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本土资源幼儿农耕活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水乡本土资源幼儿农耕活动

朱敏敏

南京市高淳区阳江幼儿园         211300

摘要:如果说课本是幼儿必学的教材,那么大自然对于幼儿的学习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孕育着丰富的文化素材,为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帮助。其中,水乡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景色优美令人心旷神怡,春夏秋冬的季节特色使人们叹为观止,也正是这样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帮衬下,是的农耕作业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也应该重视对他们农耕知识的教育,使幼儿能够在水乡利用本土资源对农耕活动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水乡本土;幼儿农耕;资源利用

引言:水乡中浓浓的乡土气息笼罩着每一个在这里的老师和孩子们,物产丰富、河流纵横、鱼米之乡等美称来形容水乡都不为过。这样的教育资源对于老师来说更是得天独厚的礼物,老师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本土资源发挥至最大的教学优势,使幼儿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体会到水乡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农耕活动的理解和兴趣。本篇文章将对教师如何基于水乡的地理环境的优势下,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展开研究和讨论,并基于一定的理论提出相关的措施,希望以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能够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为今后的农耕教育奠定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一、以本土资源为主题,开展农耕活动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不能完全依赖课本,而应引导幼儿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并且在实践中老师应该积极地挖掘水乡的本土自然资源和教育资源作为有效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了解水乡的民俗风情和相关的农耕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以本土资源为主题,引导幼儿开展农耕活动。比如可以以“可爱的家乡”为主题,让幼儿可以体会到水乡的物产丰富以及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1]。此外,农耕活动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老师在制定活动主题的过程中,应重视主题的可行性是否较强,并基于此将农耕活动渗透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从而形成一定的教学基础,进一步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使幼儿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水乡文化产生基础的了解,为今后的有关农耕活动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激发创造潜力

由于水乡物产丰富,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是也是比较丰富的。所以,基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的过程中,应确定幼儿在这个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来开展有效的农耕活动,并不断激发幼儿的创造有潜力和学习能力。此外,因为处在幼儿阶段的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所以,在本土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重视拓宽幼儿的知识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并逐步引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进一步的形成和发展,不断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形成。此外,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在农耕活动的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幼儿对于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使幼儿能够养成爱国的热情,对自己的家长和祖国产生浓厚的情感[2]。与此同时,农耕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熟悉的,因为对于幼儿来说,水乡是他们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一定的情感,因此,教师在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农耕活动的过程中,应提高自己对农耕活动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使幼儿能够在本土化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熟悉的各种元素,使他们能够与环境对话,将农耕教学与本土环境完美融合,让幼儿在玩中学会农耕知识,感受水乡的魅力和自然资源的妙处。

三、结合水乡的季节特征,展开农耕活动

在农耕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浓郁的乡土气息带到课堂当中,并结合孩子们的特点展开相应的主题活动[3]。比如:可以通过利用一些叶子引导幼儿对这些叶子进行分类,并统计叶子的片数;或者是通过利用不同的种子让他们进行大小或者是颜色的排序和分类。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根据水乡的季节特征,开展有趣的农耕活动,比如,在春天的时候,大地幻彩重生,长满了一些野花和野草,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感受杂草丛生的这一现象,并付诸实践,带领他们去拔草、摘野花等,并将这些野花野草制作成一些卡片和头饰,或者可以当书签用,这样一来,可以使幼儿感受到采摘花草的乐趣,并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拥抱自然,融入自然;在夏季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稻田中的蝌蚪变成青蛙这一个过程进行举例,鼓励幼儿观察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记录,由此来启发他们对农耕活动的感受,明白了生物生长的规律;在秋季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秋收的现象引导幼儿参与到农耕活动中,比如金黄的麦穗,农民伯伯的笑脸,让他们通过观察参与到农耕活动中来。

结束语: 综上可知,结合上文所阐述的有关如何在水乡本土资源的利用下促进幼儿农耕活动的教学可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基于水乡优越的地理环境,积极利用本土资源开展有效的农耕活动,使幼儿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对周边事物的观察能力。我相信,在老师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水乡的本土资源一定会得到充分地利用,幼儿对于农耕活动也会有更深层地理解。

参考文献

[1]申婷婷,赵会琳.本土农耕文化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应用和实践研究——以甘肃省庆阳市A幼儿园为例[J].教师,2022(13):81-83.

[2]徐之虎.挖掘农耕资源 开展幼儿艺术活动[J].幸福家庭,2021(24):133-134.

[3]叶青晶.基于农耕文化背景的园本课程探究——以壮族“三月三”主题活动为例[J].广西教育,2021(05):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