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古代文学研究概述

/ 6

蒙古国古代文学研究概述

毛乐尔  ,乌日其木格

(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

(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1]

引言

蒙古文学作为一个丰富多样的文学传统,承载着蒙古人民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蒙古文学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与周边各族文学密切联系,形成了独特而精彩的文学景观。然而,对蒙古文学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挑战,尤其是在20世纪以前的蒙古文学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通过蒙古国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对蒙古文学的发展历史、独特性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学的关系有所了解。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将从20世纪以前的蒙古文学研究开始,分为三个阶段,展示该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和学者们的贡献。

首先、回顾20世纪之前的蒙古文学研究,包括藏蒙词典《智慧之鉴》的创作、印度著名文学理论家檀丁的著名文学理论《诗镜》对蒙古文学的影响、蒙古宗教传播史著作《蒙古佛教史》、松巴堪布·益西班觉和鲁布桑阿旺盖德布的著作,以及尹湛纳希在美学原则与蒙古文学研究方面的贡献。

其次、20世纪前半叶的蒙古文学研究。这一时期,蒙古文学的收集、出版和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我们将探讨这一时期文学研究的独立发展、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以及在革命初期对蒙古文学的努力。

再次,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蒙古文学研究。这一时期,一批重要的学者如Sh·嘎当巴、Ts ·策仁苏达那木、阿拉腾格日勒和D·查干等涌现出来,对蒙古文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工作不仅推动了蒙古族古代文学研究的发展,还拓宽了研究视野,探索了蒙古文学与其他文学传统的联系。

最后,总结前面讲的总体内容,并对蒙古文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挑战进行展望。我们相信,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蒙古文学的独特之处,促进文学传统的交流和跨文化理解。在整个论文中,我们将采用批判性的方法论,探索蒙古文学的独特性,并将其置于更广泛的文学研究框架中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希望为蒙古文学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为跨文化研究和多元文化的丰富性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经验。随着我们深入探索蒙古文学的世界,我们将更加意识到其丰富多样的魅力,以及与其他文学传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让我们一同踏上这个令人兴奋的研究之旅,探索蒙古文学的宝藏,并将其珍贵的遗产传承给后代。

一、 20世纪之前的蒙古文学研究

在蒙古的文学传统中,文字的力量与表达的艺术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蒙古文学作为一个独特而丰富的领域,涵盖了广泛的文体和主题,记录了蒙古人民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然而,对于蒙古文学的系统研究并非一蹴而就,它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我们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回溯蒙古文学研究的历史,并探索这一领域的演变和成长。我们将回顾18世纪的藏蒙词典《智慧之鉴》的出版,它不仅介绍了翻译原则和方法,还总结了印度、西藏文学与蒙古文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这部词典为后来的蒙古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随后,我们将聚焦于19世纪蒙古文学研究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作品。其中,檀丁的著作《诗镜》在蒙古文学研究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解决了诗歌的雄辩工具问题,并为古印度、古西藏和蒙古民族的诗歌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我们还将探讨著名的蒙古族学者松巴堪布·益西班觉的著作,他的作品涉及书籍起源、青海湖传说等重要主题,对蒙古历史和文学领域提供了重要的见解。

最后,我们将认识鲁布桑阿旺盖德布这位19世纪蒙古族作家和思想家,他的文学研究以及童话故事和历史作品为蒙古文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尹湛纳希的美学原则也吸引了广泛的关注,他与同时代的各个作家的比较研究为蒙古诗歌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一) 藏蒙词典《智慧之鉴》

《智慧之鉴》是一部藏蒙词典,于1742-1743年在北京出版。在20世纪之前,蒙古文学研究涉及了一些重要的著作。该词典在前言中介绍了翻译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并探讨了如何看待专有名词。它总结了印度、西藏等地民族文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蒙古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该词典还包含了文学家却吉敖斯尔(Choiji-Odser)和贡嘎敖斯尔(Gungaa-Odser)的重要信息,并收录了一些用蒙古文编写和翻译的文献。它还发展了独特的《丹珠尔》蒙古翻译方法,将《甘珠尔》和《丹珠尔》等佛教经文作品翻译成蒙古文。这些研究成果为蒙古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印度著名文学理论家檀丁的《诗镜》

