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实施护士能级管理后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0
/ 2

急诊科实施护士能级管理后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

闵玲琴

金华市人民医院

摘要: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一些新型管理方法的出现为护理质量管理的落实提供了有效帮助,对护理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护理人员的科学管理和合理配置与手术室护理质量密切相关,而护士能级管理注重护理人员的成长规律,强调护理工作的自主性,发挥护理人员的潜能,对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护士能级管理,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能级管理;护理质量

近年来,随着医疗实践和研究的深入,护士分级管理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护士分级管理可以改变以往护士长一管到底的传统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同时可以发挥和培养护理骨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水平。本研究为了探讨急诊科实施护士分级管理后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对我院急诊科护士在实施护士分级管理前后的急诊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手术室参加工作的3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18名、护士12名,中专学历5名、大专学历15名、本科学历18名。

1.2方法

手术室于2019年1月之前依据我院常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于2019年1月之后严格施行护士能级管理,即通过对护士能级管理的评定、职责、分级等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能级划分,并根据能级划分结果进行不同的分工,具体内容如下:

(1)护理人员分级。依据手术室现有护理人员各自参加工作时间、工作能力、学历、职称等对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进行系统评估,依次分为1、2、3级护士。1级主要为助理护士或初级护士,从事护理工作年限不足5年;2级由护师组成,参与手术室护理工作年限不低于6年、不高于15年;3级主要由主管护师组成,参加工作年限超过15年,有丰富的手术室护理工作经验。

(2)工作能级分级。手术室护理工作能级分为1、2、3级。1级指能初步配合手术医师工作,对基础的手术器械处理得当,并能配合2级护理人员对病区进行巡视,属于手术器械护理人员。2级指可以完成手术室巡回工作,可配合完成腔镜、肾移植等大型手术,并协助3级护理人员完成特定器械及仪器的处理工作。3级指能配合复杂高难度手术,并兼管带教、业务学习、护理培训等任务。在手术室护理中,根据每个护理人员的能级分配手术室护理工作任务,每个护理人员具体负责一项护理工作,护理工作年限短的护理人员主要负责难度较低的基础护理工作,具有3年以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可负责精密仪器管理、药品管理、器械管理等护理工作。

(3)手术室器械管理。成立手术室器械管理小组,小组组长由3级护士担任,主要负责管理无菌物品、手术敷料、手术器械等以及对特殊手术的外借、使用等,每隔3个月进行1次轮换管理;副组长由2级护士担任,主要负责手术室器械的打包、保养以及灭菌器的记录工作等,每2个月进行1次轮换管理;第2副组长由1级护士担任,主要负责耗材消毒、打包等监管工作,每个月轮岗1次。

(4)手术室的整体管理。整体管理由1、2、3级护士共同负责,3级护士对1、2级护士进行业务指导,2级护士负责手术室的巡回管理,并负责1级护士的业务指导,1级护士负责洗手护士的管理监督,每项管理工作均要求每3个月进行1次岗位轮换。若管理过程中出现错误,应根据错误造成的严重程度进行惩罚,惩罚方式可选择扣奖金、扣绩效等形式,同时对于管理工作突出的护理人员也可作为年底评先进的标准之一。

1.3观察指标

采用自拟问卷方式对护士能级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师满意度进行评分,满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士能级管理实施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士能级管理实施前和实施后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分别为(78.71±1.42)、(97.32±1.49)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0.47±1.58)、(96.79±2.18分,护士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2.03±1.28)、(96.31±1.83)分,医师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1.32±1.25)、(95.21±1.59)分。护士能级管理实施后的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师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讨论

3.1护士长和护理组长责、权、利的重组

通过护士能级管理,实现了护士长和护理组长责、权、利的重组。进一步强化岗位职责和质量责任制。实行组长时间段负责制,护士长充分将责,权受权给各护理组长,并实行技术、风险﹑责任﹑报酬成正比的绩效分配机制,拉开各级护理人员之间的分配差距,充分调动各能级护士的工作热情与主动性。

3.2建立了新型的急诊护理组织管理模式

实行护士长领导下的护理组长时间段负责制后,使急诊护理管理宽度缩小,24h都有组长负责对组内护士的工作安排和根据工作量调度,特别是当夜间发生成批伤病员时,组长承担了护士长的部分组织.协调﹑指挥职能,合理安排救护力量,负责物品准备,保证了护理组织管理严密性和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急救工作忙而不乱,所有病人都能得到快速救治,真正体现了急诊管理24h不间断的现代急诊管理模式。

3.3护理组长承担的管理责任加大

由于责、权、利的配套和风险责任的下移,护理质量的责任人由护士长扩展到护理组长,使护理组长承担的管理责任加大。由于组长和组员实施双向选择,有利于组长有效地调动组内每个护士参与质量管理,实行自我控制,自我改进。这样,既发挥了护理组长的能力和工作热情,又激发了护士奋发进取的精神,主动服务的意识增强了,特别是实施弹性工作制后,护理组长根据在班时间病人轻重、多少,全面调配护士人力,充分满足急诊病人不确定因素的护理人力保障,一旦遇突发急诊病人增多,本组护理人员经合理调配仍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护理组长第一时间呼叫应急班参与急诊救治工作,落实了成批伤员救护的组织管理预案,使急诊护士的窗口服务形象得到了长足的改变,病人对急诊护理工作投诉率为“0”,从而保证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3.4充分体现了护理能级管理绩效分配机制

实行护理组长时间段负责制后,突出护理骨干的地位,使分配向骨干倾斜,实行绩效与工作质量、责任心、风险、工作难度及工作强度等多项指标挂勾,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调动了广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成形了良性的优胜劣汰的护士岗位长效竟争机制。

4.总结

手术室的工作量较大,且风险性较高,手术室管理质量与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质量密切相关。随着医院管理理念与内容的不断提高,如何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成为医院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护士能级管理主要是根据护士的能力大小合理安排患者的护理工作,可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潜能,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及科学性。有研究表明,护士能级管理注重护理人员的成长规律,强调护理工作的自主性,发挥护理人员的潜能,对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果显示,护士能级管理实施后的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师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明,护士能级管理可使护理人员更好地完成自身护理工作,也更能适应患者及临床医师的要求。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护士能级管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并能有效提高患者、护士、医师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温春良,路海云,李肖肖,李燕如.基于能级进阶的不同层级护士培训需求现状调查[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06):99-102.

[2]周芳,周勤.能级管理与绩效考核在骨伤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1):170-172.

[3]赖静.以“四精三重”为核心的护士岗位能级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3):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