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铁路换乘站站场设计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0
/ 2

市域铁路换乘站站场设计的分析

高国栋

山东轨道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众所周知,市域铁路的优势特点较多,比如快速度、运量大以及公交化等特点,都是最为常见的优势特点,该类铁路的站场设计应当满足运输工作需要,方便后续运营管理,最为关键的是,为乘客能够带来最为方便的乘降体验。但是市域铁路换乘站场在设计时,也具有明显的系统性以及复杂性特点,所以为了能够提升该项工作的设计水平,必须对市域铁路换乘站站场展开全面研究,把握好科学设计要点,如此才能做好此项工作。本文将会对此展开分析,希望为业界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域铁路;换乘站;站场设计;设计内容

市域铁路处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干线铁路之间,它是主城区连接周边城镇的重要轨道交通系统,同时也是综合交通体系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市域铁路能够扩大交通有效供给,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同时还能够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最终使得城镇化建设目标得以实现。市域铁路始终是运输服务的关键核心内容,科学合理的车站站场设计方案,又会是运输组织等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做好市域铁路换乘站站场设计工作极为重要。

一、市域铁路换乘站站场设计原则分析

换乘站主要指的是,乘客在不同路线之间跨线乘坐列车的车站,通常一条线路拥有1个或者多个换乘站。为了能够方便旅客跨线乘坐列车,构建无缝衔接、高效换乘的交通节点工程,整个站场设计需要统筹展开布局,以此满足运输工作开展要求,方便后续运营管理工作,为旅客提供舒适便捷的乘降体验。具体原则应当注重这些方面:

首先,车站需要确保安全性。车站在设计过程中,始终需要优先对安全性展开考虑,线路布置则需要最为简单、顺畅,以此来减少交叉干扰,并且科学合理的设置安全线等,目的在于隔开设备。

其次,注重设计前瞻性,提升服务质量。车站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到长期发展,科学合理预留长期线路的引入,注重对未来车站扩建提供条件。与此同时,市域铁路车站的设计,最终目的在于为旅客提供服务,全面考虑到旅客需求,减少换乘的次数以及换乘距离,大大提升出行的便捷性。

最后,应当注重经济合理性。车站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合理的确定车站规模、布置型式以及布置方案等内容,如此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根本要求,车站规模和运输能力需要达到适应状态,车站站型必须与站场布置运营要求结合,不断简化作业流程,以此来为运营作业提供便利,不断降低建设以及运营工作成本。当这些方面的要点得到保障之后,市域铁路换乘站站场设计的经济性目标才能得到实现。

二、市域铁路换乘站站场设计的要点分析

(一)市域铁路与干线铁路分站设置要点

为了使得不同线路之间互联互通目标得到实现,那么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考虑设置联络线,联络线应当优先同车站展开接轨。站后接轨与站前接轨是联络线与车站接轨的主要方式,站后接轨的两条线路车站需要进行停靠,但是因为受到联络线建设工作的影响,车站之间存在较远间隔,如此对客流的上下站换乘极为不利,并且对跨线车的依赖性最为明显。为了能够使得换乘距离最大程度减少,必须要考虑将1个车站调整为站前接轨,如此才能科学降低换乘距离,而跨线列车仅仅只需要在一座车站停靠。

(二)市域铁路与干线铁路共站设计要点

在设区内部间联络线方案能够顺利实现互联互通目标,但是本线车客流换乘便捷性仍然存在不足,这对于乘客来讲始终存在换乘的取舍问题,无疑对乘客造成了麻烦,并且也对服务水平产生严重影响。共站设置方案能够通过站场布置解决客流跨线等问题,客流在车站内能够得到集中疏解、两条线路在车站范围内平行,站场布置具有分场以及合场两种形式。首先对分场展开分析,技术人员可以对线路分别布置,保证重要区域相互独立,一方面在分场设置联络线方案,实现互联互通目标,为了减少互相干扰问题,联络线可以适当应用立交予以缓解。另一方面分场不设置联络线方案,两个场共用部分可以分到发线,之后借助发线进行联络。合场方案,两条线路可以按照方向展开合场布置,重要区域应用渡线展开连接,以此来实现跨线车的开行条件。