对蒙古文学研究产生影响的作品是印度著名文学理论家檀丁的《诗镜》。这本著作由18世纪喀尔喀翻译家格里格扎拉桑(Gelegjaltsan)翻译成蒙古文。《诗镜》主要探讨诗论和写诗方法,蒙古文学研究者长期以来一直研究这一理论。蒙古文学家将檀丁的文本与印地语和藏语的解释进行并列研究,从而深入探讨了诗歌雄辩工具的各个方面。这部著作提出了诗歌构成的统一概念,对印度、西藏、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诗歌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蒙古宗教传播史著作《蒙古佛教史》

《蒙古佛教史》( 《霍尔却穹》、Khorchoinjun)是一部蒙古宗教传播史著作,包含了许多罕见且重要的蒙古文翻译信息。这部著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于了解蒙古文学与宗教传播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通过研究这些蒙古文翻译信息,学者们可以深入探讨蒙古文学在宗教传播中的角色和影响,从而丰富对蒙古文学的理解。

《蒙古佛教史》是蒙古族学者固始噶居巴.洛桑泽培用蒙藏两种文字撰写的一部蒙古佛教史。自藏文本以《霍尔却穹》为名刊行后,先后有德文译本、日文译本问世,国内则有陈庆英、乌力吉的汉译本。《蒙古佛教史》是记述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的早期著作,其史学价值:一是开启了蒙古族学者以藏文撰写蒙古族史的先河;二是承袭了藏族史学传统,以藏传佛教史为主线记录蒙古族历史,续补部分增入的则是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业绩及蒙古高僧大德的弘法活动,由此可见蒙藏文化交流的基础在于共同信仰。

(四)松巴堪布·益西班觉的著作

松巴堪布·益西班觉,是一位青海地区的著名蒙古作家和学者,他的著作对蒙古文学研究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的作品涉及广泛的主题,包括文学起源、传说故事和历史记录等。

其中,他的著作《松巴佛教史》又称《印藏汉蒙佛教史·如意宝树》,简称《如意宝树史》,成书于1748年。这本著作探讨了印度、中国和蒙古文学的渊源和相互关系,揭示了这些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影响。通过引用许多事实和证据,松巴堪布·益西班觉的著作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丰富了蒙古文学研究的内容。

另外,松巴堪布·益西班觉,还写了《青海湖传说》(1786),这本著作收录了一些关于青海湖地区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传承了蒙古文学的口头传统,展现了当地人民的信仰和文化。

除了这些作品,松巴堪布·益西班觉,还编写了《格萨尔汗记录》和《松巴堪布·益西班觉编年史》,这些著作记录了蒙古历史和文学领域内的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尤其是在《格萨尔汗记录》中,松巴堪布·益西班觉对格萨尔的认识提供了独特的见解,认为格萨尔汗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这在蒙古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松巴堪布·益西班觉的著作丰富了蒙古文学研究的内容,为后续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和思想启示。他的作品对于理解蒙古文学的起源、发展和文化背景具有重要价值,并为蒙古文学研究的历史概述提供了重要参考。

(五) 鲁布桑·阿旺盖德布的著作

鲁布桑·阿旺盖德布(1779-1838),又称为喀尔喀的盖德布堪布,是19世纪蒙古文学研究中的重要人物。他用藏语撰写了许多批评性著作,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进步理想,并且其中许多作品被翻译成蒙古文。他的著作已经出版成五卷,对于蒙古文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阿旺盖德布的著作《尸语故事》包含了一些童话故事,其中《老妇人和老头吓虎的故事》和《老妇人和老妇人的故事:驱赶敌人至峡谷中》被广泛引用。这些故事通过描述老妇人和老头的冒险经历,探讨了人与自然、善与恶的关系,以及生活中的重要价值观。阿旺盖德布通过对这些故事的解释和文学批评,展示了它们的深层含义,这在蒙古文学研究中仍然是一个有趣的事实。

