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双师素质”打造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6
/ 2

提高“双师素质”打造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的研究

崔葛芹

河北城乡建设学校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和中职学校“双优计划”实施以来,创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团队是职业院校的重点任务。职业院校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打造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工作。具有“双师素质”的职业院校教学团队拥有科学的结构,强大的师资,丰富的教学配置。“双师型”教学团队对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有重要的影响。“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有扎实的学识,高尚的理想情操,拥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和实践技能,能够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新时期提高“双师素质”打造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对于推进职业教育向前发展有重要意义。“双师素质”聚焦能力建设、教学创新。团队的能力提升需要从宏观上规划,从微观上推进。本文分析阐述了“双师素质”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难题,提出了以“双师素质”为背景,打造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的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双师素质”;教学;创新;团队

前言:

“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对于推动职业教育向前发展有重要意义。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顺应”双高计划”和“双优计划”发展要求。“双师素质”的教师团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知识储备和心理储备,能够有效配置教学资源,形成教学合力,创新教学方法。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创造知识共享经验交流的教学环境,实现知识和技术的有效传递。“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建立了新的备课、教研、教学模式,推动了职业院校课程改革,促进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向前发展。“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符合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要求,适应新时期生源情况,创新了教师团队发展思路,完善了教师培育机制,增强了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一、建设“双师素质”教学创新团队的意义

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方式,在”双高计划”和“双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对于职业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双师素质”的教学创新团队能够缓解师资匮乏教学局面,在”双高计划”和“双优计划”背景下,学校进一步扩招生源,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综合能力有明显差异,学校获得了发展的新机遇,同时学校也面临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难题[1]。“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按照师生数量匹配扩建教师队伍,吸引更多教育人才投入教育领域,在创新队伍建设中吸纳了一批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在人才培育方面,“双师素质”创新团队实现了人才和资源的全方位交流,让人才协作形成合力,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贡献力量。在“双师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目标明确,分工协作取得较高学术成就。“双师素质”明确了创新性发展方向,教师团队建设凝聚力较强,结构设计更加科学,教师专业、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实现了优势互补。在创新型团队建设中,教师实现了个人成长,教师在多方素养培育下形成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状态。团队带头人通过辐射作用实现了知识技术的有效传递,“双师素质”的人才培养建设了一支专业水平、教学能力、专业素养较强的教师队伍。“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有助于提高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办学能力。在“双师素质”教育培养下,“双高计划”和“双优计划”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二、“双师素质”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定位不清晰
   “双师素质”创新团队建设的目标是整合校内外人才资源,组织团队教师开展专业教学方法、课程开发、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及专业教学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专项培训,组织团队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以专业集群建设为基础,构建对接职业标准的人才队伍。在创建“双师素质”的创新团队中发现有些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技术理论知识仍停留在理论阶段,教学过程中技能指导经验相对缺乏,有些教师在参加培训过程中虽然提高了一定的教学能力,但培训机构没有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对参训教师提供有效的技术技能服务[2],教师指导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能力较弱,学生技能达不到工作岗位要求,因而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
(二)团队配置不合理
    创新型教师团队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加入到其中,但是在实践中发现有些教师年龄、基础教育程度、职业资格等方面能力不足,成员凝聚力不强,专业化程度不高,尽管创新团队的骨干教师能够起到作用,但是,大部分教师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引领作用。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实操能力不强,理论水平不高,专业教师工作负担过重,教师待遇偏低,师资队伍不稳定。

(三)培训方式不科学

高水平的“双师素质”创新团队需要有完善的培训方式,但是在当前教师团队建设中发现培训方式不科学,教育体系不完善,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培训过程中考核激励机制不到位,评价周期较短,没有针对团队的长远发展作出规划。在学校评价过程中只注重教学成果和量化标准,没有真正反映出关于职业发展的研究,一些潜在性的工作没有得到展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

[3]
三、“双师素质”要求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思路
(一)严格选拔团队带头人
    团队建设重点在于带头人,一个优秀的带头人是团队向前发展的灵魂。“双师素质”要求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要严格选拔带头人,积极组建多能力教学团队。实践中要做好双师资格认证,选择拥有多方面能力的带头人。选拔过程中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去考虑。带头人要具有组织文化、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学术影响和行业影响力。带头人既具有职业的能力,又拥有协同作战能力。在带头人选拔过程中,从优秀教师中选拔,从年轻教师中选拔,明确团队建设方向,把握团队发展动向。
(二)构建专业化的培训机制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需要坚持常态化建设,同时要讲究长效化以及专业化建设。构建良好的培训机制能够全面培养教师的多方面能力,在实践中要培养教师的学习能力,教学创新能力,文化素养,专业技能,信息化能力。在教师培训中建立健全各方面机制,建立资格认证标准,按照”双高计划”和“双优计划”要求开展专业实践和研究能力培育。团队创建评估系统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构建资格管理系统,按照人才培养的大方向创新教学机制。例如建筑施工方面的教学教师创新团队建设要重点在于专业知识能力的提升,运用专业理论强化专业技能。
(三)创建校企协作的创新平台

职业教育重点在于职业能力培养,那么创新型教师团队建设就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市场化条件为基准,构建创新平台,在实践中可以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训基地,构建师资交流平台和创新平台,进一步拓展“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建设路径。学校设立培训中心,吸引中小企业参加到其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参与技术创造和自主创新。教师在创新过程中提高资格认证含金量,突出团队创新社会服务,强调职业技术文化传承。在校企合作平台上,教师可以发挥主动引导作用,利用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实训基地,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同时强化自身职业素养。教育教学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校企协作创新平台发挥了理论到实践,实践到理论之间交流反馈作用。例如在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方面需要跟建筑企业协同操作,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实现了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推进。

四、结语

我国正处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时期,“双师素质”的教师创新团队拥有多方面的优势。“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能够完整的传递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促进自我成长,强化资源融合。“双师素质”的教师创新团队实现了教研学一体化发展,真正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从根本上强化了团队战斗力,推动了职业教育向前发展,构建了教育教学发展新模式。

参考文献:

[1]余荣宝.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目标定位与创新路径[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1):1-5.

[2] 治丁铭,李铁. 高等中医药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 中医教育,2023,42(2):28-32.

[3] 杨凡. 基于"1+X"证书制度试点的高职院校"跨境电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 镇江高专学报,2022,35(3):90-93.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提质培优背景下建设高水平中职专业群特色教学创新团队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10502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