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学反思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7
/ 2

立足教学反思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研究

马磊

泰安市岱岳区化马湾乡王家庄小学  山东省泰安市  271042

摘要:近些年,随着国家相关教育部门不断推行改革创新政策和相关要求,不断提升各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需要基层教育工作者自身专业性和专业素养能够达到一定标准,如此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果才能够得到保证。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工作能力、为教育事业奉献精神、教书育人精神、职业道德等等,农村小学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各项专业能力才能提高自身专业度才能往更高方向去发展,从而实现真正的教书育人。但是由于地区教育资源存在差异化,特别是农村教育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无法直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师资专业度和文化差异出现较大断层,所以农村小学教师当下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性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和个人能力一直都是社会大众较为关注的重点,国家相关部门陆续推行关于强化教师专业素养的政策改革,目的就是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各项能力以及专业素养,只有教师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才能得到保证。一直以来,基层和偏远地区教师专业素养均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工作提高教育工作质量才能提高此地区各项经济效益和发展进程,因此关注基层教育工作者和偏远地区教育工作者专业素质是当下首要改革创新任务。国家出台的相关报告中明确指出,建立一支高素质和职业道德较高的师资队伍是落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具体体现。偏远地区和农村一直都是落实提升教师素质教育工作理念的重中之重,通过认真贯彻各项改革政策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和专业技能,促使农村教师能够实现全面发展,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本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效率。近些年,结合落实素质教育工作情况来看,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素质和职业道德工作已经得到全面落实,现在基本处于平稳有序进行中,发展方向逐渐走向平稳化、专业化,教师各项能力在提升素质教育工作背景下得到充分培养和提升。因此,基于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根据工作经验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和训练,能够在平稳状态下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素质教育工作质量。

一、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现状

(一)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知识失衡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首先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其次就是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积累,这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前提也是基础条件。在专业知识方面,农村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文化知识以及本体性知识四者之间出现不平等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条件性知识、文化知识以及本体性知识农村小学教师没有完全掌握在此基础上出现错误情况,出现此种情况就需要农村小学教师结合自身欠缺点不断进行完善提升,与此同时将四项基本专业技能提高实践应用力度,以此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师将提升专业素质方向放在了丰富基础知识积累上,任务以上四个专业知识对于开展各项教育工作不具有帮助作用,由此四项专业知识农村小学教师掌握和应用能力有待提升。

(二)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情意缺失

专业情意主要表现为价值观、情感、工作态度和对人态度,以上四个价值观可以在日常教学工作重超充分看出农村小学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态度以及奉献精神,通过这些能够清楚看到农村 小学教师日常开展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程度等等,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有些教师因为自身思想和职业方向出现动摇,导致教学工作质量和自身专业素养出现下滑趋势,主要表现为对于本地区组织的工作技能提升培训会以及进修班参加意愿出现偏差,不主动不积极教研活动参加次数少之甚少;在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观上出现偏差,开展教育工作的初心出现动摇现象,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呈现出下滑趋势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同时,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对于未来职业方向和教学目标没有明确规划,缺少教师需要具备奉献精神和专业素养。

二、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策略

(一)合理平衡教学任务,创建教育研究团队

农村小学教师资源匮乏和教师自身素质无法得到提升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个教师需要身兼多职,同时兼顾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没有专业教师负责,这就出现了这个教师需要负责自己专业学科教学任务后,因为教师资源匮乏原因,还要担负不是自己本专业的教学任务,这种与自身专业不匹配不合理的教学任务安排让农村小学教师始终无法从教学任务中抽离出来,导致教师没有额外时间提升自身专业性和职业素养,这也是影响农村小学教师无法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根本原因。基于此情况,学校在安排教学任务和增开其他学科时,可以结合教师自身专业性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工作,通过此种工作模式让教师能够在教学之余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充实自身教学专业性和职业素质,从而能够更好服务学生。学校也可以将新老教师进行结合展开教学研究活动等等,共同研究本学期教学目标和任务,通过自身专业性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职业素质也能得到大幅提升。

(二)增强人文关怀,完善培训制度

据调查显示,农村小学教师价值观、情感、工作态度和对人态度出现缺失现象,职业道德观和奉献精神出现下滑趋势,教师整体工作风气呈现出负面情绪状态,这是由于教师队伍受不到重视虽然社会大众较为尊重教师对教师的需求逐年提高,但是应用的重视始终没有,这也是导致教师工作状态出现下滑主要原因。校方领导了解到此种情况后,要求教师在职业道德范围内和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情况下,制定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管理工作条例,让教师工作环境中处处体现人文关怀的身影,从而保证教师应用的权利和关怀。为教师创设健康稳定的工作环境和教学环境,校方领导应该定期组织表彰活动,通过激励或者鼓励手法,减轻教师工作压力的同时,激励教师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工作,与此同时给予教师更多的关注和尊重,让教师应用的地位得到体现,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提高教师在社会大众中国应用的地位,同时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工作信心。

(三)合理定位自身角色,积极参与进修学习

出现角色混乱,产生职业懈怠主要原因就是农村小学教师没用明确自身责任和需要承担的教师角色。因此,当出现此种情况后,农村小学教师需要及时调整工作心态和情绪,时刻保持专业的工作态度和教学风格,为学生呈现出更多专业和良好的教学成果。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具备正确职业道德观和专业技能对于学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大多数教师不愿意外出进修的主要一是路途遥远学成归来后需要率先运用到教学课程中,此过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另一方面农村小学教师在专业探讨上没有信心与专业教师进行交流。但是要想提高自身专业素质,除了利用业余时间还需要教师走出去不断吸取外界专业知识和经验经过总结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性和综合素质,这样能够取长补短与其他外校教师进行良好交流沟通,不断丰富自身欠缺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工作方式。参加教育进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开拓教师视野,丰富自身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观通过不断学习促使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更加专业和明朗。

结束语: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质也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对教师工作和自身专业性提出的要求,所以农村小学教师需要将提升专业素质理念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在此基础上需要学校为教师创设良好教育环境,与此同时教师自己需要积极创造机会不断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1]汪文钦,宁鹰,陈建.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策略[J].江西教育,2021(24):52-53.

[2]罗怡珑.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20.DOI:10.27177/d.cnki.gjxnu.2020.000354.

[3]鲍俊武.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四个维度[J].考试周刊,2012(8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