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隐性知识在中职思政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浅谈隐性知识在中职思政教学中的运用

赵红坤

重庆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重庆市 402160

摘要:在目前的中职思政教学中隐性知识的应用能够发挥出有效的作用,为了提升教学的质量,应对其合理运用。通过对隐性知识的介绍,分析隐性知识在中职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可使中职思政教学的实施带来更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隐性知识;中职思政教学;应用

引言

在目前的社会思想意识体系中不良思想的渗透带来了较多的影响,由于中职学生自身的思想及价值观还未形成,采用传统的显性教育方式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可结合隐性知识的特点来改善教学,使其在思政教学中起到良好效果。通过对隐性知识的融入,可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及观念受到积极影响,加强思政教学的效果。因此,应对种中职思政教学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运用隐性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1隐性知识概述

隐性知识是哲学家波兰尼提出的,结合他的思想来看,以知识论层面对人类的知识进行了划分,其中能够用文字及图表、数学公式来表述的知识为显性知识,也可称为客观知识,能够规范地进行传播,而不能被表述,无法进行规范的知识为隐性知识,也被称为默会知识,是由个人经验积累所形成的,一般与个人对认知对象的感受及信念有着直接的关系,具有高度个人化特点。结合两者的特点分析,隐性知识不能以规则化方式来传播,仅可在个体体验中获得,通过个体在重演的过程中以观察及模仿等方式可得到掌握隐性知识,可见其在知识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会影响显性知识。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分析可知识知人通过本质上非言述的本领对识知行为的深度参与是掌握知识的条件,但是言述行为并不能完全取代,而是需要依赖于静默的智力行为。比如,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学习者仅仅了解原理并不能获得演奏的能力,需要在指导下进行演练,通过对经验及方法的摸索才可进行弹奏,要想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还需具备能将技巧与自身理解融合成个人风格的能力。因此,隐性知识的学习是在领悟及亲身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也是一种经验的把握及重组,可使人们对知识的理性认知及知觉经验理解、控制得到统一。

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2隐性知识在中职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2.1将隐性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对接

为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应使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相互适应,加强对知识的积累,并且使价值观及思想形成实现。思想政治在中职学校中不仅应发挥出引导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作用,还需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使其综合素质能力增强,将隐性教学应用在其中。隐性教育的实施具有系统化特点,需要学生对其加强重视,还需其他力量的配合,除了学校教育以外社会与家庭也应发挥出作用,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实现教育的目标。因此,应将隐性教育有效应用在教学方面,使其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2.2协调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关系

隐性知识教育实施的目标与显性教育目标之间保持一致,在开展中应有计划地进行,将计划完善,在人才队伍建设及组织活动等之中渗透隐性知识,并且加强对隐性知识的开发及利用,使思政教育发挥出有效的作用。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方式的结合可为思政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应将两者关系处理好,使两者都得到重视。思政教育有着长期性的特点,将两者有效协调,并且互相进行补充,使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提升,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之间的关系明确,以显性教育为手段,使隐性知识逐步渗透到其中,可使思政教学的实施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在中职思政教学中学生会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产生物质利益冲突,在管理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受到了更大的思想冲击,观念上也存在着差异,为了使学生的思想观念得到培养,应加强隐性教育的实施。因此,应在使用显性教育方式的过程中加强对隐性知识教育的融入,可起到巩固思想教育的作用,实现长期教育的目标。还可通过校园文化环境及教职工的言行举止等措施来渗透隐性知识教育,可使思政教育发挥出有效的作用。通过对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协调,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得到支持,进而提升学生培养水平。

2.3采取有效的考核评估方式

中职思政教育的实施对评估有着一定的要求,制定与隐性知识教育对应的评价机制,可对已有的隐性知识教育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且为教育工作的进行提供参考。通过对考核评价机制的建立可发现隐性知识教育的问题,为其调整提供有效支持。隐性知识教育有着隐蔽性特点,学生通常可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经验,因此不会明确表现出来,学生自身也不容易察觉。隐性教育方可通过多种方式来实施教育,教育者在该过程中对是否按照设计的目标开展教学不明确,同时受教育者可能会产生认知偏差,使教育计划的实施受到影响。隐性知识教育的实施应不断改善,考核评价机制还需得到完善,将传统的评估方式创新,使其更符合隐性教育的要求。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分析,其心理及行为都不成熟,应制定规范科学的评价措施,可为隐性教育的引导与协调提供支持。可结合隐性知识教育情况来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制定有可操作性的教育考核评价措施,实现对学生情况的评价,为教育工作的进行带来保障。可结合学生的政治观念、理想信念及个人追求价值等方面来评定,并且实施自评及他评等方式,采取问卷调查或者匿名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细致评价,使教育效果不断加强,进而发挥出评价机制的优势。

2.4建立良好的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环境

在物质形态教育环境方面,可将物质环境作为媒介,在创建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可利用设施空间组合排列的方式来体现美感,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可将校园网络作为其中的媒介,加强学生的情感交流及信息沟通,使学生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无意识地接受思想教育。可使用校内网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思想动态,并且掌握网络思想教育的主动权,建立本校思想教育主题网站,开展文化的传播及思想建设工作,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让学生在思想教育中得到有效帮助,发挥出教育的有效作用。在活动形态教育环境方面,可借助校园文化活动及实践活动来创建教育环境,在该环境中人作为其中的产物,可将环境作为隐性教育的资源,使学生得到有效引导,使显性教育的实施得到有效支持,将显性教育中的问题解决,提升思政教育的水平。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加强学生的归属感及幸福感,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还需重视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使学生在环境中得到教育,为思政教育的实施提供帮助。可利用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来传播文化,同时了解学生的兴趣及爱好,以此为基础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使学生在环境中感受知识,并且能够提升知识感悟的能力。在制度形态教育环境方面,可借助领导体制、规章制度及管理理念等方面支持思政教育,使思政教育的开展具备完善的基础。中职学校应对各项体制进行优化,并且改善管理方式及教学组织方式,使隐性知识教育的进行有更好的环境,利用创新的管理理念来提高思政教育的水平,并且融入隐性知识教育内容,在各方面建立与隐性知识教育的联系,使隐性知识教育的进行发挥出有效作用,也使隐性知识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的制度环境得到优化。

结语

在中职教育中思政教育作为重要的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应将隐性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对接,协调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关系,采取有效的考核评估方式,建立良好的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环境,使思政教育发挥出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寿斌.思政课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J].河南教育(职成教),2020(03)

[2] 许金华.思政课隐性教育及其实践路径探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