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对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对策探究

徐志标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茅家岭中心小学 江西 上饶 3340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蕴含大量经典文章,有饱含深意的各种成语典故,有温柔敦厚的古诗词,有形式奔放自由的现代诗歌,还有抒情言志的优美散文。学习这些内容对于提升小学生语文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小学生发扬和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助于小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小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进一步优化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小学生文化审美,有助于小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诵读教学;问题;对策;

在小学阶段开展经典诵读教学对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是有很大帮助的。然而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开展诵读的时间、学生诵读方式较单一等问题还是存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改变方法引导小学生深入理解诵读文章等措施进行解决,充分激发出小学生踊跃参与经典诵读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成果,从而使小学生的发展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小学语文积极开展经典诵读的重要教育意义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写语文作文是学习语文学科的难点。首先,由于小学生社会经验阅历相对较少且现阶段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在学习之余学生家长为了不让其输在起跑线上,还为其报名大量课外补习班、兴趣班,从而导致小学生并没有空闲时间了解学习以外的事情,对于身边发生的各类事情从未注意过或者认真思考过。这就导致小学生在写作时无词可用,无句可写,无话可叙。第二,小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学积累不够充足,由于平时阅读量相对较少,导致写作时脑袋空空,想不起任何可以借鉴的文学素材。在我国大量经典文学当中包含大量关于现实生活的思考,在实际诵读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对文章作者提出的一系列观点进行认真思考,从而形成自身对于文章的感悟,进一步弥补自身社会生活阅历不够充足的问题。在经典文学作品当中存在着大量优美词句、名人名言,若小学生可以长期阅读各类经典文学佳作,有助于培养出小学生深厚文学底蕴,提升小学生文学积累,从而为小学生写作提供一份最佳助力。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小学生对于经典文化理解存在制约性

小学时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初始阶段,其对于传统优秀文化一知半解,知识储备量十分匮乏,足见小学生掌握经典文化存在一定障碍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好奇心理较强,比较热衷尝试各种类型新事物,对待无聊事物不会加以关注。而经典文化过于深奥,小学生难以理解,让小学生感到十分乏味,从而引发小学生对于语文经典诵读产生严重抵触心理。

(二)无法掌握学生开展诵读的时间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在校进行学习的时间一般相对较短暂。目前,大部分小学学校的上课时间都是早晨八点到学校,中午十一点半开始午休,下午两点左右上课,晚上五点左右放学。这样可以保证小学生开展诵读的时间大概是早上到校后的早读时间,一旦学生放学后,大部分忙于生计的学生家长并不一定有空闲时间陪小学生一同学习。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制力相对较差且活泼好动,在离开教师的视线之后,小学生并不会对文章进行朗诵或者背诵。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教师无法精准掌握小学生的文章诵读时间,因此教师也就不能为学生安排具有针对性的诵读学习任务。

三、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实施的对策

(一)创设情境开展经典诵读教学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无法深入理解语文教材中较抽象的事物,但是对于较直观的教学内容却可以轻松接受。在学习经典古诗文的过程当中,由于所学古诗词讲述的内容相对较少,意境也较抽象,而经典诗词与现阶段生活相差甚远,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精心设计,创设出便于小学生理解的教学情境。目前,随着我国科技水平快速发展,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大多会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巧妙利用。但对于教师而言,虽然教学手段愈加多样化,但教学本质是不变的。教师帮助学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其目的是让学生真正走进古诗当中,充分感受古诗的意蕴和境界,还可以近距离接触诗人,感知诗人,知晓诗人作诗本意,体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经历亲身体验才可以具有积极的逻辑思维和深刻的感悟。

(二)引导小学生深入理解诵读文章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教师如果想要让经典诵读取得优异的效果必须利用科学合理化的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小学生深入理解需诵读的文章,真正明白文章讲述的内容和想要表达的内在含义,这样才有助于小学生轻松快速地完成背诵文章的教学任务,从而为学生节省大量诵读时间。例如,小学生学习贺知章《咏柳》这首诗时,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知晓古诗作者描写的是春天的场景,并通过这首七言绝句表达出其对于春天的喜爱和无限向往之情:高大的柳树上已经长满碧绿的树叶,垂下的柳枝好像万条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嫩的绿色是谁用巧手裁剪而出的?原来是二月里的春风,它好似一把灵巧的剪刀。当小学生知晓每句古诗的含义后,可以将诗句进行完整的串联,从而提升背诵效率。

(三)提升诵读教学的趣味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需提升经典诵读课程的趣味性,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还有助于提升小学生对于经典诵读的兴趣,从而愿意花费较多的时间和耐心诵读文章。例如,在学习《农夫与蛇》这则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上的绘图软件制作出关于该寓言故事的漫画简述这则故事,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小学生诵读文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还可以组织小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生动形象地演绎出这则寓言故事。通过利用多样化诵读方式,有助于学生透彻理解文章内容,并对诵读文章产生极大兴趣。创新诵读方式,在诵读过程中还可以展开联想记忆,全面提升诵读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各小学逐渐将经典诵读融入语文学科的教学当中。开展诵读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小学生口语交流能力,全面推动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但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过程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及时发现诵读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解决措施,以此提升小学生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杨传海.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普童话,2015(1X):23.

[2]杨振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问题及对策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3):56-57.

[3]冯丽芳.浅析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好家长,2017(39):134.

[4]李俊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7,014(17):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