹性

例如在考核员工工作情况和请假制度这两个方面,传统企业经营模式注重看客观数据的结果,缺乏主观因素影响的评判标准。比如说在考核员工的工作情况上用kpl是否达标来做为员工完成任务的衡量标准,忽视了员工熟练程度、掌握时间长度等主观因素。而一味的高强度工作从长期的客观角度来讲并不会激发员工拼搏向上,反而会使得员工降低对原有的工作激情和热爱;再者,请假制度的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通过选取每个周末或每个月其中几天作为固定休息日,虽然这种制度把人事流程趋于简单化,但如果在非休息日员工发生突发情况,就难免会发生额外请假,而这样一来给公司人员配置上带来压力,二来是额外的请假也会扣减员工的相应薪资。

(二)传统企业经营模式缺乏长期激励方法

目前市场大多数公司都缺乏对员工实行长期激励的深入思考和研究,一般来说,所谓的工资加奖金或者年薪制,这些都归纳于短期激励。而一个企业如果缺乏对员工的长期激励,就无法对员工造成一个长期的吸引力,缺乏长期吸引力的企业就无法有效的拉拢人才,汇聚人才,一来人才的流失将会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来缺乏长期吸引力的企业也无法走的长远,公司在半途夭折的可能性直线上升。

(三)传统企业经营模式对企业的运行效率低下

造成企业运行效率低下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管理缺乏柔性,指的是缺乏灵活性、可变性和可调节性,对企业面临的运营情况变通僵硬,而市场往往都是瞬息万变的,僵硬的经营模式缺乏相应的弹性则会缺乏及时的措施,从而造成企业的运行效率低下;二是原本重利轻情的精神体系,在现如今人们更注重追求自我情感的时代,已不再适用,一味的坚持只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做事效率缓慢低效,影响企业的运行效率。

二、人性化管理是Z时代企业的必然改革

(一)人性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人性化通常意义为一种理念,具体体现在美观的同时又能满足消费者的功能诉求和心理需求,而人性化管理通俗意义上指的是顺应人性的需求去管即建立一种机制,使得人性的优点发挥最大,弱点受到最大程度的制约,将员工的个人目标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双赢”的局面。以人为本与人性化管理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人性化管理的基础,而人性化管理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表现。

(二)Z时代劳动者对于工作的态度转变

Z时代的人在时代的熏陶下更注重于情感价值的追求,劳动不再仅仅作为一个谋生的手段,更多的是将工作看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措施方案,企图在工作中寻找人生意义,这种对工作态度的转变,导致他们对待公司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薪资的要求上,还要求在此基础上提供更深层次的需求。

(三)注重人才情绪化成为企业成功所要考虑的刚需问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瞬息更迭,行业竞争越演越烈,人才成为最重要的资源,而要使公司效益最大化,就要学会如何管理人才。物质需求早已不是成为管理人才的有效手段,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需求即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实验证明:人在实现自我的创造性过程中,会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种情绪会带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于是一个企业想管理人才就首先保证物质的前提下,更多去注重人才的情绪化,以提升工作效率。

三、企业管理模式如何建立人性化管理

(一)通过先进企业文化,形成对应的管理模式

企业想要实行人性化管理,必须要建立在先进的企业文化这一前提条件下,这是 因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底层核心,公司通过形成相关的企业文化从而凝聚成相关的企业精神来吸引认可此文化员工,打造符合企业文化的产品设计,建立相关的企业管理模式。所以企业文化要将人本思想贯彻到底,注重人性化培养方式,根据员工的需求意愿和个人能力给予相应的晋升和调岗,要形成打破传统理念,秉持将能对公司发展创造价值的,去其糟粕取之精华的运用在企业文化中。

(二)建立无情制度,实行有情管理

首先要明确一点人性化管理从来都不等同于人情化管理,人性化管理前提是以严格的公司制度作为管理依据,是具有科学性和原则性的,而在前提之上企业更加关注员工情况,以提高他们在工作中的满意程度,来更加带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使得企业能获得更大、更长期的经济效益。即是人性化管理一方面具有理性的制度,另一方面是感性的关照,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企业与员工实行双赢的长期发展。我们必须知道制度只是一个工具,企业利用这个工具但也不能局限于这个工具。

(三)措施落到实处,使人性化管理真正的建立

人性化管理不应该只写在纸上,挂在嘴上,应该放在心里,落在脚下一步一步的脚踏实地落实到帮助员工去解决实际的困难与问题上。要了解人、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赏识人、培养人和帮助人,重视员工的需求,不能将员工看作实现利益的工具,俗话说得好“你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把你高高举起”,通过这样来拉近企业与员工的距离,让企业实行有效的管理人才,有助于实现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双赢”。

四、结论

企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在时代的潮流中传统的经营模式已不再适用,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逐渐成为企业面临的必要改革,一方面通过尊重员工的深层次需求,来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得企业获得更多更长远的经济效益;一方面灵活的经营模式也使得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和越演越烈的竞争压力中能更加灵活应对经营变化,侧面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提供更多的用人岗位。

参考文献:

[1]王茜,鲍秀娟,胡喜缘,李飒,芮文静,罗赵洋.企业人性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思考——以大学生创业为例[J].中国市场,2022(03):85-86.DOI:10.13939/j.cnki.zgsc.2022.03.085.

[2]莫飞平.人性化视角探究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J].人力资源,2020(14):22-23.

[3]灵风飞舞.企业人性化管理不能只挂在嘴上[J].现代班组,2021(12):38-39.

项目编号:19SKSZ068
项目名称:高校二级学院三全育人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项目来源: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
项目编号:20215005
项目名称:“七一”讲话精神推动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项目来源:重庆财经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校级专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