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的幼小衔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8
/ 2

“双减”下的幼小衔接

孙菁

鲁东大学 265600

摘要: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个文书的公布也意味着幼儿园教育可能会产生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在“双减”要求之下幼儿园也占据着重要的部分。

关键词:幼小衔接、双减、家校命运共同体

一、幼小衔接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和政策的不断完善,幼儿园入学率逐年增加。然而,由于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幼儿进入小学后往往会面临适应压力,从而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因此,如何科学实施幼小衔接工作,为幼儿入学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当前幼儿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负担,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幼小衔接工作也需要顺应这一政策的要求,通过科学的教育方式,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促进幼儿入学后顺利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此外,家园合作也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策略之一,家长需积极参与幼小衔接教育,与教师一起为孩子的入学做好准备,从而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幼小衔接国内外研究现状

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重要关口,也是当前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幼小衔接的研究不断深入和拓展,同时,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在探索和实践着科学的幼小衔接方式。

在国内,早在2004年,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幼小衔接指导纲要》,对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幼小衔接方面的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此后,各地不断加强和改进幼小衔接工作,积极推进家园合作,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力求让幼儿在入学后顺利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在国外,欧美国家对幼小衔接早有研究和实践。例如,英国实行的“基础学前班”和“基础一年级”制度,旨在让幼儿在入学后更快地适应小学学习。此外,美国和日本也在幼小衔接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通过家庭参与、课程融合等方式提高幼儿的入学准备。

然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依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如何有效地衔接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方式、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如何实现家庭和教育机构的良好合作,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等等。

三、如何正确进行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这一举措可以充分缓解儿童在步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的焦虑感,减少儿童的不适应性。现在不止幼儿园在进行改变,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制度也在进行改变。小学与幼儿园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但小学一年级也在慢慢借鉴幼儿园的教学制度,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以孩子为教育的中心。

文书中也表明,严格要求课程零起点教学,不再允许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的知识。这不管是对幼儿园和小学都是一种新的挑战。但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可以更加快乐的享受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由于不能进行具体课程的教学,幼儿园的教学可能会更加着重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当然有可能会有家长又不理解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幼儿教师熟知国家政策,及时对家长的疑惑进行解答,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和教育理念。

四、家园合作下的幼小衔接   

现在教学更加注重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结合,作为老师来讲的话家校联合则是三个中的重中之重,促进家校“命运共同体”。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亲子活动,加强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教师也可以通过亲子活动对每个家庭进行观察,进一步了解每个家庭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同家长进行沟通。幼儿教师也可以指导家长实现家园同步,让家长多和孩子谈论幼儿园的事情,让家长也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之中,这样也能有效的缓解儿童的焦虑情感。可以邀请家长参观幼儿园,近距离的观看儿童学习游乐的场所,幼儿教师在不影响幼儿的情况下需要陪同家长一同,为家长对教育活动产生的疑惑进行解答

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都需要注意儿童的生长发展趋势,注重儿童的关键期,抓住敏感期,不能拔苗助长超前教育。如果哪个阶段产生失误,那对孩子可能造成的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就像曾经我们教育学中曾经学过这样一个案例:印度发现的狼孩卡玛拉,所谓的狼孩就是与狼同吃同住长大之后的孩子。[[1]]据说卡玛拉在刚刚被发现的时候,还不会走路,虽然身体与普通的人类一样,但是所有的生活方式都是与狼一样的,不会用双腿站立,只会用四肢走路。卡玛拉与阿玛拉不会和人一样走路,而是四肢着地,卡玛拉在两年后,才会发两个单词。4年后掌握了6个单词,第7年学会45个单词。她动作姿势的变化也很缓慢。1年4个月时,只会使用两膝步行。1年7个月后,可以靠支撑两脚站起来。不用支撑的站立,是在2年7个月后;到两脚步行,竟费了5年的时间,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这个案例让人为之遗憾悲痛的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教师与家长要抓住孩子的每个关键期敏感期,针对每个时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五、结语

“双减”下的幼小结合也是大势所趋,幼小衔接是根据幼儿过渡期身心的特点,从体、智、德、美多方面,为幼儿进入小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帮助幼儿更好地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着眼幼儿终身学习的需要,发展他们基本的学习素质,并在此过程中,帮助他们打下今后学习的基础。

    在学前教育学发展的的过程中,也直观的感受到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学前教育学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巩固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理论,掌握学前教育的实践技能和重要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幼儿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认识到游戏对儿童成长发展中产生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学习设计优秀的学前教育课程;正确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特点,把握与家长沟通合作的形式和策略。

参考文献:


[[1]]《印度狼孩案例分析:印度狼孩儿卡玛拉的故事_奇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