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育在初中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兴趣教育在初中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刘亚楠

邹城市第十一中学 2735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初中道德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塑造良好人格的重要作用。而兴趣教育则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核心,通过体验式、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品质。本文将从兴趣教育在初中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入手,探讨兴趣教育在初中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和实践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教育;兴趣教育

引言

现代社会注重人才培养,道德教育也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兴趣教育则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因此,将兴趣教育与初中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还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公民。
一、兴趣教育与初中道德教育的关系
(一)初中道德教育
    初中道德教育是为学生的道德建设服务的教育方式,通过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初中阶段是学生人格与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和确立阶段,更是学生的行为准则、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的重要形成时期。初中道德教育的核心在于关注学生的人格培养和道德素质提高,涵盖了知识、情感、态度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其目标是使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和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二)兴趣教育
    兴趣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以进行趣味性教育为手段的教育方式,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愉悦的体验。兴趣教育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参与有趣的活动、体验新奇的事物,帮助学生拓宽自己的视野、开发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三)初中道德教育与兴趣教育的关系
    初中道德教育强调的是人格与道德素养的培养,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等非认知性的方面。而兴趣教育则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探索、创造、动手实践等认知性技能的教育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开发自己的潜力。因此,把兴趣教育与初中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既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习积极性,又能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全面的学习效果。

二、兴趣教育在初中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道德素养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初中学生处于人格塑造和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道德观念和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而兴趣教育则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以及交互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道德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品质。
(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而兴趣教育的特点在于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的感官体验和生活情境,并结合科技和艺术手段,创造出具有强烈吸引力和趣味性的学习环境和体验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放松心情、释放压力,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三)塑造学生的个性魅力
    学生的个性魅力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他们在社会中获得认可和价值的关键。而兴趣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能力,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从而创造出独特个性和魅力。
(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的阶段,他们需要对自己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做出正确的评估和认识。通过参与兴趣班和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能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这些正确认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塑造自己的个性和自信心,并避免盲目跟风和崇拜偶像的不良行为。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面对不同的兴趣爱好时,学生需要时刻保持创新思维,探究新的领域和方式。兴趣教育正是通过这些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在道德教育中探究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学生在学习电子工程、编程等课程时,需要用创新的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最终提高其道德素养。
、兴趣教育在初中道德教育中的实践策略
(一)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和体验方式
     初中学生正处于体验世界的特定阶段,他们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非常强烈。因此,兴趣教育需要创设具有趣味性和丰富性的学习环境和体验方式。可以利用多媒体、VR等技术手段,打造出现实和虚拟相结合的学习空间和场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和钻研。
(二)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初中学生的个体差异相当明显,他们的认知方式、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因此,兴趣教育需要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设计和选择不同的游戏、活动和趣味课程,帮助学生在兴趣领域里实现自我价值。


(三)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兴趣教育是一种启发式教育,它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兴趣教育在实践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考和实践探索,让学生能够在主动参与和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品质和能力。
结语
    初中道德教育和兴趣教育是教育中两个不同领域的结合和融合。初中道德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为主要目标,而兴趣教育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核心,通过趣味性、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两者不仅可以相互促进和补充,还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初中道德教育和兴趣教育的互补优势,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打造一个更加完善、更具特色的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刘丽萍.兴趣教育在初中道德教育中的运用[J].现代教育科技,2019(2):53-54.
[2]张洋.兴趣教育对初中生互助行为的影响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8(3):103-106.
[3]李蓓蓓,钟彩琴.兴趣教育在初中道德教育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化教育论坛, 2016(8):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