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然”活动促进幼儿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家庭、幼儿园三位一体“亲自然”活动组织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亲自然”活动促进幼儿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家庭、幼儿园三位一体“亲自然”活动组织的策略研究

王佳雯

江苏省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        邮编:215600

【摘要】陶行知曾说:“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 大自然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最天然环境,对孩子成长十分有利。本文阐述实施社会、家庭和幼儿园三位一体的“亲近自然”的做法,旨在建立人与自然亲和关系,全面促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亲自然;幼儿;幼儿园,家庭;社会

《指南》指出:每一个儿童自出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对周围环境和自然的探索和认识。“亲自然”即亲近自然、接触自然,与自然融合。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要通过课堂教学,幼儿游戏活动,以及实践活动,培养幼儿亲近自然,建立起人与自然亲和的关系,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这对于当前生活在钢筋水泥、鸟笼式教室、幼儿园,楼房里的幼儿来说有着积极而深刻的意义。

一、幼儿园建立“亲近自然”课程

1、“亲自然”系列课程

幼儿园自然教育要按照课程标准建构和实施,内容围绕幼儿身边的动植物、自然现象和自然物质(公园、各种自然场所)展开,重在引导幼儿认识身边常见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以及不同自然事物现象之间的关系。例如,小班幼儿侧重对自然的亲近,借助感官感知自然的多样性,感受自然事物的显性特征。中班幼儿侧重感受自然的乐趣,认识自然中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并借助某些方式将自己的发现表征出来。大班孩子关注自己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对自然中一些隐性特征的事物进行体验、探索,形成整体性的概念或认识。这样让不同阶段的幼儿都有亲近自然、接触自然、感受自然、关爱自然,与自然更加融合和谐。

2、“亲自然”区角活动

幼儿亲自然情感、自然认知,以及自然能力适应,不但依靠学期课程的实施,而且将幼儿的自然教育融合日常生活、区角活动和集体教育活动。如室外种植蔬菜,饲养猫兔等区角活动,让孩子知道动植物生长规律,了解动植物也是一种生命,只有呵护他们,他们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室外自然科学探索活动,知道蚯蚓、青蛙等是有益动物,蚜虫、蝴蝶是害虫,从而保护或消灭他们等等,还有室外体育游戏活动,室外沙水游戏活动等等,孩子们呼吸新鲜空气,沐浴阳光,对身心健康十分有利。

3、“亲自然”所备材料

材料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凭借。“亲自然”活动也须有相应的基本材料,主要由幼儿“探索工具盒”和教师“资源盒”构成。“探索工具盒”里有小背包、自然名牌、放大镜(手持、微观各1个)、标本夹、生物观察盒、眼罩、各种颜色笔、记录本,听音筒、闻嗅瓶,家庭亲子寻宝单、各种课程中用到的卡片及其他材料等等,培养幼儿观察能力、观察习惯,以及探索自然的好奇之心。

二、具体“亲自然”课程游戏活动的实例

1、室外种植,拓展幼儿亲自然的学习空间

孩子们讨论种植蔬菜后,我们在园内一块空地开始栽种秧苗,有的孩子手捧着秧苗栽种,有的不小心把根上泥块弄下来了,也栽种下去。笔者问:“,这棵能不能栽活?淘淘栽种多少棵,他栽种的秧苗美观吗?”。孩子说“可以!”我们做实验吧,接着开始点数,1,2,3,……,共5棵。“不好看!”玲玲说:“看,这2棵有点歪。”孩子在表征记录记下。过几天,大家对照表征记录卡,发现根上没泥块的秧苗几乎死了。这次,我们邀请了一位奶奶来教大家补栽,大家聆听奶奶的讲解,亲历观察栽种,懂得了栽种技术了。我们请奶奶做这块地蔬菜指导专家。在以后松土、除草、施肥,采摘中,老师、孩子们和奶奶一起快乐劳作,孩子们学到了不少知识。

2、户外活动,增强幼儿身心健康素质发展

幼儿园户外有树林处、运动区、沙水区等户外区域,这是幼儿亲近自然、感知自然的良好场所,如“挂红灯笼”游戏活动,孩子们迎接新年,将灯笼挂在线上,孩子纷纷向上跳起,用手触碰灯笼。孩子们自然想到将灯笼挂到树上,孩子们扶着梯子,彤彤站在梯子上挂,老师则在下面做好保护,彤彤勇敢和自信的行为赢得了大家掌声。于是,我班和园内师傅们一起承接了全园的灯笼、小旗、横幅的制作,悬挂的活儿。大家帮师傅裁剪、拼比,拿着各色小旗,绳子等材料,递给师傅悬挂,加深了幼儿亲自然的体验,孩子在户外活动中,更能感受阳光雨露,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了幼儿身心健康。

三、家园共育,拓展“亲自然”活动

笔者还进行家园合作,拓展亲自然活动。一是开展家园亲自然活动,如园内搬南瓜亲子活动,每个孩子身边放着若干老南瓜,妈妈和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起把南瓜搬运到30米处的地方,谁搬得最多,谁就胜利。在特殊时节,举办园外户外活动,家长、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外出郊游,植树等活动。如植树节那天,大人带着铁锹,拿着小树苗,孩子们戴着太阳帽,提着小塑料桶,一起前往梁丰公园开展踏青植树活动,孩子们聆听小鸟叫声,欣赏美丽的花朵,大家其乐融融。二是家长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进行活动。如周末父母带孩子去梁丰生态园、黄泗浦,暨阳湖、凤凰山,香山等去游玩,建议父母用手机把孩子亲近自然的画面和视频上传到家长群中,一幅幅画面展示孩子亲临自然,感受到浓浓自然的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之美。

四、延伸到社会,推进“亲自然”活动

笔者充分发挥班级家长资源优势,我班有个孩子的妈妈在社区工作,这位妈妈邀请本区退休专家,定期到班级开展“了解自然,认识自然”活动。活动中,孩子看到平常的野草能治病;老虎凶狠,但其全身都是宝;冬天天气冷,但能净化自然。教育局关工委,社区、社会各界人士也重视孩子综合实践能力,引导孩子们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自然,体验大自然的美妙。近日,教育局关工委携手社会服务中心,组织幼儿开展了“创意植物标本、感受自然之美”进社区活动。大家看到地上落叶缤纷,忍不住地收集起各种千奇百怪的树叶,在社区孩子们认识各种植物标本,在阿姨们指导下,孩子知道怎样制作叶子标本,体验大自然的美妙,孩子兴趣更浓,感触更深,在一定程度上将家园共育推向纵深。

总之,在幼儿亲自然课程中,教师应当贯彻“亲自然”的理念,加强社会、家庭、幼儿园三位一体的“亲自然”合作开展,继续为户外游戏活动中注入自然色彩,再次展示幼儿亲自然游戏活动的生机与活力,创造出 1+1+1 大于三的行为结果。

参考文献:

[1]符湘湘.幼儿亲自然行为发展特点及能力培养[J].读天下,20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