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文化元素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创新对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传统戏曲文化元素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创新对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杜蕾 ,刘琛

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摘要:流量时代的来临与飞速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所接触的流行音乐形式多样,如何通过流行音乐去获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音乐文化,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与德行的根本。本文以近期传统戏曲文化与流行音乐的创新融合为切入点,挖掘戏曲中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促进当代大学生通过流行音乐这个载体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从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让大学生通过引导、感受、学习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与魅力,从而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音乐鉴赏能力。

关键词:传统戏曲;流行音乐;融合创新;德育教育

引言

流行音乐是一种同社会大众生活相互融合与紧密联系的文化形式,在青少年群体中有着一定的吸引力,同时也更容易产生情绪与情感的共鸣。流行音乐以其通俗性、时代性、娱乐性等特点,深得青少年群体的青睐与喜爱。

随着流量时代的飞速发展,一成不变的流行音乐风格似乎在逐渐难以满足听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而各网络平台及音乐网红也在逐渐为了追求商业化和增加曝光流量在流行歌曲的质量上大打折扣,对于其包装也在过多的追求视觉上的宏大场面,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流行歌曲缺乏实质的文化核心与根基。甚至有大量较为庸俗与低俗却又朗朗上口的三俗音乐歌曲流入市场,由于较于模仿和上口,同时兼具搞笑玩乐的色彩,这些歌曲也在影响这一代年轻人。

近期,随着一些京腔歌曲的横空出世,传统戏曲文化元素再次进入到流行音乐的视野中,并在两者融合当中产生了新的火花。传统戏曲文化元素的加入不仅给流行音乐带来了新的变化,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流传千年的传统戏曲的文化魅力与内涵。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结合,也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和路径去感受和学习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二者的有效融合及传承也可在德育的视角下探索其在高校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

1传统戏曲及文化元素在流行歌曲中的融合

近段时间,戏腔歌曲似乎在各大网络平台及电视影视中横空出世,尤其是在各短视频平台中更是掀起了一股戏腔流行歌曲的潮流。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更是当代文艺文化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中的瑰宝。随着音乐制作者和网络电视节目把目光逐渐投入到传统戏曲之中,戏曲文化中的曲调、唱腔等元素也为流行音乐带来了惊喜。

在传统戏曲与流行音乐的融合中,《光亮》这部作品可谓在发布之初让听众们眼前一亮。在整首歌曲中,最惊艳的莫过于其中戏腔的演唱。曲中也加入了京剧的念白与唱段,当苏轼的名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出现时,使我们仿佛看到了历史的画轴在偌大的紫禁城大殿上徐徐展开。这段戏腔也与流行乐的相融也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直面风雨、坚强豁达向上的人生态度表达的淋漓尽致。

再如,在近几日一档综艺节目中,《武家坡2021》借戏曲元素在流行音乐的舞台上给大众带来了惊喜。歌曲播出后更是紧接着冲上各大短视频网络平台的热搜榜。观众与听众更是被其中戏曲与流行音乐碰撞出的惊艳效果所震撼,也被演唱者的精彩演绎所感动。《武家坡2021》的出众不仅在音乐上做到了融合创新,而且对传统戏曲的主题内容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创新改写,不仅表达出了原经典京剧剧目的故事内容,也侧面增加和透出了其中主要人物薛平贵的真挚与诚恳,和王宝钏的坚韧与宽容。

当然,在此之前也已有许多音乐作品中包含了中国戏曲元素,如京剧唱腔融合作品《新贵妃醉酒》;昆曲唱腔《牡丹亭》;歌仔戏唱腔《身骑白马》等等。这些戏腔与流行音乐的融合植入,在彰显了国风流行音乐的魅力同时也把中华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渗透到了其中。

2德育视角下,传统戏曲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创新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与意义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人才,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为了进一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世界观,需要不断的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树立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与继承发扬。

我国戏曲其文化核心建立在历史知名人物或者故事及事件之上,取自各古典小伙、文学名著或者民间历史故事,同时也会以不同的形式去阐释其中的伦理道德观及世界价值观。而随着流量时代的到来,年轻一代在学习与生活中所接触的文化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其中流行音乐形式也流光溢彩,百花齐放。由于互联网传播渠道自由、开放,使得许多并无实质性内容的流行音乐和歌曲为了赚取一时的流量而快速传播,沾染了些许网络世界的浮躁等特点。也有部分歌曲由于未获得版权而进行改编翻唱,在翻唱过程中会加入一些世俗化和庸俗性的娱乐性特点,使得歌曲产生不伦不类、无灵魂等特性。种种因素导致了不少大学生对于民族音乐和传统戏曲的了解少之又少,更是缺乏了解其中的实质性内涵,也更加剧了青年一代在生活和学习生活中热衷于碎片化的材料和简单的拼接,促就了浮躁、片面等品性特点。而这类环境对当代大学生在完善和发展个人三观的上也会产生较大的挑战。

高校作为学科教育的高等学府,德育也称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对理论知识进行传授的同时,也需要通过结合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政的教育。音乐作为灵魂内的一种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对于立德树人、学习和弘扬继承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作用,在审美和精神及意志力上都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流行音乐由于普及性强、易于接受等特点优势,通过融合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对学生在戏曲及背后人文历史挖掘上产生更积极的作用,也可以通过音乐产生研究传统文化的兴趣,更甚是可以激发出对于戏曲的学习兴趣。也会激发他们对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正如蔡元培先生所提出的可以起到以美启真、以美启善的作用。与此同时对提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核心的继承和发扬和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都具有重大的影响意义与价值。

结语

我国的戏曲其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戏曲的发展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国千年优秀道德思想上也承担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其本身的传承和审美也存在更深刻的教化意义。中国的流行音乐也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这百年历史之中,流行音乐也可谓饱经风霜,现今传统戏曲与流行音乐的融合是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的,通过流行音乐渗透传统音乐文化,使得传统音乐引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反作用于传统音乐。也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个新路径,为大学生深入了解高质量的传统音乐,持久而深远地影响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能力水平,树立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陈维维、张进.从当代高校校园歌曲“中国风”现象看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特征.北方音乐,2018年第9期.

[2]曹沫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创作.戏剧之家,2019年第9期.

[3]郭雅坤.浅谈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融合——以“中国风”歌曲为例.北方音乐,2017年第6期。

[4]苏博.中国传统文化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及意义.

[5]崔耀方.传统与流行文化的碰撞—浅谈中国戏曲与流行音乐的结合.黄河之声,2020.01

[6]于鸿文,安琦.戏曲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