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背景下高中地理“教”与“学”策略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三新”背景下高中地理“教”与“学”策略初探

李少茹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七十三中学校  150001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科学。它可以为我们解决神棍与发展中资源与环境、灾害等重大的问题提供科学的方法,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新高考模式下,新高考地理学科的地位发生变化。3+1+2模式下,产生了12种组合。

地理学科作为文科中的“理科”,无论难度搭配、还是已进入新考改省份的数据来看,选择地理的同学明显增加。为此,对于初中忽视地理学习的学生来说,在高中“逆袭”既要有正确的方向、又要有正确的方法。既需要自身的努力,又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如何才能在高中阶段轻松学好地理这门课呢?

一、重视初高中地理学习的衔接

高中地理由原来的三本必修和区域地理两部分组成。而新教材有两本必修教材,必修(自然地理)和必修二(人文地理)、三本选择性必修(自然地理基础、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和九本选修组成。除了教材内容编排上的变化,在知识的容量上也有明显的调整,两本必修教材中增加了地球演化、海水性质及土壤和植被方面的内容,必修2中增加了商业区位,拓宽了地理学科的宽度和广度,降低了难度。在选择性必修教材中则增加了海气相互作用、大都市圈、一带一路、自然资源、国家安全等内容,以及将原必修一中自然地理各要素原理性的内容挪到了选择性必修内容当中,这样的调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初中地理共有四本教材,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在内容上主要以区域特征的认知为主,不涉及成因的分析。学生主要是通过记忆的方式,对区域有感性和表象的了解,知道有什么和在哪里。而高中地理则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和推理,来理解事物的本质,并进行演绎,对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顺利的适应高中地理的学习,学生可以利用假期进行“预习”。“预习”并不是提前学习,而是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一些知识上的储备,提升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首先要“多读”,从教材读起,静下心来将初中的四本教材通读一遍,感受世界如此不同。在此基础上,广泛阅读比较权威或趣味性比较强的地理刊物,如《国家地理》。其次要多“看”,利用多媒体资源,了解世界的风土人情和大自然的美丽奇观,拓展视野、增长见识。最后要多“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出去走走,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在行走中感受自然、在观察中不断思索。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有法、学无定法

新的起点,除了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想在高中三年中取得好的成绩,还要有脚踏实地

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地理学科虽然曾经是文科,但自然地理部分的知识需要很强的理科思维,人文地理知识则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因此在不同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面临不同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个性。地理组教师结合教材和学情设计了新教材下的新学案。

课前布置预习作业,以学案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每课后都给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绘制思维导图,并将不会的问题进行记录。培养学生在上课时带着问题听课的习惯,并根据老师的讲解,将问题的答案整理和补充在自己的思维导图笔记中,课后进行反思和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学会独立思考。

三、体验课本外的地理——教师引领、重在实践

  “三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给老师带来了很大挑战。安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

地理活动更有利于学生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一)用好校本教材——了解学科背后的故事

    学生在初中阶段,不重视地理课,平时学习时间又非常紧张,无论是课本知识还是常识都是非常欠缺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地理难度、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编写校本教材,不但能够辅助教学,还能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之后,我们利用校本教材,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学习如何看云识天气;在《地球表面形态》的学习中,带领学习从人民币(纸币)中领略中国的大好河山,揭示自然的奥秘。

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们观察生活。为此,老师们查阅材料,以我们所在的城市——哈尔滨为例,分析空间结构、产业特点和城市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我们生活的城市的点点滴滴的变化。中东铁路桥、老道外、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秋林红肠,这些学生们最熟悉的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都和地理知识息息相关。

(二)组织并开展社团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生升入高中,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发现,学生在地理学科的知识深度和广度、能力和层次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为此,组织学有余力、热爱地理的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既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例如可以在高一学段开展绘图活动,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绘制地貌景观图、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在绘制过程中,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升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对学生的综合思维培养也效果显著。优秀的作品也让其他学生看到了作者背后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从而互相效仿、共同进步。

为了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习兴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带领学生们参观气象台,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在学习地质地貌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地壳的运动和地表形态的变化,老师们带领学生去参观地质博物馆,了解地表的沧海桑田。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们不能经常走出课堂学地理。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教师根据考纲要求提供素材,以“探索自然、图解奇观”为主题,组织学生制作地理微课,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学生有了自主探究的意识,在微课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走遍了我国的大好河山。

(三)内容丰富的学科拓展

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可以推出学科拓展课程。

在高一、高二学年,开展体验式教学。以“少数民族文化体验”、“舌尖上的中国”、“诗词中的地理”、“人民币背后的故事”为主题,以学生为主体,从服饰到美食、从诗词歌赋到日常生活中,体验中发现地理问题、探究成因。拓展课的课堂是热闹的,学生们从准备到表演,再到为其他同学讲解,每一个环节都在思考,每一次掌声让学生民树立了自信,是学生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拓展课的课堂又是严肃的,因为热闹过后,要深入思考老师布置的问题。

在高三学年,学生们都在题海中遨游,为了缓解备考压力,组织学生们观看地理短视频。教师通过搜集和整理近几年高考试题,将常见考点、区域热点重新整理,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源,为学生制作有情境的小视频,并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谈感受、提问题、共交流、多总结。通过不同系列视频学习,让学生学会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评价工业发展条件、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提升了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地理是有趣的,它会让你了解宇宙的浩瀚、惊叹于大气运动的神奇、感慨沧海桑田的变迁、思索于不同时空下人类文明的差异和变迁;地理是有用的,它让你完善知识结构、锻炼逻辑思维;地理也是有益的,它会让你开拓视野、带你认识世界。

学习是一次漫长的旅行,旅途中不总是阳光明媚、道路平坦,师者,就是在你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等你的人,为你指明方向,让你豁然开朗、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