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背景下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创新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1
/ 2

国际传播背景下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创新实践研究

刘宁

河北外国语学院 050000

摘要: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传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之间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在这个背景下,传媒类专业的美育工作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国际传播背景下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的创新实践进行研究,探讨了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

关键词:国际传播,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创新实践,发展趋势

一、引言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和合作变得更加频繁和紧密。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类专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同时,由于传媒类专业的特殊性质,美育工作也成为了这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媒类专业的美育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因此,对于传媒类专业的美育工作进行创新实践,寻找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际传播背景下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2.1 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动,国际传播已成为世界各国之间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使国际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不断扩大。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通讯等多种渠道获取和传播信息,这使得国际传播的形式和方式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化。其次,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国际传播的重要特点之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和冲突,但同时也存在交流和融合的机会和空间。国际传播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了解,推动文化多元性和包容性的发展。最后,媒介多样化和传播渠道的增加是国际传播的另一个特点。传统的媒体形式如电视、广播、报纸等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同时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形式也正在快速发展,它们为国际传播提供了更为广泛和便捷的传播渠道。

2.2 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的现状概述

传媒类专业的美育工作是指在传媒教育中融入美育教育的各种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首先,美育工作在传媒类专业中的地位和意义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传媒类专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专业人才,而美育工作作为一种基础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至关重要。其次,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的主要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创新。除了传统的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外,还增加了影视、设计、动画等专业相关的美育内容,以满足学生在专业上的需求。最后,美育工作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评价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学校和教师在实施美育工作时,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并进行科学的效果评价,以确保美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3 问题与挑战

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美育工作形式的单一和局限性是美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传统美育工作往往只注重单一的艺术形式,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和专业需求。其次,在国际传播背景下的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也是美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之一。随着国际传播的加深和交流的增多,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障碍也越来越明显,这给美育工作带来了语言和文化上的挑战。第三,数字化技术对美育工作的影响和挑战也需要引起重视。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学生的审美需求和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如何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美育工作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最后,美育工作评价标准和体系的不完善也是美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之一。美育工作的评价标准和体系还比较单一和不完善,难以全面反映美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三、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的创新实践案例分析

3.1 基于跨文化交流的美育实践

跨文化交流是国际传播背景下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跨文化交流的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的美学特点,提高自身的跨文化素养和国际竞争力。

例如,某高校传媒类专业开设了“西方美学与中国文化”课程,旨在通过学习西方美学理论和实践,结合中国文化和艺术形式,探讨中西方美学的异同和交融。在课程中,学生通过阅读西方美学经典著作、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与西方文化专家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西方美学的精髓和特点,同时也结合中国文化和艺术形式,探索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通过跨文化交流的实践,学生的跨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也为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3.2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美育实践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数字化技术可以为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注入新的能量和活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例如,某高校传媒类专业在美术课程中引入了数字化绘画技术,并结合传媒设计、动画等专业技能,开设了“数字化创意设计”课程。在课程中,学生通过学习数字化绘画技术、掌握数字化创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能,进行实践性的创意设计项目,如数字艺术作品、数字动画片等。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与其他专业进行跨学科合作,如与音乐专业合作制作数字音乐MV等。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也为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

3.3 基于社区合作的美育实践

社区合作是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的另一个创新实践方向。通过与社区合作,传媒类专业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回馈社区,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和平台。

例如,某高校传媒类专业与当地社区合作,开展了“社区美术馆建设”项目。在项目中,学生通过调研和分析社区文化和艺术需求,设计和制作社区美术馆的展览和宣传资料,并与社区居民一起参与美术馆的建设和管理。通过这个项目,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设计和制作展览和宣传资料,还学会了如何与社区居民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提高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通过社区合作的实践,传媒类专业不仅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文化和艺术服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实践性的教育体验,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四、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1. 数字化

数字化是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数字化技术可以为美育工作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展示方式和互动方式,如数字艺术、数字音乐、数字影像等,同时也可以为传媒类专业学生提供更加实践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体验。

2. 跨学科

跨学科是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传媒类专业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可以为美育工作注入新的元素和创新点,丰富美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跨学科合作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也可以为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3. 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传媒类专业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服务社会的行动。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应该注重对社会的服务和回馈,通过美育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文化和艺术人才,同时也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文化和艺术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跨学科和社会责任是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的发展趋势,创新课程设置、美育实践活动、学生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发展是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的创新方向。未来,传媒类专业美育工作将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和更高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文娟. 传媒类专业美育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当代教育论坛, 2018(8): 84-85.

2. 王春梅, 张华锋. 传媒类专业美育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 美育研究, 2019(7): 22-26.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3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国际传播视域下地方高校传媒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项目立项编号【SQ202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