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刘芦苇,肖思维

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

摘要:目的 本文探讨了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本文将选取我院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急危重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一组划分40例。在护理中观察组采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重在对比两组患者治病效果。结果 对照组所得数据优于观察组,具有鲜明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患者所获得的的数据差异比较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比效果,证明了引入护理质量指标对危急重症患者进行治疗所获得效果更加优异,预后期更好。

关键词: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危急重症

引言: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发展变得十分迅速,随着人们的收入不断增高对自身健康变得越来越重视,对于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这对医疗保健工作开展带来着许多的压力,同时更是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与此同时,对于医护人员而言,在面对危重症患者时自身综合业务技术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所以,国内外众多医护人员对这一方面的医学探索研究十分重视,加快病房方案管理工作。护理质量评价是对医疗服务水平进行综合性评价,所获得的医疗服务数据是作为今后改进护理方法的主要参考依据。本文重在探讨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效果的研究,通过采取实验方法来论证当前患者治疗中存在的的问题,对比采用不同护理方法效果,为今后更好的从事这一方面研究奠定一个良好的医学研究基础。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文将选取我院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一组划分40例。所有患者GCS评分均

≤8分,患者发病时间为二十四小时及以上,入选此次实验患者均已经全部的排除患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两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2岁至71岁,平均年龄42.3±15.2岁,其中,38例为女性,52例为男性,患者年龄、性别及基本入院治疗资料均没有任何的差异,符合此次实验的全部压力,即(P<0.05),具有明显的可比性。

1.2 具体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入院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进行24h严密的观察,及时跟踪患者自己的生命体征,以更好的了解患者自身状况。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护理。

1.2.2 观察组护理方法

对入院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进行除常规性护理以往,还加入了全方位的护理质量服务,建立起高效的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团队。1.此次将由多个不同的科室共同参与到对急危重症患者护理当中,其中,包括:由急诊科、检验科、影像科、手术室和ICU病房等医护人员共同合作,积极的建立起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团队,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生命安全护理、急危重症患者护理知识培训,从而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水平,并且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的个人使命感。2.明确此次实验的具体护理指标,此次实验过程中将严格的查阅相关的数据及资料,尤其是积极的借鉴相关的护理质量,对患者基本情况及有可能会引发的并发症进行了解和探讨,分析各项指标,为下一步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以不断的提升护理质量指标。3.此次实验的一大目标就是不断的降低医疗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引发的感染现象,准备好各种抢救过程中需要急用到的各种医疗设备,并严格的按照的物品分类方法来摆放好,方便抢救过程中能及时找到医疗器械物品,减少繁琐的寻找时间,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抢救时间,挽救患者的生命。4.不断的改善患者的治疗环节,护理人员每日都要按时的清理一些不经常使用到的各类物品,对于比较小件的物品应及时的整理好,然后在放置于小的抽屉里面,与此同时,这也要明确的标明数量和具体的有效日期,所有的急救物品均不可以摆放在道路上,以保持通道畅通无阻,大件物品应按照规定来进行百分,同时也要设置通一个摆放告牌。所有参加此次实验的患者均应参加培训与学习,这样才能不断的强化广大护理人员各项职业技能。5.应进行预见性护理相关的并发症。患者置管的过程中应当了解和注意穿刺点是否有感染现象出现,同时还应当每日的检查患者的血液培养样本,对于实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注意保持患者口腔清洁。

1.3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主要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主要从深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留置尿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CAUTI)另外,将会着重的记录对照组、观察组急救时间、急救费用、住院平均时间。

1.4 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将会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定量资料将会使用( x ± s)拉进行表现,观察组、对照组主要采用t来进行检验,定性资料的两组之间将会使用X2来进行经验,当P<0.05表示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意义。

2 结果

2.1 急救相关指标和住院情况

从两组数据对比情况来分析可见,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理质量指标管理之后,使该小组护理效果更优,在对比对照组的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急救费用等均低于对照组,可见,两组之间的急救所需成本均比较低。

2.2 关于并发症发生率

关于CRBSI、VAP、CAUTI并发症比较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存在差异,其中,对照组所获得的的数据分别为6.0%、7%、8.0%,观察组为2.0%、4.0%、4.0%,两组之间所得的数据均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通过上述数据统计显示可见,观察组所获得的数据明显要优于对照组,这直接的体现出护理质量指标在开展急危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所具有的的优越性。这与常规护理存在着明显差异。总而言之,护理质量指标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具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且可以高效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与此同时,还可以为医院、医生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护理评价模式,为医院更好的开展护理质量管理提供正确的指导依据,有助于不断的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参考相关的专业护理资料或者是相关案例,那么便更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专业能力,因此,也就更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为广大危急重症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从医院层面来看,加大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构建起完善的护理质量指标评价管理体系,能更正确的评价患者的护理指标,收集到更多数据,了解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笑稚.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 20(5):144-146.

[2] 王冠朋, 申娟娟.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2021.

[3] 王晶, 田晶.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22(14).

[4] 李艳. 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在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重庆医学, 2022(24).

作者简介:刘芦苇(1992年),男,汉族,湖北宜昌,护师,本科,研究方向:急危重症护理。

肖思维,1995年4月25日,女,汉族,湖北汉川,主管护师,本科,急危重症护理,医院感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