分场方案两条线路并不存在干扰问题,但是通过到发线的联络能力受限明显较大,所以需要在开行对数相对较少的时候展开应用。设置联络线能够极大程度提升能力,但是仍然存在较大的工程量。合场方案直接增加了车站核心区域的规模,但是能够通过相邻正线间的渡线开行跨线车,如此很好避免了联络线工程,同时主要换乘方向需要实现同台换乘,这样才能起到便捷的效果。

(三)市域铁路换乘站站场布置方案要点

首先,简单接轨方案。假如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仅仅考虑停车上下客以及跨线车开行操作,不考虑列车的折返以及待避等功能,那么车站也就可以不设置到发线,为了减少其中存在的干扰,正线应当按照合适方向引入,站内渡线需要根据具体运营要求展开设置。进一步对简单接轨展开分析可知,存在两种基本布置,其一为支线接轨站,仅需要考虑跨线功能即可,在车站规模相对较小,以及条件困难时可以展开应用。其二,考虑到故障情况下的运输组织,其中中川线路在本站可以展开少量折返作业。

其次,将合场增设到发线方案。比如车站作业数量相对较大,并且考虑到越行、折返等功能时,车站应当根据要求增设到发线以及渡线。为了减少正线相互切割,此时需要按照方向展开科学设置,同时在上下行正线间设置到发线。合场增设到发线之后,车站应当具有越行以及故障车待避等功能,上方进站车辆可以展开部分折返作业操作。

再次,分场布置方案。合场方案能够在中穿线路中实现折返功能,但外包线路折返会对中线线路造成切割,从而带来较大的作业干扰,所以当两条线路都存在折返要求时,可以应用分场方案展开处理。分场方案一,为了不设联络线,可以通过发线实现互联互通目标,两条线路需要分场布置,中间共用一股到发线。分场方案二,两条线路分场展开布置,通过设置联络线来科学实现互联互通目标,为了减少对正线造成切割干扰,联络线应当采取立交予以缓解。第一种方案在工程规模较小,作业能力受限,以及跨线车开行较少的情况中可以应用,第二种方案在联络线工程量较大,跨线车开行对数较多的时候可以应用,专业技术人员应对此予以高度关注,避免应用错误问题发生。

最后,三线合场布置方案。三线合场布置方案都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目标,具有部分越行、故障车待避等功能,中穿线路具备部分折返功能,然而其他线路的列车折返,以及开行跨线车时会直接对正线造成切割,尤其是居中布置的线路,所以应当适当的减少车站折返、越行等功能,借助分摊到相邻车站,以此来减少对正线主要运营作业的影响。站内平面在展开布置的时候,各条线路需要按照作业量、相互交流量展开科学合理的排列,应当明确认识到,在市域铁路线网中,三条以上线路的换乘站,通常也被称作为综合枢纽车站。

结束语

上文从两个角度展开分析,首先分析了市域铁路换乘站站场设计原则,其次明确了换乘站站场设计的要点。根据相关内容分析可知,注重展开市域铁路换乘站站场设计的分析,对于国内铁路系统的完善性,将会产生重要作用,所以有关工作人员应当对此予以重视。相信随着专业人员的不断研究以及实践,最终国内市域铁路换乘站站场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水平,必定在根本上得到提升,满足全新时期下大众出行便捷性要求。

参考文献

[1]沈岚,方捷,兰思仁等.香港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站厅层设计研究[J].中外建筑,2020(06):132-135.

[2]于胜男.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场环境艺术设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08):260-261.

[3]马新宇. 车站施工影响分析推演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兰州交通大学,2019.DOI:10.

作者简介:高国栋(1994—),男 ,助理工程师,从事建筑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