另外,阿旺盖德布还撰写了《阿南德樵夫的故事》,其中“我想通过写历史而出名,而说书人和听众不想谈论理论”一段引人注目。这个故事探讨了历史、说书人和理论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通过这样的故事,阿旺盖德布将小说人物与蒙古社会中的重要问题联系起来,展示了作品内容的深刻含义。

此外,阿旺盖德布还撰写了《藏戏和查姆的历史》,这本著作在文学和艺术领域具有历史重要性。它包含了音乐和舞蹈的理论和原理,为蒙古文学和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鲁布桑阿旺盖德布的著作通过揭示社会问题、传统价值观和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丰富了蒙古文学研究的领域。他的作品在对历史和现实进行批判性思考的同时,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深入探讨的素材和思想启示。研究人员对阿旺盖德布的著作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这进一步丰富了蒙古文学研究的文化遗产。

(六) 尹湛纳希的美学原则与蒙古文学研究

尹湛纳希是19世纪蒙古族作家和思想家,他创作了伟大小说《青史演义》,其美学原则在蒙古文学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小说的引言中,尹湛纳希表达了对艺术和文学的理解,强调了其进步和民主的性质。他以蒙古族诗歌为基础,与藏族、汉族和满族诗歌进行比较,突出了它们的特点和共同之处。尹湛纳希和作家贡纳楚格的观察和结论丰富了蒙古诗歌的研究史。

在20世纪初,喀喇沁的特睦格图(Temegetu)在收集和出版蒙古文学古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成立了蒙古语言文学出版局,并翻译、解释了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包括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以及《西汉演义》和《汉书》等。同时,尹湛纳希也出版了三部长篇小说:《青史演义》、《一层楼》和《泣红亭》。这些出版工作为蒙古文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尹湛纳希的美学原则和特睦格图的出版工作为蒙古文学研究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不仅丰富了蒙古文学的文化遗产,还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他们的努力推动了蒙古文学的发展,并促进了对蒙古族诗歌和其他文学形式的深入探索。蒙古文学研究借助于他们的工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领域和深入的理解。

这些著作为20世纪之前的蒙古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基础,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些著作的影响下,蒙古文学研究者逐渐形成了对蒙古文学传统的深入理解,并开始探索与印度、西藏等文学的联系,丰富了蒙古文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二、 20世纪前半叶的蒙古文学研究

在1921年人民革命之前,蒙古并没有对文学进行系统的研究。然而,人民革命的结果是使蒙古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包括文学,达到了新的质量水平,并为将文学研究发展成为一门系统科学提供了广阔的机会。在开始这项工作时,首要任务是收集文学古籍。典籍研究所作为当时蒙古的学术中心,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该研究所的首任院长O.扎木颜在收集蒙古文学古籍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策旺扎木查诺(1880-1938)在收集、出版和研究蒙古文学古迹方面也做出了重要工作。他与俄罗斯学者鲁德涅夫一起编撰了《蒙古民间传说范例》文集的第一卷(扎木查诺-Rudnev, 1908年),其中包括从蒙古收集的一些有趣作品,如史诗《玻璃英雄》、童话故事、谜语和谚语。列宁格勒也收藏了许多蒙古族和布里亚特族讲故事的记录。在该文集的第二卷(扎木查诺, 1930年)中收录了格萨尔史诗、卡什-奥其尔男孩的故事、智者阿拉姆吉等几个故事。扎木查诺在他关于1909-1910年内蒙古旅行的学术报告(扎木查诺, 1913年,1961年)中提到了许多与蒙古文学史相关的有趣事实。

