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赋权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监护期疗效的改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家庭赋权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监护期疗效的改善价值分析

张淑新

(涉县医院  河北涉县  056400)

【摘要】目的:分析家庭赋权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监护期疗效的改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03-2023.03)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76例,遵照掷骰子法划分组别,38例开展传统护理干预者为参比组,38例开展家庭赋权护理干预者为试验组。比较二组干预效果。结果:比较生活质量、依从性评分、家属满意率,干预后试验组各项统计结果均高于参比组(P<0.05)。论:在为研究患者护理干预时,开展家庭赋权护理干预能够增强患者依从性,使其维持良好生活质量,提高家属满意率,值得借鉴。

【关键词】家庭赋权护理干预;急性脑血管病;生活质量;家属满意率

急性脑血管病是指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局灶性脑组织损害的情况。该类患者以一侧口角歪斜、视力模糊、头痛等为主要表现,且随着病程延长,严重者失去生命[1]。由于患者病情较重且变化快,极易出现突发事件,部分医护人员抢救时未及时通知家属,引起家属反感,易出现纠纷情况,影响护患关系。科学护理方式可有效避免以上情况,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本文对家庭赋权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监护期疗效的改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时间:2021.03-2023.03,选取此时我院收治的7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分析。以掷骰子法划分组别,参比组38例:年龄从低至高依次为32-64岁,平均:(48.23±3.58)岁,且男女各自有21例、17例。试验组38例:年龄从低至高依次为33-63岁,平均:(47.82±4.01)岁,且男女各自有22例、16例。比较二组的基础信息,差异无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传统护理干预(参比组)

    由护士作为传统护理干预的执行者,具体内容包括记录患者基础信息、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口头健康宣教、予以营养支持、遵医嘱用药、叮嘱危险因素等。

1.2.2 家庭赋权护理干预(试验组)

    在患者入院后,为其提供专属诊疗环境,由主管医师与护士为患者服务,且在服务时面带微笑,注意语气平和,从而获得患者及家属认可,增进护患友好关系,之后在家属授权后持续照护患者;医护人员每日安排家属探视患者一次,拥有患者病情的知情权,并共同协商诊疗与护理方案,消除其顾虑,提高其配合度;指导具体仪器使用方式,告知具体数值的意义,减少焦虑担忧情绪;呼吁家属探视时抚触并唤醒患者,给予其家属关怀,消除孤寂感,重建生存信念;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维护患者羞耻心;患者病情稳定且意识恢复后,为其及家属进行心理纾解,消除负性情绪,形成乐观心态;详细介绍治疗用药,强调其重要性,提高家属与患者的重视程度,增强患者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参考SF-36量表的标准,得分最高与最低分别为100分与0分,越高越好。依从性评分参考likert5级评分法,得分最高与最低分别为5分与1分,>3分依从,且越高越好。家属满意率参考自制标准,得分领域0-100分,根据得分分等级,<60分低满意、60-79分一般、>79分高满意。家属满意率即前两者占比总和。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1.0软件系统进行数据统计,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的生活质量等实施t检验;以(n%)表示的家属满意率实施X2检验。比较二组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

  1. 结果

2.1 比较生活质量、依从性评分

干预后,试验组生活质量、依从性评分均较参比组高(P<0.05),见表1。

表1  生活质量、依从性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n)

生活质量(分)

依从性评分(分)

试验组

38

83.67±4.95

4.28±0.63

参比组

38

78.26±5.44

3.51±0.78

t值

-

4.5342

4.7340

P值

-

0.0000

0.0000

2.2 比较家属满意率

干预后,从高满意、一般、低满意进行分析,试验组与参比组依次为16例、21例、1例与12例、18例、8例,家属满意率分别为97.37%与78.95%。组间比较后,试验组较参比组高,且X2值6.1758,P值0.0129(P<0.05)。

  1. 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已经成为引起中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典型症状有面部麻木、肢体无力、呕吐、共济失调等,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在治疗同时配合适宜护理方式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传统护理干预虽通过相关措施发挥护理效果,但易出现护理差错,纠纷事件频发。而家庭赋权护理干预是一种全面的护理方式,主要是在获得患者家属许可后为患者进行持续且细致的护理服务,从而改善心理状态,稳定患者病情,增强治疗依从性,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另外,经此护理后,可有效减少纠纷事件发生,较好的维护护患关系。此次结果表明,试验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参比组,且家属满意率也较高(P<0.05)。

总而言之,将家庭赋权护理干预运用到研究患者中,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依从性,并获得家属一定认可,建议使用。

参考文献:

[1]韩玉兰,傅霞琴.急性脑血管病的急诊预见性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