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段《读本》教学实践的有效举措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关于小学段《读本》教学实践的有效举措

卢日娜

天津市南开区五马路小学 天津市 南开区 300102

摘要:为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021年秋学期开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下称“《读本》”)在大中小学投入使用,小学段是《读本》使用的起始阶段,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基础上注重中国故事引导、“金句”呈现、媒体资源利用,在教学实践中将《读本》落地生生根,确保《读本》在小学段的适应性。

关键词:小学阶段;《读本》;教学实践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要充分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读本》是贯彻落实中央“三进”要求的重要一环。因此,用好《读本》上好课,是当前各级各类教育的中心任务,关乎到“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小学段是《读本》使用的初始阶段,对于浸润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具有启蒙作用。

一、在小学段开展《读本》的重要意义

我们党是一个大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统一全党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举。通过学习《读本》铸魂育人,对引领小学段学生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

《读本》是贯彻落实中央“三进”的重要内容。从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再到教育部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一系列举措保障中央“三进”要求落地有声,在此基础上投入使用《读本》教材。小学高年级《读本》主要以专题教育的方式呈现,围绕“十四个坚持”核心要义,增强学生对世情、国情和党情地了解,重在让学生了解国家正在“做什么”,使学生形成系统性学习,并给予学生成长以启迪,进一步把中央“三进”要求落实落细。

《读本》是小学段铸魂育人的新举措。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敢于亮剑展旗,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不变色。现阶段的小学段少年是新时代的同行者、建设者和创造者,是实现“中国梦”奋斗目标的全程参与者。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培养的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用人,而不是反对者,更不能是“掘墓人”。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学习《读本》,在根本问题明上明是非、亮旗帜,树信心,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方向引领,给小学段学生心中埋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萌芽的种子。

《读本》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中小学要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是培养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重要保障。”《读本》结合大中小学学段特点,有机地涵盖各领域、各方面形成5册、16年贯通设计,让学生逐步形成拥护党的领导和认同中国道路,坚定“四个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认同、自信再到自觉,最终将自身自觉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二、积极探索小学段《读本》的教学实施

小学生处于具体成长阶段,天性活泼好动,难以长时间集中精力提高注意力。因此,在小学段《读本》课堂中,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必须采用有效地教学方式,注重语言转换,贴近学生生活,提升理论的亲和力,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轻松氛围中,把《读本》讲得有温度、有感情、有力量。

一是注重中国故事引导。《读本》内容编排新颖,图文并茂,使用了许多见证中国百年变化历程的动人故事和案例,讲好中国故事,要把牢正确的政治方向,传递中国故事的精神内核。从习近平总书记与梁家河故事中,学生了解到习总书记为了改变村貌和改善人民生活办了许多实事,始终将人民放在了心中的最高位置。从习总书记考察十八洞村,开对药方拔穷根,提出“精准扶贫”,学生领悟到中国共产党深厚的为民情怀。从学习中国女排精神中,学生会感受到我们每一个人要干成一件大事,同样需要精神力量。《读本》以小见大,小故事中蕴含大道理,增强《读本》的趣味性,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二是注重习语“金句”呈现。每一讲中都引用大量贴近学习主题的原文讲话,这便于让学生能够快捷地了解和领会知识,掌握《读本》的基本内容,又在接收知识的过程中,原原本本地学习,将“金句”与思想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把《读本》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本质直观,从而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如:“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简单明了地让学生知道生态环境像眼睛一样脆弱,需要我们人类保护环境;““蛋糕”做大了同时要分好”,形象地展示了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还需要将经济成果公平共享;“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红灯等”直观地讲清了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这些“金句”不仅简短有力,还朗朗上口,令学生印象深刻,更有利于学生进脑入心。

三是注重媒体资源利用。《读本》中有着极其丰富的素材资料,图文并茂,以图解文,吸引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让学生看得懂、学得进,切实提升《读本》的实际效果。而对于小学段学生来说,采用图片辅以理解文本是将抽象内容变得形象化,对于学生学习《读本》是关键一环。《读本》还提供了丰富的支撑材料,如基于互联网中官方媒体的影像视频资料,以及现实中的红色展览、红色景点等资源。这些资源不仅为《读本》提供了丰厚的支撑材料,还丰富了《读本》的学习形式,同时,以事实和实例说服学生,让教学过程变得真实可信,强化《读本》主题内容,从教师到学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贯彻中央“三进”要求是当前教育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小学段对于《读本》的学习和使用还处于初始阶段,对于小学思政课教师而言,需要继续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一切积极因素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2019-03-18)[2021-09-30].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

content_5374831.html.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2019-08-26)[2021-09-30].http://www.gov.cn/xinwen/2019-08/26/content_5424553.html.

[3]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0-12-18)[2021-09-30].http://

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12/t20201231_50836.html

[4]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EB/OL].(2021-07-21)[2021-09-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107/t20210723_546307.html.

作者简介:卢日娜(1995年份)女,汉族,内蒙古兴和,研究生,天津市南开区五马路小学,研究方向:道德与法治,天津市南开区,3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