这些努力为蒙古文学研究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蒙古开始重视收集、整理和研究自己的文学遗产,并逐渐形成了关于蒙古文学史的学术著作和报告。这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参考,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蒙古文学的发展和特点。蒙古文学研究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其研究对象、方法论和理论体系方面不断发展。这对于保护和传承蒙古文学的丰富遗产,以及推动文学研究的深入和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革命初期收集与出版蒙古文学的努力

在革命初期,为了保护和传承蒙古的文化遗产,人们进行了积极的收集和出版工作。这一节将重点探讨在这个时期,蒙古文学收集与出版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对进一步研究蒙古文学的意义。

首先,不可忽视的是罗卜藏丹津的著作《蒙古黄金史》的发现。这部著作在乌兰巴托印制了两本书,并于1937年出版。《蒙古黄金史》的发现被视为历史上的一大功绩,对于深入了解蒙古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Jamyan女士在国家图书馆找到了蒙古的甘珠尔和丹珠尔等珍贵文化遗产,这为蒙古文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同时,典籍研究所开始积极收集蒙古文文献并进行出版,并向公众开放。其中,著名学者Ts. 扎木查诺(Jamtsarano)在这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出版了俄文汇编《蒙古故事》(1923年),并翻译出版了多部重要作品,如《尸语故事》、《阿尔扎波尔扎汗的故事》、《喀尔喀车臣汗传奇》等。在他的直接监督下,这些作品也以蒙古语出版,并供公众阅读。例如,1928年,他们出版了《孤儿传》、《成吉思汗两匹骏马故事》和《健日王故事》等作品。同时,1923年,成吉思汗的奏疏集在大库伦出版。

这些努力导致了数千件文学文献的收集,这是我们创造蒙古文学史所必需的宝贵资源。这些文献目前储存于蒙古国科学院国家科学院图书馆中。这些收集和出版的努力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为探索蒙古文学的历史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二) 文学研究的独立发展

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蒙古文学研究开始独立发展,国家专业研究人员逐渐涌现。其中一位重要的研究者是B. 苏纳姆(1909-1979),他长期从事文学研究。1934年,他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其中第五期题为《关于提高蒙古语言文字的政策文章》,通过一些文本的例子,讨论了蒙古文学语言的特点。他的主要著作是1946年发表的论文《蒙古文学的历史状况》。该论文分为三章,将蒙古族文学的历史发展时期划分为1200-1691年、1691-1921年和1921-1940年,介绍了各个时期的文学概况和特点。尽管这篇论文缺乏详细的研究,但它是对蒙古文学整体概况的重要总结,其中包含了许多之前未被人知晓的重要信息,如鄂尔多斯的伊什丹赞万吉尔和希什格巴特之间竞争诗歌的新发现,以及对1871年创作的小说《青史演义》的尹湛纳希进行了简要描述。

然而,这篇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在撰写文学时没有考虑到阶级冲突及其对文学的影响,忽视了文学的阶级品质。约在1950年左右,这一错误受到了蒙古媒体的广泛批评。但是,一些批评者夸大了这个问题。例如,仁钦桑布批评B. 苏纳姆声称《蒙古秘史》是重要历史事实,并称他为“谄媚封建主义”。然而,《蒙古秘史》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历史事实,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在20世纪60年代,B. 苏纳姆撰写了一篇关于阿鲁科尔沁和巴尔虎地区Sharnuud氏族萨满召唤的文章,这在萨满教文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蒙古文学研究的多样化

除了学者B. 苏纳姆之外,还有其他学者也对蒙古文学进行了研究。其中一位重要的学者是B. 仁钦 (1905-1977),他主要从事蒙古、民俗学和民族志研究,同时也涉足文学研究,尤其是手稿研究。在1934年,他对罗卜藏丹津《蒙古黄金史》中的诗歌作品进行研究。在1960年代,他为格萨尔史诗的蒙古文和藏文版本撰写了介绍。此外,还有其他学者如律师桑德格针对健日王的故事和本子故事的类型、翻译传统也发表了研究文章,并进行了蒙古诗歌方面的专题研究。

