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对其康复速度的改善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疼痛护理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对其康复速度的改善评价

刘真培

彭州市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930

【摘要】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后患者行疼痛护理+静脉自控镇痛泵的效果。方法:以某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8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为主体,“双盲法”分参照组(常规护理)、联合组(疼痛护理+静脉自控镇痛泵)各34,两组疗效比较。结果:干预前比较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干预后较参照组,联合组VAS、Ramsay评分更低;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疼痛护理+静脉自控镇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可减轻疼痛、提高舒适度,获得产妇认可,值得推崇。

【关键词】疼痛护理;静脉自控镇泵;剖宫产;疼痛程度;满意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二胎政策开放,剖宫产率逐年增加,其属妇产科常见分娩方式,对保证母婴安全有积极作用。手术有创伤性强、应激性强等特征,存有一定风险,易引起意外事故、加重产妇疼痛刺激,对产妇正常分娩造成影响、影响产后康复,故以减缓疼痛刺激、提高舒适度为目标,早期给予对症护理很重要。黄蕾[1]证实,常规护理虽有一定作用,但忽视个体差异、护理单一,应用受限,鉴于此,本文分析疼痛护理+静脉自控镇痛泵用于剖宫产中的价值,汇总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回顾研究,选择某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8例剖宫产术后产妇,联合组(34例):年龄23-34岁,均值(28.14±2.39)岁;孕周37-41周,均值(38.54±0.59)周;BIM值19-26kg/m2,均值(23.54±0.35)kg/m2;参照组(34例):年龄23-34岁,均值(28.14±2.39)岁;孕周37-41周,均值(38.54±0.59)周;BIM值19-26kg/m2,均值(23.54±0.35)kg/m2P>0.05、可比较。产妇知情、经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提供疾病评价、口头阐述及基础指导。

联合组(疼痛护理+静脉自控镇痛泵):①疼痛护理:产后评估产妇的疼痛程度,主诉轻度疼痛者,根据个体差异、阐述手术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等,列举既往康复良好的病例,重建信心、提高依从性,辅助音乐、深呼吸等形式,协助保持身心放松,主诉剧痛者,遵医嘱提供镇痛药缓解,辅助耳穴贴压、腹部按摩等,从轻到重按摩,科学按压相关穴位,并揉捻产妇肩颈部,控制按摩节律平稳,且协助产妇下床活动时,适当将病床抬高,避免牵拉手术切口引起疼痛,饮食方面术后当日禁食,逐渐过渡于流食、半流食及普食,少吃辛辣刺激、易胀气食物,避免腹胀加重切口疼痛;②静脉自控镇痛泵:选择一次性静脉自控镇痛泵,待产妇消失麻醉干后,给予负荷量3m,按照匀速速度摄入直到减轻疼痛感,若产妇主诉剧烈疼痛、对静脉自控镇痛泵按钮自行按压,维持36h,在镇痛泵留置期间,对三通加药接头观察,明确是否牢固衔接,是否规整的贴膜穿刺处、镇痛泵用药剂量是否准确等,将静脉通道固定好、避免脱落,若分离镇痛泵衔接处,及时清洁消毒,将管内多余空气抽出后连接,避免感染。

1.3观察指标

临床指标:评估两组疼痛程度(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法[2](VAS)”,总分0-10分,0分为无,1-3分为轻度,4-6分为中度,7-9分为重度,分值愈低愈好)、舒适度(参考“Ramsay镇静评分标准”,总分6分,分值愈低愈好)。

满意度:制定调查问卷,满分100分,满意≥85分,一般60-84分,差<60分,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excel表整理,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s),t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n(%)],x2检验。检验水准P=0.05。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干预前比较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干预后较参照组,联合组VAS、Ramsay评分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临床指标比较(±s,分)

组别

VAS评分

Ramsay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联合组(n=34)

6.12±1.54

1.16±0.25*#

4.11±1.19

1.54±0.29*#

参照组(n=34)

6.19±1.62

2.52±0.34*

4.25±1.26

2.15±0.34*

t

0.183

18.791

0.471

7.959

p

0.856

P<0.05

0.639

P<0.05

注: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2.2 满意度

  相比参照组,联合组满意率更高,P<0.05,见表2。

表2 满意度比较[(n),%]

组别

满意

一般

满意率

联合组(n=34)

20(58.82)

13(38.24)

1(2.94)

33(97.06%)

参照组(n=34)

18(52.94)

10(29.41)

6(17.65)

28(82.35%)

x2

--

--

--

3.981

p

--

--

--

0.046

3 讨论

有文献报道,疼痛护理+静脉自控镇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中可行,分析:①前者给予产妇前方位护理指导,缓解疼痛刺激、稳定情绪,给予鼓励、关怀及安慰等,缓解不良情绪、维持身心放松,提高身体舒适度,并刺激耳部穴位、起到调节神经作用,减轻外界刺激源引起的精神紧张症状,发挥活血通经、安神及镇痛作用;②后者为常见的辅助镇痛仪器之一,有效抑制P物质及神经肽Y等疼痛因子,减缓疼痛刺激,减轻疼痛引起的各种应激反应,通过机械泵限流对药物输注量控制,按照设定时间对镇痛药物进行均匀用量,维持血药浓度于无痛水平,具镇痛效果良好、预先性及操作便捷等优势,减轻疼痛刺激、发挥强效镇痛作用,故联合干预发挥各自优势、达到预期康复效果。

本研究示:①联合组VAS、Ramsay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分析:因手术刺激性、应激性强,加重患者疼痛刺激、影响身心健康,故联合干预发挥各自优势,减缓疼痛程度、改善预后;②联合组满意率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本文与李平[3]文献相似,故联合干预在彼此间建立和谐关系、避免纠纷。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后产妇行疼痛护理+静脉自控镇痛泵可减轻手术刺激、提高舒适度并拉近护患距离、优势良好。

参考文献:

[1]黄蕾,王文敏.中医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PCIA镇痛效果及康复促进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9,37(8):214-217.

[2]朱雪芹.耳穴埋豆、穴位贴敷及镇痛泵在二胎产妇产后子宫收缩痛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3):63-65.

[3]李平,李西.后路腰方肌阻滞复合自控静脉镇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1,18(2):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