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李雅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843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抽取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其余3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执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水平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水平和血压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情绪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并有助于更好的血压控制,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高血压;焦虑情绪;血压控制

老年高血压患者往往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这可能与疾病的持续性、恶化的可能性和治疗的困难性有关[1]。这种焦虑情绪不仅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血压的控制情况。因此,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策略,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情绪,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在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以及血压控制方面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抽取36例作为对照组,剩余36例为实验组。实验组: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9.05±3.23)岁,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61-77岁,平均年龄(68.93±3.17)岁。两组患者基线数据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药物治疗、健康教育、饮食和运动指导。护理疗程自患者住院开始,至出院结束。

1.2.2实验组:实验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护理疗程自患者住院开始,至出院结束。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1)提供定期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有效缓解焦虑和恐惧的手段,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交谈,患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自身疾病,降低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心理咨询不仅包括对疾病的科学解释,也包括提供应对策略和技巧,帮助患者更好地处理其情绪反应。心理咨询师可根据患者需求和病情,定制个性化咨询计划,例如,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更多关于如何应对药物副作用的建议,有些患者可能更需要如何在生活中做出调整应对疾病的建议。

(2)提供放松训练

身心放松训练,如深呼吸、瑜伽等,可帮助患者缓解压力,放松身心,降低焦虑水平。例如,深呼吸训练可通过放慢呼吸节奏,使身体达到放松状态,缓解紧张情绪。医护人员通过组织专门的训练课程,教授患者如何正确进行深呼吸,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将其应用。

(3)增强患者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高血压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可更好地理解疾病,并掌握如何管理疾病。医护人员通过讲座、手册、视频等方式,向患者传授有关疾病的知识,包括疾病的病因、病程、预后,以及药物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3观察指标

1.3.1焦虑水平: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评估,量表总分7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焦虑程度越高。

1.3.2血压控制:记录患者护理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版),老年人血压控制目标为血压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越接近该控制目标,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3.0软件,定量资料(如焦虑水平、血压控制)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两组间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 焦虑水平评估

实验组患焦虑水平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SAS评分对比[n,(±s),分]

组别

焦虑水平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n=36)

64.35±6.45

35.43±4.26

对照组(n=36)

64.86±6.03

56.74±5.31

t

0.554

9.753

P

>0.05

<0.05

2.2血压控制评估

实验组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压控制对比[n,(±s),mmHg]

组别

收缩压

舒张压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n=36)

160.45±10.35

135.23±5.89

96.74±6.51

85.42±4.89

对照组(n=36)

161.05±9.87

145.63±7.26

96.35±6.02

90.56±5.23

t

0.559

12.254

0.397

10.551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慢性病,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服药并调整生活方式以控制血压[2]。然而,高血压的长期性、复杂性以及潜在的并发症往往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可能会对血压控制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患者心理压力,从而降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影响治疗效果。心理护理是一种重要的护理方式,通过提供情绪支持、健康教育和疾病应对指导,可帮助患者改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疾病控制状况

[3]

本研究结果如下:(1)焦虑水平方面,实验组焦虑水平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了在护理介入中,心理护理在降低患者焦虑水平方面有显著效果。这可能源于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护理方案,帮助患者在治疗期间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其病情,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焦虑程度。(2)血压控制方面,实验组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证明了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这可能归因于心理护理全面性和综合性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遵守治疗计划,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了血压。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焦虑控制和血压控制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薇薇,郑书传.八段锦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负性情绪和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1,40(35):168-172.

[2]于丽江.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24):68-69.

[3]张丹.心理护理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6):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