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学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0
/ 2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学策略分析

张苗苗

武安市武安镇店子小学 河北邯郸 056300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人们对于教育体系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深入,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影响下,小学教师会对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质的提升更加关注。小学属于学生进入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内容的传授,还要通过科学的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学生面临着高压的学习环境与教学氛围,无法产生持续性的动力,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小组合作可以对此进行改善与优化。小组合作是近年来广受好评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更加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学习状态。文章将会对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学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模式;探究式学习方法;教学策略分析;

语文教学在青少年学习过程中一直都处于重要地位,也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和开展日常生活的基础,因此进行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我国的教学改革背景下产生,不仅可以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还能对挖掘学生潜能方面发挥相应的效果,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的同时实现思维碰撞,对学生语文素养以及综合能力上都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新时代和新形势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适应教育格局的变化,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大力实践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为学生打造互动性十足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真正的主体,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一、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学的价值意义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上的应用,不论是对于学习成绩的提升还是师生关系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应用和实践。

在经过研究和分析之后,可以将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学模式的优势总结为两个方面,首先,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可以形成互动式的小学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合作精神和核心素养方面实现同步发展。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作用下,素质教育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已经不单单是加强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从多维度和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都较为缺乏,学生规划的发展路线也较为单调,让语文教学始终无法突破应试教育的框架,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严重的阻碍。在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之后,可以实现互动性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激发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兴趣与热爱,落实我国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

其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时学习模式可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行有效的提升,为了保障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教师不能让其流于形式,而是要切实的为了改善教学效果而做出改变。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融合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学的时候,既能让教学的氛围更加舒适,还能让学生在合作和交流中感受到探究未知的乐趣,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认识语文,以此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智慧潜能的迸发。

二、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学的优化策略

1、明确课题及分工

在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小组合作课题,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明确的小组分工。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加快速的融入到语文想学习的过程中,而不是停留在追求形式的层面上。因此教师在进行选题的时候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合课本内容完成相关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规划,才能在符合学生能力的基础上,为探究内容的深入与发展提供有效助力。在明确课题和小组分工的时候,教师应当注意尽可能的贴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才能加深学生融入环境的状态,达到合适的教学效果。在《少年闰土》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前设置对课文内容的问题,如闰土的形象如何,你觉得闰土是怎么样的人以及作者对于闰土有怎样的情感等等。在学生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做出适时的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下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

2、及时评价与反馈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期间,教师也应当积极的参与进来,对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答,并且在发现讨论偏题的时候及时进行调整。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完成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应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太多和太少都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应当根据课题的难易程度并结合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规划出合适的讨论时间,然后适当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任务。对课题任务完成较好的小组,教师应当予以表扬,而偏离课本内容的小组,教师应当及时的予以纠正,插科打诨没有认真完成讨论的小组,教师也应当做出引导和指正,只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来,才能实现整个班级语文水平的提升。在进行《观潮》一课上,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的内容设定学生探讨的课题,引导学生基于观潮前、观潮时、观潮后等过程展开分析与交流,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现象结合课本的内容加深对钱塘江大潮的认识和理解,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加强对自然事物的相关知识储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之前,教师应当首先进行自我能力的拓展与加强,利用互联网等渠道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才能在实践过程中给学生带来全方位的知识讲解和理念引导。作为教师,应当在备课期间完成对课本内容的深入熟悉与渗透,将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做出对应的处理方案,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以协作和沟通的方式,增加学生开展自主思考的机会和场景。为了让学生能够快乐、自主的学习,教师应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教学氛围,完善教学理念,使每位学生能够快乐的进行语文学习,在提升成绩的同时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与合作意识,为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石素珍. 创新学习模式,贯穿教学始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教学策略探究[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23):54-55.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3.026.

[2] 刘生海.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22,29(29):115-11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9.038.

[3] 梁玉明.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用研究[J]. 科普童话,2023(6):116-117. DOI:10.3969/j.issn.1673-9442.2023.0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