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操作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投放原则及要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数学操作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投放原则及要求

林敏

深圳市龙华区第三幼儿园,深圳市518000

摘要:数学操作材料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教学资源,对幼儿的数学认知和思维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数学操作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投放原则及要求,为教师提供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数学操作材料;幼儿园;投放原则

引言

幼儿园是培养幼儿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的重要场所,数学操作材料作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资源,可以帮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数学操作材料对于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首先,数学操作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幼儿喜欢探索世界,通过操作材料,他们可以亲自实践,发现数学规律。例如,使用计数棒、磁性数字等材料,幼儿可以亲自尝试数数、比较大小,从而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其次,数学操作材料能够帮助幼儿建立数学概念。通过触摸和操作材料,幼儿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例如,使用形状拼图、积木等材料,幼儿可以学习几何形状、空间关系等概念,提升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最后,数学操作材料还能够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操作材料,幼儿需要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例如,使用拼图、数独等材料,幼儿可以锻炼逻辑推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和家长可以充分利用数学操作材料,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促进他们的数学发展。

2.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现状

材料的数量和质量不足:部分幼儿园在数学区域活动中,可能会出现材料数量不足的情况,这会限制幼儿的参与度和创造力发挥。此外,有些材料可能质量不高,容易损坏,导致活动的持续性和质量受到影响。

材料的种类单一:有些幼儿园在数学区域活动中,只提供了少量的材料种类,缺乏多样性。这会导致幼儿的学习和探索范围受限,无法全面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缺乏与幼儿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材料:有些幼儿园在数学区域活动中,提供的材料难度过高或过低,无法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这会导致幼儿的学习兴趣下降,无法有效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

材料投放的组织不合理:有些幼儿园在数学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的组织不合理,随意放置或混乱堆放。这不仅给幼儿带来困惑和挫败感,还可能导致材料的损坏和浪费。

3.幼儿园数学操作材料的投放原则与要求

3.1目标性、生成性原则

为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投放数学操作材料应该与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相一致,指投放数学操作材料应该具有一定的生成性,即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够让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和实践,让他们有机会发现数学规律和关系,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小班的巧手角中,我们开展了名为“多变的七巧板”的活动。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这些形状的特征,我们准备了一些七巧板的材料。这些材料由不同形状的木块组成,其中包括长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幼儿可以通过拼插这些木块,创造出各种有趣的图形。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首先向幼儿介绍了长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形状的木块,幼儿可以逐渐理解这些特征,并能够主动将它们进行分类。在活动中,教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例如,“这个木块是什么形状的?”、“你能用这些木块拼出一个长方形吗?”等等。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增强他们对形状特征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够感知形状的特征,还能够学会按事物的单一特征进行分类。这对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3.2趣味性、即时性原则

对数学概念的教学需要具有趣味性,数学操作材料应该与幼儿当前正在学习的内容相关,教师可以选择具有吸引力和互动性的操作材料,例如色彩鲜艳的拼图、有趣的数学游戏等,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组织“植物宝宝”活动,将一些小花盆放在教室的角落,每个花盆上贴上数字0-9。然后,将相应数量的花种放入每个花盆中。让幼儿以小组形式参与,他们需要根据花盆上的数字,将相应数量的卡片放入花盆中。这个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数学技能,还让他们学习了植物的生长过程。过程充满趣味性、即时性,帮助幼儿建立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3.3层次性、科学性原则

幼儿园数学操作材料的投放应该按照学习的层次和难度来安排。首先,需要提供一些简单易懂的材料,以帮助幼儿初步认识数字、形状和颜色等基本概念。然后,逐渐增加材料的复杂性,引导幼儿进行更加具体和抽象的数学操作。最后,根据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提供一些挑战性的材料,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园数学操作材料的投放应该符合科学教育原则。材料的选取应该基于数学教育的目标和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幼儿发展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数字认知”为例,幼儿园可以根据层次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投放相应的数学操作材料。对于3-4岁的幼儿,可以使用大号的数字卡片和数字图案,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逐渐认识数字的概念和顺序。对于4-5岁的幼儿,可以引入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材料,如数字拼图和计数游戏,让幼儿进行更加复杂的数字操作和计数。对于5-6岁的幼儿,可以使用数字计算器和计算卡片,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培养他们的数学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多样性原则:

幼儿园数学操作材料的投放原则与要求应该以多样性和持续性为基础,提供多样化的数学操作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形状的拼图、计数棒、数字卡片、图形拼图等。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入不同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如数字识别、量的比较、几何形状等,通过不同的操作材料来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提供经常性的数学操作材料,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得到持续的练习和巩固。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来熟悉和掌握每个数学概念和技能,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在教学目标为“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知和理解”的情境下,可以选择使用数字卡片和计数棋盘等操作材料。幼儿可以通过观察和操作数字卡片,学习数字的形状、数量和顺序,通过将数字卡片放置在计数棋盘上,进行数数和排序等活动,培养对数字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如数学拼图:在教室中设置一个数学拼图区域,准备一些拼图游戏,例如数字拼图、形状拼图等。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和拼合不同的拼图,同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数目和形状的讨论。这个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数学技能,还锻炼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逻辑思维。通过合理投放数学操作材料,幼儿能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数学学习,达到教学目标。

五、结论

综上所述,数学操作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投放原则及要求是确保幼儿能够获得有效数学学习体验的关键。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教学目标,合理选择和布置数学操作材料,并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幼儿的数学认知和思维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关注数学操作材料的安全性和卫生要求,确保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巧红.幼儿园数学区域活动研究[J].教育界,2022(27):110-112.

[2]陈娟霜.幼儿园大班区域数学活动材料投放策略初探[J].学周刊,2021(30):173-174.

[3]赵秀敏.幼儿园数学区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和优化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27):71-72.

[4]姜冬妮. 数学区域活动支持大班幼儿深度学习的行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1.

作者简介:姓名林敏,1996.06.12,女,汉族,籍贯广东,学历本科,现有职称(无),研究方或从事工作(学前教育专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