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4
/ 2

“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策略

舒婷

深圳市光明区马田小学合欣幼儿园  广东省  518106

摘要: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教育事业也紧跟时代步伐,而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园教学也不断创新,以提升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及教师要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推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的新发展,进而创新地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提供更加有利于幼儿成长发展的环境。为此,如何充分认识和把握幼儿园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现状,以及幼儿园教育实现信息化创新发展的现实性价值,更加科学有效地采取实际策略确保幼儿园教育可以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信息化创新发展,逐渐成为幼儿园和教师更进一步改善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效率及效果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命题。

关键词:互联网+;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创新

引言

在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因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自身的优势和特征,因此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适当的应用,可以给幼儿活动增添更丰富、更多样的元素,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1“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1.1促进教育资源内容多样化

基于“互联网+”背景而落实幼儿园教育信息化,有利于促进教育资源内容呈现多样化发展,一方面可以丰富幼儿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还将丰富幼儿教师自我提升学习资源,从而全方位促进幼儿教育的蓬勃发展。第一,针对具体的传统幼儿教育课程内容,“互联网+幼儿教育”的行业革新将运用大量的互联网教育资源而充实实际的幼儿教育课程内容,以此为实际幼儿教育增添了大量的、扎实的活力资源,从而促进课程资源的多样化;第二,针对传统幼儿教师自我提升学习资源的内容,“互联网+幼儿教育”的行业模式更新还将引入丰富的教师素质提升等的发展性资源而促进幼儿教师队伍水平的专业化提升,以此提高幼儿教师及幼儿园管理者等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从而促进幼儿教育行业的科学化发展。

1.2课程内容与幼儿认知能力脱轨

“互联网+”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在幼儿园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当中,教师应根据幼儿实际教育需求灵活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保障课程内容设计匹配幼儿实际教育需要。在实践与教学应用的过程中,部分教师过度追求教学创新改革的力度,在课程的创建和设计过程中忽略了幼儿实际教育需求,并未从幼儿实际认知能力出发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设计,在课程内容上过度拔高,使得课程教学资源超出了幼儿实际认知的能力。这一实际现状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幼儿教学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工作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幼儿教育的实际质量。例如,在绘画实践活动中,部分教师会通过引入多媒体画板的方式组织幼儿开展绘画练习活动。这种智能化的教学设计,虽然可以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派生出许多有趣的图形,但是这些“千奇百怪”的图形已经超出了幼儿的认知范围,幼儿在参与练习的过程中只是觉得这一过程十分有趣,而实际绘画能力与协调能力并未得到锻炼和提高。

2互联网时代幼儿园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应用的实践探索

2.1提高网络资源的使用水平

互联网时代幼儿园开发网络教育资源,是顺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积极表现。但从根源来讲,教育方式、手段、媒介的拓展与革新,都是为促进教育发展而服务的,幼儿园开发网络教育资源也应当以幼儿为中心,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基于此,幼儿教师需着力提升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水平,以增强网络教育资源对幼儿成长的正向影响力。首先,幼儿教师应坚持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幼儿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主体,也是一切教育资源、手段、方式、媒介的集中指向。教师必须明白网络教育资源只是一种教育凭借,既不是教育的核心,也不是教育的唯一,更不能凌驾于幼儿之上,对教育活动和幼儿发展形成支配影响。因此,教师在使用网络教育资源之前,需深入思考引入该资源的直接目的,综合考量该资源能否真正对幼儿成长起到助推作用,以及是否会对幼儿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其次,幼儿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网络资源为社会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网络资源如网络本身一样是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工具。幼儿教师既不能迷失在海量资源里失去价值判断,在教育过程中进行无意义的网络资源堆叠,也不能奉行拿来主义直接套用资源结论,而是以理性、审慎的态度看待网络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价值,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资源选取、加工及应用,收集符合幼儿身心规律与发展需求的信息资源。

2.2创建共享平台

教育信息化的实现可以让教学管理有了更多可能。为了给幼儿以更好的入园体验,幼儿园可以依托于信息系统建立教学档案与教学信息数据库。数据库一方面可以将幼儿信息“登记在册”,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指导或生活看顾时可以直接调用数据库了解实际情况,幼儿性格如何、是否挑食、午睡时状态怎样、身体健康情况如何等等,从而为幼儿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教学信息的汇总也能给日常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由于幼儿园教材并没有统一的编撰主题、方向,因此往往要凭借幼儿园自行积累和总结,而纸质媒介时代的教案的工具又很难实现所有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共享,但教师在教育信息系统上既可以找到互联网上所能查找到的教学资源,也包括其他教师在进行相应课程内容教学时记录的教学资源,这样一套教学信息很可能经过多个教师的教学优化,以此就产生了极富指导意义实践性内容,有助于幼儿园的资源积累、课程结构优化[3]。另外教师也可以在共享平台上实现即时的分享和教研,比如有教师突然遇到一个教学问题,那么就可以上传至共享平台邀请其他教师共同讨论,遇到共性问题时还可以直接进行课程教研,这就大大提升了备课效率,也让集体智慧的作用得以发挥。

2.3改善教学模式,推进幼儿个性发展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由于幼儿年纪小,教师要学会引导和吸引幼儿,通过不同幼儿的不同性格爱好进行不同方式方法的教学管理。推动幼儿的个性化发展,这是作为幼儿教师所要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是幼儿成长道路上必须要经历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紧跟时代的发展,吸取其他地方的先进教学案例,结合自身情况,求同存异。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和水平,培养幼儿自主发现问题,探索世界的能力。

2.4优化家园共育途径

在幼儿园工作中,“家园共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尝试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支撑“家园共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老师利用摄像设备对幼儿在园活动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与家长们进行分享,或是在家长会、家访的过程中,向家长进行展示,让家长们对幼儿的在园活动情况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另一方面,在开展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家长助教等活动的过程中,家长们可以利用幼儿园提供的摄像设备,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记录,并与其他家长进行分享和交流,这样可以让家长们持续地转变观察视角,并建立起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结语

总而言之,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引来了信息化发展热潮,对幼儿园教育而言也是如此,引入多种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教师有效实践和发展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抓手之一。教师要探索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新型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可能性,分析自身教育教学理念及方式,结合分析结论进行调整和适配,为幼儿园教育的信息化创新应用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蕾.谈“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做好幼儿园的家园共育[J].当代家庭教育,2022(25):57-60.

[2]曾银玲.“互联网+”推动幼儿园课程创新的研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12):241.

[3]莫晓鑫,王菲.“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误区与对策[J].幼儿教育研究,2017(3):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