B. 仁钦在蒙古文学研究领域的贡献也包括翻译工作。1959年,他出版了中国经典著作之一的译本《古今奇观》,这对于蒙古读者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接触中华文化的机会。此外,他在1970年出版了黑体字的《故事海》,并在1960-1967年期间出版了关于蒙古研究、蒙古口头文学(包括萨满诗歌)的五卷本系列。

Ts.达木丁苏伦于1946年将《蒙古秘史》翻译成现代蒙古文并编写了序言进行出版。此外,他还对格萨尔史诗进行了研究,并在1950年获得副科学家学位。他对蒙古文和藏文版本进行了比较,阐明了其历史根源和发展。在1955年,他发表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论文,如:《蒙古古代文学的民主方向》、《从蒙古族文学研究历史谈起》、《保护文化遗产》、《蒙古族文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蒙古古代文学简述》等。

在1956年,中央做出了关于《保护文化遗产》的决议,为进一步开展蒙古文学研究和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从1955年起,Ts.达木丁苏伦在蒙古国立大学开始教授古代文学,并开始系统研究蒙古文学史。随后,他领导了蒙古文学研究达30多年,并将其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57年,他创作了第一版《蒙古文学史概要》,这本书在学术和教育价值上至今仍然受到高度重视。他于1959年整理并出版了《蒙古古代文学精选百篇· 蒙古族文学源流》,其中包括之前已经出版的和新发现的文学作品,向国内外学者和公众介绍了蒙古文学的珍贵文献。

在1963年,中央对国家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的工作作出了决议,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引入古代文字文学的研究,并从党性原则的角度认真审视每一篇文字的阶级品质。研究人员创作了许多贯彻这一决议理想的著作,例如《萨迦·班第达的<萨迦格言》及其注释》、《古代印度著名学者龙树的<育民甘露>及其注释<如意宝修饰>》、《杜鹃传》、《檀丁的<诗镜>概述及其注疏》、《西藏、蒙古的尸语故事》、《关于健日王传的三本书》、《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月兔本生》、《天鹅处女故事》、《<罗摩衍那>在蒙古的传播》、《西藏古典文学及其蒙古译本》、《<五卷书>的西藏、蒙古故事汇编》等研究著作和论文写于20世纪70年代,涵盖了蒙古文学以及印藏文学,并探讨了蒙藏两个民族文学的关系等问题。

这些原始文本的研究和专题论文成为编写16世纪至20世纪蒙古文学史的基础。在Ts.达木丁苏伦的直接学术监督下,蒙古文学的第二卷和第三卷分别于1968年和1976年编写完成。这两卷书总结了古代蒙古文学的资料,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将成为今后蒙古文学研究和史学研究的重要指导。

三、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蒙古文学研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蒙古族古代文学的研究,以蒙古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工作为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首先,研究者致力于研究蒙古族古代文学的原始文献,将这些文献记录下来,并创建了相应的参考书目。他们深入研究古代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传说等,对这些作品进行整理、翻译和注释,以保留和传承蒙古族文学的珍贵遗产。

其次,研究者通过研究蒙古族文学的具体类型以及不同时期文学的最佳代表作品,撰写了单一主题的作品和集体作品。他们对蒙古族文学中的各个流派、体裁和题材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中的艺术特点、意义和历史背景。这些研究成果为理解和欣赏蒙古族古代文学作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最后,研究者关注蒙古族文学的总体发展历程。他们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蒙古族文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探究其中的影响因素和文化背景。通过研究文学作品的演变和时代变迁,他们揭示了蒙古族文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在这一时期,研究者如Sh·嘎当巴、Ts·策仁苏达那木、Ch. 阿拉坦格日勒和D·查干等专注于蒙古族古代文学的研究。他们通过深入挖掘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历史和艺术元素,丰富了对蒙古族文学的理解。他们的研究成果为蒙古族古代文学的保护、研究和传承提供了宝贵的贡献。

