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28
/ 2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

毛海骁

四川传媒学院     611745

摘要: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是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以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为主题,从教师管理、教学评估、教学支持、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完善的措施和建议。通过实践案例的分析论证,发现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教师管理;教学评估;教学支持;教学资源共享

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人才的培养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了众所瞩目的重大问题。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与优化,则成为了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当前高校教育的需要,需要进行创新。因此本文以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为主题,以实践为基础,探讨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应该如何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一.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不足。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普遍存在教师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评估机制不完善、教学支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教师评估主要以学生的意见和教务处的考核为主,缺乏专业的评估手段和科学的评估标准;教学支持体系薄弱,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2.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可以使高校教育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其次,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的透明度,促进公正合理的教育评估体系的建立。最重要的是,新的管理模式可以激发教师创新教学思路,提高教师的教学兴趣和积极性。

二.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优化和创新。

1.教师管理的创新。教师是高校教学质量关键的资源和基础。教师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教师的发展,还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术水平。因此,应该通过制定完善的教师考核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教师的聘任、培训和奖励机制也需要进行优化。高校教师管理的创新策略是一个新时期下高校管理的重要领域,它不仅体现出了管理者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更是对高校教师队伍管理的一种必要改革。本文提出以下策略,以进一步优化高校教师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和师生满意度。a、加强教师培训和评估。高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法等方面的培训,以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应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估机制,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估,以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b、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高校应建立多元化的教师激励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进一步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应完善教师的薪酬体系和职称晋升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对学校的归属感。c、推行人性化管理。高校应建立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授课方式、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同时,应提供适宜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让教师获得更好的支撑和舒适的工作体验,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

d、倡导合作共赢。高校应倡导师生、学院之间的合作共赢,共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建立跨院系、跨学科的教学研究组,开展教学创新试验,推进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平台等,培养更具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高校教师管理的创新策略是一个系统性、复杂性的课题,需要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维度去寻找创新策略方案,从而提高教师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2.教学评估的创新。教学评估是高校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可以反映出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是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针对传统的教学评估体系存在的缺点,包括评估指标单一、评估结果不准确等问题,本文提出以学生问卷调查为核心的评估体系,通过教学质量监控和信息反馈,推动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教学质量出色的师资队伍。随着高等教育竞争的加剧,高校教学评估已经成为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传统的教学评估方法仅仅停留在学生问卷、听课检查等表面化的评估,已经难以满足教学改进的需要。因此,高校教学评估的创新变得十分必要。a、引入新的评估方式:除了传统的问卷、听课等方式,可以引入录像、网络学习日志、课程设计等方式对教学进行综合评估。以录像为例,可以从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课堂管理等多个维度对教师进行评估;网络学习日志可以让教师了解到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和把握教学进度,帮助其调整教学方向。b、加强数据分析:在评估后需要对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握教学质量和趋势,为教学改进提供科学、有针对性的依据。c、建立反馈机制:教学评估不仅要对教师进行评估,也要让教师和学生能够相互反馈,进一步促进教学互动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建立教学联合委员制度,设立专门的反馈窗口等方式,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开放透明。创新高校教学评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需要从方法、数据和反馈等多个方面入手,为高校教学改进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支撑。

3.教学支持的创新。提供良好的教学支持是高校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以为教师提供有力的支持,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服务。为了提高教学支持水平,可以建立良好的教师与学生沟通机制,配备足够的教师和学生资源,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教学资源共享的创新。教学资源共享是高校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在新形势下,高校需要加强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协作,优化教学资源的利用。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跨学科合作和拓展教学资源的外部来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在教学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建立学科知识王国系统,完善与之相关的学术课程、培训、交流等,加强学科知识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高校教学资源共享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为高校间协作和互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然而,如何进行有效的共享,成为了近年来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本文提出以下策略,以实现高校教学资源共享的有效性和创新性。首先,实行精准定位。不同高校在人才培养、教学形式、技术设施等方面存在差异化,因此需要进行精准的定位,明确资源共享的范围和内容。例如,只共享某些学科的课件或教学视频,或者只共享某些研究领域的数据和文献资源。其次,强化协同挖掘。高校间的合作不应该仅仅是资源的单向分享,而应该是相互协同的过程。共享的资源应该开放到更广泛的师生群体中,鼓励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课程内容和学科研究问题。再次,注重审美体验。教学资源的共享不仅仅是内容的传输,还应该注重美学体验。例如,高质量的课程视频和课件,可以激发师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需要在共享资源的时候,注重设计美学和交互体验。最后,加强平台建设。高校教学资源共享需要一个有力的平台来支撑和推动。该平台应该具有可扩展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并且应该专业性和权威性。高校教学资源共享是一项有益的创新,需要扎实无止境的合作,以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和学术成果。

结束语:

高校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对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满足社会需求。教学管理方面要注重教师的管理、设立科学的教育评估机制和完善的教学支持和资源共享体系。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以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方晓琴. 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创新研究[J]. 特区经济,2018,32(04):105-107.

[2] 陈秋鸣.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J]. 阳泉学院学报, 2017,26(02):56-59.

[3] 王鹏. 高校教学管理合理化与创新[J]. 高教视野, 2017(21):187-188.

[4] 徐春林.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与创新[J]. 教学与管理,2018(06):6-8.

[5] 孙涌. 高校教师教学素质提升与管理创新研究[J]. 首都高校世界文化研究, 2017(01):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