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性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8
/ 2

普惠性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优化策略

吕东洋

深圳市光明区凤凰博文幼儿园   广东深圳 518106

摘要:教师队伍的优化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5080”民转公行动加快了优化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步伐,但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工程却在短期内没有明显进展,主要原因是教师骨干力量的流失,教育经费不足影响了整体发展,所以优化民办园教师队伍成为摆在民办园面前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普惠性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优化展开一系列探讨分析,首先分析普惠性幼儿园教师队伍优化意义,然后提出普惠性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有效优化路径。期望以此有效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关键词:优化策略;教师队伍;普惠性幼儿园

前言普惠性幼儿园是指以政府指导价收取保育费和住宿费的幼儿园,包括教育部门办园、其他部门举办的公办性质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当前,普惠性幼儿园教师队伍优化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以下便对普惠性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优化策略进行探讨。

一、普惠性幼儿园教师队伍优化意义

普惠性幼儿园更注重园所安全、用房配置、户外场地、设施设备、办园规模等问题,旨在提供普惠性服务。普惠性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优化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关注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在优化教师队伍的过程中,通过选拔和培养杰出的教师,使他们具备创新意识、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同时,普惠性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优化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通过保障教育机会均等和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分配,让每个孩子都有接受优质学前教育的机会。同时,优化教师队伍可以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

二、普惠性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有效优化路径

(一)提高教师待遇

提高教师待遇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为教师是幼儿园的核心力量,他们的素质和工作热情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质量[1]。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学前教育事业,政府和幼儿园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首先,可以通过合理提高教师薪资来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学前教育事业。其次,提供福利待遇也是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的重要手段,比如提供健康保险、住房补贴等福利。又如深圳政府出台了教师长期从教津政策,针对普惠性幼儿园,对教师工资标准做了明确的规定,并将其纳入普惠性民办园考核,以此促进幼儿园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给予表彰奖励也是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的有效方式,比如颁发荣誉称号、提供培训机会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学前教育事业,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严格教师选拔

为保障幼儿教育的质量,必须严格把控教师入口关。在选拔教师时,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等多方面的素质,还需确保选拔出适合幼儿教育的优秀人才。同时,对于新入职的教师,应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幼儿的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2]

(三)加大培训投入

为了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幼儿园开展了多元化培训,其中包括园本培训、研修培训、网络培训等。这些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教师们能够接受不同层面的培训和学习,掌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能。通过多维度、多形式、多阶段的培训,让教师掌握全方位技能,更好地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幼儿园的需求。培训内容应涵盖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育技术等多个方面,培训形式应包括讲座、研讨会、实地考察等多样化形式,培训阶段应涵盖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等多个阶段。

传统的幼儿园教师培训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培训质量,需要结合互联网+、创客空间等新模式,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通过引入在线学习平台,可以让优秀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可以为幼儿教师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机会。这种新型的培训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可以促进普惠性幼儿园的长期发展。

(四)建立评价机制

为提高普惠性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的优化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是必不可少的。该体系应基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保育工作和家长工作等多个方面综合评价教师的工作表现。在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时,应采取定期评价与随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面考察,定期评价。可以每学期或每学年进行一次,旨在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总体情况,而随机评价则可随时进行,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教师日常的教学表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避免出现片面的评价或不良的教学行为被忽视的情况[3]。在评价机制中,应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既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又能弥补量化评价的不足,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准确。

同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奖励和晋升紧密结合,可以有效激励教师不断进取,积极提高自身素质,进而为幼儿的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这种评价方式可以促使教师更加关注教育质量,关注幼儿的需求和成长,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此种方式也可以促使教师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推动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五)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除了不断地进行学习,教师还需要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例如,可以通过一系列学习的活动,促进教师个人素养的提升。如同读一本书,撰写读书笔记,举办读书分享会、专题讲座和合作交流等方式,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学术讨论,分享各自的教育经验。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拓展教师的视野和知识面,还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幼儿园教师资源共享是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方式之一,包括同园资源共享、跨园资源共享等多个方面。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资源共享机制,提高教师资源的利用效率。园所之间可以共享教学资源、教学设备等,减少重复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可以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教育资源,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同时,提高整个地区的学前教育水平。

(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为了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树立先进的教育典型以及表彰优秀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贡献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定期举办评选活动,在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同时,为其他教师提供学习榜样。这些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示范作用,能够激励更多的教师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评选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活动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支持,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

同时,通过宣传报道学前教育工作的成果和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可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此外,宣传这些优秀教师的事迹还可以激发其他教师的职业热情和信心,让他们更加坚定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中,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结束语综上所述,普惠性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优化需要从提高教师待遇、严格教师选拔、加大培训投入、建立评价机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努力。只有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教育,实现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牛桂红.乡村振兴战略下甘肃省农村贫困地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与优化策略——以陇南市宕昌县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 2021, 026(004):101-105.

[2]莫如钰,孙丛亮,潘红."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乡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优化策略研究[J].教育研究, 2021, 4(5):95-96.

[3]何菊玲赵小刚.新中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与优化策略——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0(4):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