(一)学者Sh.嘎当巴的蒙古文学研究

在蒙古族古代文学研究领域,SH.嘎当巴以其对《蒙古秘史》的深入研究而广为人知。他的学术成果不仅对《蒙古秘史》的解读和理解有着重要影响,也对蒙古族古代文学整体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Sh.嘎当巴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他对《蒙古秘史》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他于1961年撰写了题为《蒙古秘史是一座文学丰碑》的专著,这本书详细评述了《蒙古秘史》的文学价值和意义。尽管在当时苏联并未正式发表,但其摘要在其他学术渠道上已得到发表(Sh.嘎当巴,1970)。Sh.嘎当巴在专著中解释了《蒙古秘史》中的词汇和短语,展示了对这部作品的深入理解。后来,他的研究成果被整理并以专书的形式出版(Sh.嘎当巴,1976)。

除了对《蒙古秘史》的研究外,SH.嘎当巴还撰写了有关十三至十四世纪史诗的有趣评论,例如《孤儿传》和《镇压三百泰赤乌人的传奇》(Sh.嘎当巴,1970,1970b)。通过对这些史诗的历史背景和文学价值的深入分析,他为蒙古族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有益的观点。

此外,Sh.嘎当巴还在演讲中涉及了《蒙古秘史》与蒙古族口头文学的关系,并探讨了相关问题(Sh.嘎当巴,1971)。他对口头文学的研究为理解蒙古族古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因此,通过他对《蒙古秘史》的研究和解读,以及对十三至十四世纪史诗的评论,为我们深入理解蒙古族古代文学的重要性和独特性提供了宝贵的贡献。

(二)Ts·策仁苏达那木和Ch·阿拉坦格日勒的蒙古文学研究

Ts·策仁苏达那木和Ch·阿拉坦格日勒是两位在蒙古族古代文学研究中具有显著贡献的学者,他们的研究工作为我们深入了解蒙古族古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提供了重要的洞察力。

Ts·策仁苏达那木在1969年撰写了关于却吉敖斯尔的研究著作,该著作探讨了却吉敖斯尔作为一位伟大古代蒙古诗人的文学贡献。他的研究通过对却吉敖斯尔作品的分析,揭示了他在蒙古诗歌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此外,TS·策仁苏达那木还撰写了关于蒙古诗歌的理论和历史的著作,系统地总结了蒙古族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TS.策仁苏达那木,1977)。

另一位学者Ch·阿拉坦格日勒也在蒙古族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将蒙古族抒情诗人的作品翻译成藏文,并发表了多篇分析评论。通过这些翻译作品和评论,Ch·阿拉坦格日勒使得蒙古族古代文学作品得以在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下被传播和理解。他的研究工作为我们理解蒙古族文学作品的主题、风格和艺术价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Ch·阿拉坦格日勒,1967,1968)。

TS·策仁苏达那木和Ch·阿拉坦格日勒的研究不仅拓展了蒙古族古代文学的研究领域,也为后续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基础。他们的贡献使我们更好地了解了蒙古族文学的历史演变和独特之处,丰富了我们对蒙古族文学的认知,并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三) D·查干的蒙古文学的研究

D·查干是一位资深的古代蒙古文学学者,除了在大学教授该领域多年之外,她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包括19世纪蒙古诗人D·拉布杰的作品。

D·查干对D·拉布杰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她的学位。她对D·拉布杰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和分析,从中揭示了该诗人在蒙古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1962年,D·查干出版了《拉布杰的著作汇编》,这本书收集了D·拉布杰的作品,成为了该领域的重要著作。这部汇编为读者提供了对D·拉布杰作品的全面了解,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这本书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促进了对D·拉布杰及其作品的深入研究。

此外,D·查干的研究成果也在《蒙古文学概要》的第二卷和第三卷中得到了体现。她对历史报告中的文学项目进行了评论,分析了其中的文学价值和意义。此外,她还对Danzanvanjil的教学诗进行了评论,深入探讨了其艺术特点和文学价值。

