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变化——以“1.10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3

浅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变化——以“1.10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例

杨海萍

云南省武定第一中学,云南 楚雄 651600

教育部2017年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进行了修订,为了让一线老师更加明确新旧课标的异同,能够让教师尽快理解新课标,践行新课标的理念,本文以“1.10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内容要求为例对新旧课标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

关键词地理课程标准;高中地理;内容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已经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普通高中地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承担着提高全民基本素质的职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是在当前落实立德树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修订的标准,体现了国家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1]]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本文尝试从新课标“地理1”内容要求“1.10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例,简要解析新课程标准。

一、从“内容要求”看课标变化

1.新课标必修1模块“内容要求”的作用和地位

必修1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理解一些自然地理现象的过程与原理,增强对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本模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地球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3]]

内容要求“1.10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该内容主要以地理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开展。植被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植被的形成是地理环境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内容的学习可以通过野外观察、参观植物园等方式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识别各种植被,根据不同植被特征分析植被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从新旧课标必修1“内容要求”比较课标的变化

表1新旧课标必修1“内容要求”比较

2003版(实验)(标准)

2017版(2020修订)(内容要求)

1.宇宙中的地球

⚫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1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2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1.3 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1.4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 ~ 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1.5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1.6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 并解释相关现象。

1.7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1.8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9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10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11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1.12 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两版课标有继承更有发展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2017版在2003版的基础上有继承也有发展。相同点是两版本必修1“内容要求”中核心知识包括了地球、自然要素、自然灾害和地理信息技术四大方面,体现了地理最为一门基础学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同点是2017版课标更为简洁、要求更加直观明确,新增了“1.3 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1.9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10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三部分内容。植被这部分内容再2003版中教师是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中进行讲解,2017版把植被单独作为1条内容要求列出来,还做了具体要求,通过野外观察的形式开展教学,这对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地理实践力进行了明确的指导。

(2)强化路径落实新课标目标

“内容要求”中每一条内容在具体行为目标表述的时候,都给与一定的限定,“运用资料,描述……”“运用示意图,说明……”“运用……等资料,简要描述……”“1.10通过野外观察……识别……,说明……”,对能力要求的指向更加明确,重在要求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或地理工具,通过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要求

2003版课标中课程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2017版课程标准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内容要求1.10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均有涉及(见表2)。

表2“内容要求1.10”在相关课程中的要求

课程标准

内容要求

必修1

1.10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选择性必修1

1.5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1.9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选修9 地理野外实习

9.4 观察某地区地质、地貌、植被、土地利用方式等景观要素,绘制示意图及剖面图,分析影响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以及景观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从表2可以看出与植被相关的教学内容在各课程模块中的学习要求是不一样的,必修课程要求学生识别主要的植被,说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对自然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内容调整到选择性必修课程中,对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上降低了难度,在2017版课标中也明确提出必修课程的内容应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满足全体学生基本的地理学习需求。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应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加深或拓展,以满足部分学生升学考试或就业的需要。选修课程应提供多样化的课程清单,以满足不同学生出于兴趣爱好、学业发展或职业倾向等进行选课的需要。[[4]]

(4)明确学业质量水平要求

表3“内容要求1.10”学业质量水平要求[[5]]

水平

学业质量水平要求

水平1

1.在简单、熟悉的情境中,能够辨识主要的植被类型,了解植被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2.借助他人的帮助,能够使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和其他地理工具,对植被进行初步观察,并设计简单的实验;(地理实践力)

水平2

1.能够归纳植被的空间分布规律,自主识别给定区域的植被;对于给定的简单地理事象,能够简单分析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能够认识植被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和结果。(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2.与他人合作,能够使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对植被进行深入观察,并设计实验,作出简要解释;(地理实践力)

水平3

能够从空间格局的角度,解释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水平4

能够运用空间分析方法,解释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并能够分析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与环境演变过程,评估其发展问题,提出科学决策的依据;(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高中学业质量标准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依据。学业质量水平分为4个水平,其中学业质量水平2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学业质量水平4是选择地理作为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的学生应该达到的要求,学业质量水平1和水平3可作为教学过程中阶段性评价的依据。这样划分能让教师更加明确教学要求,根据不同学生的选择进行差异教学,同时注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育人目标。

二、教学指导建议

根据课程内容及其评价要求,针对“内容要求1.10”提出教学实施建议。

表4 教学实施建议

教学目标

教学建议

1.掌握植被基本概念,描述植被的主要特征。

2.通过野外观察或观看典型植被图片视频,识别主要植被类型,思考植被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

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讨论分析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4.通过视频观看,感悟植被与环境,植被与人类的关系。

1.建构“植被”概念体系,通过对概念的理解,建构知识结构,培养地理思维力。

2.通过观看景观视频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识别常见的天然植被类型,培养地理实践力。

3.教师带领学生开展课外调查和课堂探究。实地观察校园树木,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4.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讨论植被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提升区域认知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

学业质量标准

能够归纳植被的空间分布规律,自主识别给定区域的植被;对于给定的简单地理事象,能够简单分析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能够认识植被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和结果。(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与他人合作,能够使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对植被进行深入观察,并设计实验,作出简要解释;(地理实践力)

本节内容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学生所熟悉的素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帮助学生认识植被、观察植被,提升学生对植被的系统认知。通过走出教室,亲自观察、思考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三、评价案例分析

1.真题呈现

(2018年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图6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2019年高考地理微专题48自然地理核心素养拓展提升08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题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试题说明

(1)测试内容:能够归纳植被的空间分布规律,自主识别给定区域的植被;对于给定的简单地理事象,能够简单分析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能够认识植被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和结果。考生完成本题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区域地理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从图文资料中获取地理信息,进行推理、分析的能力。

(2)具体任务:要求考生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重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和区域认知能力。本题首先应根据经纬线、山脉和降水特征判断出图中所示区域为黄土高原;然后结合材料给出的条件判断“小老头树”出现的区位;再根据图中信息和所掌握的黄土高原知识分析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并解释其对“小老头树”形成的作用。

(3)试题情境:“小老头树”是指造林后林木生长衰弱,呈现主干矮小、分枝多、萌条丛生、树冠平顶、根系发育不良、枯梢、甚至整株出现死亡、病虫害严重等特点,这些树木虽经多年生长,但一直难以成林成材。“小老头树”在我国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地区比较常见。上世纪70年代大力发展林业,但大多成为长不大的“小老头树”,后来种植优质牧草,发展乳畜业,取得成功。

本题以黄土高原部分区域的基本地理信息为背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相关地理基本知识、原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4)学生作答水平及评分标准(见表)

水平

表现

样例

水平1

能从材料中获取少量有用的地理信息

气候干旱降水少

水平2

能够从材料中获取部分有用的地理信息。

降水少、多大风、地表以下有干土层

水平3

能够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进行分析。

降水量少,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且多大风,树木根系不稳。

水平4

能够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运用相关地理基本知识、原理,具有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总体来看,新课标在实验版的基础上稳中有变、语言文字表达更加简洁,地理知识内容的选择突出基础性和时代性,从理念上看突出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实施上提出单元教学和情境教学,突出地理实践活动,强调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评价上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中学地理教师应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与思考,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充分发挥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为培养时代人才奠定基础。


[[1]] 鲁艳.从一条“内容要求”解读高中地理课标变化[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07):37-3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