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培养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培养体系研究

王新玉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山东省潍坊市,  262500

摘要在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中,加强对会计人才的培训,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在这一背景下,文章就目前高职高专会计教师的教学实践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旨在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培养体系;分析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和社会的需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已成为我国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高职会计专业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实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业务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

一、高职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当前,尽管大部分高等职业学校已经从注重实习的角度出发,注重实习,并在实践中做出了一些成效,但是,关于实习的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因而,建立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就业导向的实习教学系统显得十分紧迫。目前,我国教育部对高职教育的高度重视,并提出了“双师型”会计专业师资要占70%以上的要求。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发展,使其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人才[1]

从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育状况来看,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能接受过一定的教育训练,能达到教学目的;然而,由于会计专业的师资水平较低,不具备与企业会计工作相关的就业机会,且不能通过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直接到职业学校任教,造成了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知识而不注重实践;这就导致了会计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不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会计专业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职业技能高的教师在获得一定职称、学历后,或转职后,由于职业与职业的不同,不愿继续从事会计教育;而且在学校里,还要承担大量的研究工作,所以很多老师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都会选择其他的工作,会计专业的人才流失是影响会计专业整体素质的重要因素[2]。职业会计实习系统的设计目标是提高会计实务操作技能,开设会计基础、预算会计、管理会计等;如金融分析等,由于其专业程度较高,老师们常常会在课上对学生进行讲授,导致理论知识广泛而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最后只能从理论上学习理论知识,学生对此并不满意。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

   为了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都在努力的探索创新的方法,提高教师的能力进而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

(一)实习

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的实际技能,必须要走上社会的基层工作,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实际工作经历传授给学生,从而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会计实务工作中,把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升教师对会计专业的认识,在实务中;同时,老师们还可以通过插科打诨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使自己的知识系统更加完善[3]

(二)企业与学校的协作

在人才培养方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更加重视校企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渠道,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与企业的深入合作,把会计学的师资送往企业,让他们有机会磨练自己的专业技术。通过实际操作,老师能更好的把自己的实习经历传授给学生,也能让老师与学生一起走进公司,进行学习和学习;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的指导作用,适时地引导和引导学生的实际操作,从而促进自身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训练和进修

“活到老、学到老”是每个人一生都要遵循的原则,老师要能适应时代发展,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还要在课余时间内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会计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实务操作技能,积极参与培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学习的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途径,如:企业挂职学习、企业会计顾问、实习教学基地等;从事会计师事务所的稽核工作。这些学习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还可以聘请专门的专业人才,为他们的教学提供丰富的实践技能和经验。

(四)教育沟通

教师交流是一种有效的经验交流手段,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可以为教师和优秀教师、模范教师交流、选择教师到其它地方进修、进修、举办学术交流会、教育研讨会等。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探讨更有效的实习教学方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也可以在校内开展教师的互访和研讨,设立专门的会计系教研室,定期组织研讨。

(五)完善会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评价

第一,借鉴企业的评价制度,从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入手,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考核的终极目的,并模仿企业的有关评价机制;通过建立评价体系,评价教师在实际训练中所取得的成绩,从而达到对教师实际训练的要求。第二,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学生,所以可以采取“学生评估”的方法,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成果会在课堂上体现出来,从而使学生的评估更具客观和说服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建立健全的学生评估与评估体系,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三,通过公开课的形式对其进行评估,它是教师的实践成果的一个重要表现,所以公开课的评估方法非常合适,同时,也可以通过公开课来互相评估和学习。

(六)会计教师互相扶持,共同提高

职业学校的财会师资中,一些拥有一定的会计从业经历,他们可以与缺乏财务管理经验的老师进行合作,从而形成了一种“师徒”的教学模式;既能让没有实际工作经历的老师们迅速地发展,又能互相学习,互相学习,一起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对于培养高职院校、特别是会计专业的师资队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不仅要讲授理论,更要重视学生的实际体验。因此,在高职会计实务工作中,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来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以提高其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旭霞. 1+X证书制度导向下会计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湖南省高职院校为例[J].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8(6):78-81.

[2] 郎东梅.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创新探究[J]. 会计学习,2022(33):143-145.

[3] 王晓岩.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改革路径研究 ——以《成本会计》课程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2022(20):218-219.

作者简介:

王新玉,男,汉族,籍贯:山东广饶 生于:1987-03,工作单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单位省市:山东省潍坊市,单位邮编:262500,职称: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会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