通过D·查干的研究工作,我们对古代蒙古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的学术贡献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并为后续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她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蒙古文学史的知识体系,也为保护和传承蒙古文学的宝贵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其他学者的贡献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蒙古文学研究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成为蒙古文学史上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一些重要的学者如Sh·比拉、H·嘎当等人,对蒙古族作家的叙事诗和抒情诗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这些学者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蒙古族作家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上。他们深入研究了作家们的创作语言、风格和创作背景,从而揭示了蒙古族文学的独特特点和发展历程。他们的研究成果为蒙古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

Sh·比拉、H·嘎当等学者的研究成果丰富了蒙古文学的研究领域。他们通过对作家们作品的细致分析,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理论,拓宽了学术视野。他们关注作家们的创作语言、主题和文化背景,探索作品中所蕴含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意义,为蒙古文学研究提供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方向。

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影响,也为蒙古族文学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学者们的努力促进了蒙古文学的繁荣,并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蒙古文学的知识体系,也为保护和传承蒙古族文学的宝贵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论

蒙古文学在过去的700多年里创造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其发展与周边各族文学密切相关。认为蒙古文学只是借用他人、模仿他人的观念已经过时。现在,蒙古学研究的首要目标是研究蒙古文学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之间的联系问题,特别是与印度文学和西藏文学的关系问题。

在这项研究中,重要的方法论基础是分析蒙古文学如何与其他文学相互作用,以丰富民族传统。这种研究方法强调的不是考虑文学的单向“影响”,而是关注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以及它们如何在多样的文化背景下相互融合和发展。

通过对蒙古族作家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解读,以及对蒙古文学与其他文学的关系进行探索,学者们为蒙古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他们的努力促进了蒙古文学的繁荣,并为保护和传承蒙古族文学的宝贵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蒙古文学的研究需要将其置于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中考虑,特别是与印度文学和西藏文学等文学之间的联系问题。这样的研究方法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蒙古文学的理解,丰富蒙古族的文化遗产,并推动蒙古学研究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Ц.Дамдинсүрэн. Монголын уран зохиолын тойм. (XIII-XIV зууны үе) Уб.,1957

[2] Д.Цэрэнсодном. Монгол уран зохиолын товч түүх. Уб.,2002

[3] Ш.Гаадамба. Нууц товчооны нууцаас. Уб., 1976

[4] Ш.Гаадамба, Д.Цэрэнсодном. Монгол ардын аман зохиолын дээж бичиг. Ред. академич Ц.Дамдинсүрэн. Уб., 1978

[5] Ш.Гаадамба. Монголын нууц товчоо. (Худам м.б-ээр монгол бичиг утга судлалын үүднээс Ш.Гаадамбын төсөөлөн нягтлаж сэргээсэн сийрүүлгэ, эх тайлбар) Уб. 1990

[6] 王浩.比较文学与译介学——达木丁苏伦比较文学之路[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No.129(01):90-96.DOI:10.16532/j.cnki.1002-9583.2008.01.004.

[7] 王浩. 策·达木丁苏伦与《罗摩衍那》蒙古本土化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19-24.DOI:10.14045/j.cnki.nmsx.2006.01.005.

[8] 【蒙古】Ts.达木丁苏伦著《蒙古文学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9] 【蒙古】Ts.达木丁苏伦著《蒙古古代文学精选百篇》,乌兰巴托,2000年版。

[10] 【蒙古】Ts.达木丁苏伦、D.曾德主编《蒙古族文学概要》第二卷,乌兰巴托,1977年版。

[11] 【蒙古】Ts.达木丁苏伦:《蒙古古代文学简述》,乌兰巴托,1958年版。

[12] 【蒙古】D.策伦索德诺姆著 《蒙古文学(XIII-XX世纪初)》,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1] 项目受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2023年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号:3192023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