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文化”助力乡村治理提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党建+文化”助力乡村治理提速

余梦燕

中共砚山县委党校

摘要:乡村治理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城乡整体繁荣的关键。自党的十八大至今,我国各地区积极组织推行四议两公开各项工作法,完善城乡矛盾纠纷化解体系,获得了显著的成果,使村民安居工程乐业,农村社会稳定秩序。尽管新形势下乡村治理获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和不足。因此,我们应当继续以难题为主导,从根本上解决,精确施策,精确整治,以确保整治的有效性。

引言

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着党建引领的挑战。一些村党组织的领导人缺乏素质和能力,无法适应新的治理要求,一些党支部书记缺乏数字技术能力,习惯于依靠知识和面子来处理事务。由于有些村党组织管理工作不严格,组织生活缺乏规范化,党员干部参与意识不强,参与率低,群众反映组织力不足,缺乏有效的思想工作,无法有效地凝聚民众的力量。

1.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世纪,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需要坚定党的建设推动新型乡村管理,以党委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为基石,推动新型乡村管理的有效推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必须坚持抓党的建设就要抓基层单位的工作宗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贯彻党管三农的基本原则,激活农民基层党组织的生命力,提高党员的政治领导才能、思想引领力量、民众组织能力和社会发展感召力,凸显政治功用,强力推动农民基层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进模范带头作用,为实现城乡繁荣和社会进步作出积极贡献。为了增强新型乡村管理的支撑力,我们需要创新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我们应该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地理条件、人口规模和素质等因素,科学地制订战略和实施规划,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适度而行,以增强农业、农村和农民之间的发展系统性、整体和协同性。要始终以普通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积极调动普通人民群众利益的积极性,吸引他们参加村庄管理和发展,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积极能动性,营造一种联合参加、一起建造、一起享受的美好气氛。

2.坚持探索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在新时代,城乡文化建设复兴是乡村治理的核心,贯穿于整个治理过程。因此,我们应该深刻理解和尊重家乡文化传统,并喜爱它们,以提升自身,促进城乡文化建设的复兴。为了促进城乡文化建设复兴,我们必须把重塑当代村民核心价值观当作首先任务,强化主导思潮的引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切实抑制等靠要等错误思维和偏向,创造拼闯干的良性的工作条件和良好氛围。为了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和精神气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新乡贤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文化传承,以及家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将其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为了促进乡村生态文明的建立,我们应该深度发掘自然美德、日常生活风俗等各种文化资源优势,加大对农村群众的基本道德教育,创造风清气正的生活条件,以及积极推进先进文化的普及,以期达到乡村生态复兴的目标。为了促进城乡文化振兴,我们必须大力推进基础性工作。我们要组织各种多姿独具特色的传统文体项目,充实他们的文化精神人生,适应他们的文化需求。我们还要加大城乡社会文化服务队伍培养,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认真为促进城乡文化振兴选优秀、用好人。

3.大力推进产业振兴

为了让乡村治理更加有效,党的建设领导和文化繁荣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行业发展更是乡村治理的本质内涵。推动行业繁荣是实施乡村治理的重要基础、决定性工程,也是最重要的民生、民心工程。因此,我们要着力发展乡镇旅游、休憩农耕、旅游观光农业、乡村电子商务等多项主要功能,延伸乡村产业链体系,提高价值链环节,健全利润链,把加工业发展和休憩旅游发展成为融合发展的重点行业,以期让乡村治理更加有效、更加充满活力,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要把创新经济发展当作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重点发展富民产业,探讨新型农村经济123产业融合发展新管理模式,健全权益联结机制,采用保底分红、股权联合等表现形式,让农户尽可能享受全产业链发展增长利润,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融合,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可持续经济发展。积极推动两目标和三目标的实施,以达到中国农业从传统的农产品供给稳定、生产者收入增加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新时代的经济蓬勃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4.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为了更好地创建农村基层党组织,我们将着力推行支部工程,完整乡村组织体系。首先,我们将选拔优秀的基层党组织领导人,并对他们进行整体优化提升。此外,我们还将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服务意识和能力。为了更好地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功能,我们应该形成长期有效的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机制,规范乡镇备用党员储存机制,并强化乡镇支部工作,全方位促进三会一课等管理制度的执行,以提升村级组织的组织生活质量。通过六步工作法和枫桥经验的深入实施,强化对软弱涣散基础组织的清理和改造,形成党的建设带动城乡综合治理的新局面,切实发挥党组在城乡综合治理中的引领核心地位,推进城乡综合治理的合作共治共享,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结束语

在全部完成脱贫致富攻坚工作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石上,我们要继续加强脱贫致富攻坚工作成效的积累和延伸,积极推进大文章农村综合治理,以生产兴旺、环境适居、乡风文明、管理高效、人民生活富足为目标,继续深入开展农村治理工作。

结束语

[1]李弘雯.从“善秩”到“善治”:新时代“三治融合”视域下乡村治理优化路径[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3,37(01):88-92.DOI:10.13411/j.cnki.sxsx.2023.01.017.

[2]陈勇军,郭彩琴.乡村文化治理的国家嵌入:逻辑、路径及其限度[J].学术探索,2023(02):1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