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主题班会促进学生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9
/ 2

浅议高中主题班会促进学生成长

何秀华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第一中学527400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主题班会的开展不仅能使班级更团结,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还能实现更规范的班级管理,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主题班会;策略

引言

主题班会课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健康心理素质及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为更好地发挥主题班会课的教育作用,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手段创新主题班会内容、优化主题班会活动形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触动学生心灵,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潜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1高中主题班会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

主题班会是学校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分辨是非善恶,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进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主题班会上,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发表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这种交流要确保是正面、积极的,以便让学生感受到班级带来的温暖,互相交流也有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教师还可以通过比赛、演讲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的合作交流,感受班级温馨气氛,让他们明确一个优秀班集体是来自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以增强学校向心力。

2高中生班会的开展现状

2.1班主任和学生不重视思想道德班会课

当前,许多高中开展了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题的班会课,但学校和班主任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学生缺乏积极的引导。而许多班主任注重学生的学科教学,开展德育班会课的次数较少,学生的思想素质得不到提升。许多学生受到班主任态度的影响,对思想道德教育重视不够。这样,班主任上台开展班会课,学生多数在做与班会课程内容无关的事,德育班会课的积极作用根本就没有发挥出来。导致很多学生没有接受好的道德教育,思想素质水平较低。

2.2师生之间缺乏良性沟通

在以往的班会课程开展中,教师有意塑造出严格的教学形象,让学生感到害怕,觉得难以亲近。在学生的畏惧心理之下,师生之间就很难开展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另外,也有班主任教师由于自身的性格原因,不善于交际和言辞,不能和学生建立良好的交流关系。班主任作为高中生的良师益友,倘若不能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就不能开展有效的德育班会课,德育理念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渗透。

3高中主题班会促进学生成长的策略

3.1重视主题班会形式创新

教师可让班委成员设计主题班会。班干部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他们在学校事务的处理上也各有所长,让班委成员轮流设计主题班会,可以调动他们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调动学生参加学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另外,班主任也可以通过专题讨论形式开展主题班会,发挥学生的优势展开话题讨论,在锻炼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能开阔他们的思维。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师还可以带他们去事故现场感受一下,这样就能够借助真实事件产生更积极的教育效果。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样必不可少。学生的自主参与和探究能力很重要,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总结也很重要,当学生在考试前夕或者感觉迷惘、困惑的时候,班主任就可以采用专题讨论的班会形式引导他们进行经验交流。同时,班主任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主题班会活动的生动性,将多媒体教学视频和主题班会相结合进行形象化和情景化的教学。

3.2提升班主任教育水平

班主任对于主题班会的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在学生参与主题班会的过程中,班主任有可能起到促进作用,也有可能起到阻碍作用。要提升主题班会的质量,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班主任需要具有一定的尝试精神和较好的教育水平。如果班主任对于良好教育生态和主题班会的理解足够准确,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化需求确定班会的主题,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在开展主题班会的过程中找到合适的途径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那么主题班会的效果将会显著提高,学生也能在参与主题班会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为了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学校可以邀请专家来校分享教学经验,或者组织主题班会研讨活动,帮助教师更加深刻地理解主题班会的作用,找到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活动的方法。

3.3主题班会内容的选择

高中班级主题班会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际性,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以下几点可以作为主题班会内容。(1)学习方法和技巧。学生在高中阶段需要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和方法,如阅读技巧、记忆技巧、复习方法等。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同时给他们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和帮助,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2)心理健康和情感管理。高中阶段的学生往往面临着心理压力和情感问题,如青春期的心理困惑、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等。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感和心理健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和情感状态,从而养成良好的情感管理习惯。(3)社会生活和公民素质。高中学生已经逐渐步入社会,需要掌握一定的社会生活技能,形成一定的公民素质。班级主题班会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常识和法律法规,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行为习惯。例如,可以以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等社会热点话题为主题,让学生了解社会责任和义务,提高他们的社会认知和参与度。

3.4现身说法式

现身说法式主题班会,是让那些有缺点、犯错误,并已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学生组织的以自我教育为主的主题班会。让学生现身说法,情感更真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辞情恳切,易于学生接受。当然,教师也可以现身说法,以“过来人”的身份,分享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得与失,以此警示学生,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什么是善意的忠告,什么是恶意的行为”,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5班会后要及时总结班会的开展成果

班主任应该在主题班会开展过后进行及时总结,看看自己的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以此作为下一次主题班会的开展依据,这样可以有效提升主题班会的德育成效。为此,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在主题班会后,以作文和PPT等形式,记录自己对主题班会的心得体会;也可以让学生在主题班会结束之前,在最后的环节中分享自己在班会中的收获和成长;还可以让班干部成员用手机录制主题班会的视频,并在主题班会结束后,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上传到校内的平台上,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将主题班会视频拿出来进行反复学习。结语总之,开展高中主题班会课,应立足学生实际,创新班会内容,优化活动形式,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形成,并丰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促进班主任队伍素质的提升。实现素质教育的生活化、具体化、习惯化,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雷丽秋.主题班会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探讨[J].科幻画报,2019(10):165.

[2]葛丽林.高中班级管理主题班会组织策略[J].学苑教育,2019(18):9-11.

[3]邓云开.浅谈高中班主任班会工作中的有效策略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