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与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2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与策略

陈新玲

广州市从化区第二中学 广东 广州510900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更加强调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这使得学习者在发展基本语言技能和掌握学习能力的同时获得语言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教与学之间的被动和机械的互动,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通过读和写的紧密结合,调动学习者的多感官互动。本文详细描述了当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现状,并就如何做好读写结合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引言

阅读和写作是学习中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需要学习者灵活地运用他们的感官,进行个人思考和分析,以结构化和明确的认知方式进行全局表达,并形成个人的学习风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详细阐述读写问题,并发展和优化其教学方法和途径。

一、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现状

(一)缺少互动,课堂不活跃

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缺乏沟通,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和竞争机制,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自信,从而减少了课堂上的发言。此外,中学语文知识量大,知识点零散,导致学生难以再现和记忆,而教师为了构建知识体系,往往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背诵任务,从而压缩甚至取消了学生的讨论和提问,导致课堂气氛紧张。

(二)缺少有针对性和创造性的教学

阅读和写作都需要个性化的解读,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遵循固定的模式和套路,使阅读和写作的教学变得单调,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学生被限制在一个常见的答题模式中,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发挥和创新。此外,有的教师上课时不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而错过了很多教学时机,他们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案进行教学,学生在上课时没有思维的引导和个人表达的机会,导致创新的滞后。

(三)阅读和写作的教学零散,相互联系不够紧密

阅读可以为写作收集素材,写作可以产生分析思路,优化阅读的逻辑。保持阅读和写作教学之间的联系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语言能力。在当今的教学中,受时代、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影响,很多教师打破了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所以学生缺乏读写结合的意识和习惯,没有养成读写学习观。另外,阅读和写作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读写能力,从而减少学生创新的局限性问题。

二、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建议

(一)丰富课堂内容,为读写学习创造环境

读写学习只有通过有意义的参与和体验才能得到深化,因此,教师应丰富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应该利用宝贵的教学时间,鼓励学生对阅读和写作进行灵活的思考,通过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把自己看作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简单地去表达对课程的理解。因此,学生更容易提出问题,培养逻辑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小组讨论和交流使他们对内容有更多的看法,更容易受到启发,在相互参与的环境中创造性地写作。

(二)逐步引导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为了保证学生不陷入形式化、程序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做好教学计划,在阅读和写作的衔接处提供直观的、循序渐进的指导,使学生能够个性化地思考。中学生正处于智力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在认识和理解价值观方面还不够成熟。教师需要更多地倾听学生的问题和想法,并提供全面的指导。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和翻转课堂模式,开展口语交流、讨论和情景演绎等活动,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和思考空间,丰富他们的感官,让他们参与到探索性阅读和合作学习中。

(三)提炼主题、进行阅读与写作的补充训练

为了给学生提供综合的、指导性的学习,教师不仅可以在课上引入一般的主题活动,还可以引入各种补充这些主题的活动,如头脑风暴和辩论比赛,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收集辅助材料,学习不同的思维方式,探索不同的主题,创造不同类型的内容,然后引导他们连贯地组织和总结,在主题上形成不同的意义和结构思想。

(四)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关于 "教教材"或 "用教材"的含义,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教教材"这个词已经被"执行教学任务"所取代,这显然不是以学习者和他们的学习目标为中心。而"用教材"的目的很明确:教材只是一个 "例子",一个实现目标的工具。就教学方法而言,教学应该是读、说、写相结合,富于思考、评价、交流和讨论。就学习目标而言,教学应该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形成对世界、生活和价值观的准确认识,而不是把大部分时间用于记忆词组和教师的讲解。通过回归原始语言,语言学习将在诗歌和歌曲中变得丰富多彩,语言学习在课堂上是有价值的,至少对千禧一代来是有用的。

(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如前所述,"用教材"的目的是为了向学习者传授语言,培养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它反映了学习者的正确世界观。中学生需要收集词组、名言、句子和其他基本知识吗?毋庸置疑,他们需要。在过去,"背诵"被正确地认为是阅读的关键。但今天的情况与过去不同,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阅读和背诵,它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教会学生阅读、思考、写作,并以 "读写结合"的理念来做人,从而帮助学生走上一条有助于他们终身发展的坦途。

(六)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既然教材只是一个 "例子",且学习者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那么正确的教学愿景应该是教师和学习者对自己的工作所拥有的责任。简而言之,这意味着教学成为一种活动,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和支持下独立学习和探索。那么,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那必然是需要研究课程标准,了解课本的逻辑体系和教学要求,根据课本制定自己的教学体系,组织学生学习,并能指出、引导和回答学生的问题。尤其在语文教学中,除了收集基本材料外,教师要研究阅读教学中的写作和得分要点,在教材写作结构的基础上,尝试制定自己的读写结合方式,同时,通过读写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审美和道德感。

结语

阅读和写作教学相结合,是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基本语言能力的必然选择。为适应中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内容,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中应坚持适度、适时的原则,采用多种课堂活动、分步指导等方式提高教学能力,采用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的语言和基本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默晗.试析读写结合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9(15):66-67.

[2]李青.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2,(34):48-50.

[3]张福德.群文阅读理念下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智力,2022,(26):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