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观念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1
/ 2

空间观念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胡馨元

垫江县桂溪小学校    重庆垫江

摘要:空间观念和其他的教学内容有所不同,培养良好的空间观念应围绕空间模式、空间内容和空间本质含义等方面,在清楚了解空间观念实际意义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工作,从而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及精力,需要教师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浅入深,在各个难度不一的学习阶段加以体现。

关键词:空间观念;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

引言

小学数学知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如果采用学生感兴趣而且降低学习难度的教学方式,就会使学生及时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还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进行改革,还在使用以往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将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在数学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对教学方式应该进行改革,注重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的教学,才能达到新课改落实后的教学目标。

1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不断尝试教学改革,仔细研判课堂教学内容,摒弃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内容。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仅将数学知识传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缺少良性互动,课堂气氛也比较沉默。对此,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通过正确的课堂引导,鼓励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良性互动,构建良性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让小组内的学生先进行互动,预习教材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的成员展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良性互动,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教师还可以结合数学知识,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话题,鼓励学生多讨论。

2注重学生推理和运算能力的培养

第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其数学思维的发展,学生在计算中会伴随着分析与思考,并逐步验证自己的结论。这一过程的开展便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手段。但当下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需要发挥教师的作用,来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做题技巧、思路总结,这样学生在面对其他类型问题时才能游刃有余,从而提升其举一反三的能力。第二,加强错题整理,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盲目做题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会让学生形成固化的思维,一旦出现变式题便无从下手。因此,做好错题整理非常重要,让学生在反思中有新的收获,从而提升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的能力。另外,教师还要求学生将阶段性的错题整理在书本上,并写出错题的原因以及思路。经过一段时间,重新做一遍错题,在达到查缺补漏同时,打开学生固化的解题思维,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计算能力。为激活学生参与数学计算的兴趣,教师可以定期开展PK赛,对排名前三的学生给予奖励,从而推动学生不断向前发展。

3尊重差异,评价体系多样化

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是为了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积极运用发展性评价,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重视他们发展和变化的过程,重视综合性考察,并且强调评价体系的多样化。我们对小学生的评价不但要注重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去发掘小学生更多方面的潜能,要把以往仅用一张试卷来检测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观念转变过来,积极倡导利用多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教师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因而教师传授知识的时候,要特别重视和小学生的沟通,及时、公正地对他们的表现作出评价,如小学生在课堂中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特、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板演步骤完整等。教师的及时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解决难题的信心。除了课堂交流评价之外,教师也可以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进行评价。通过这几年的教学笔者发现,对学生的作业情况一定要及时给予反馈,否则学习的效果就很难保证。笔者在批改作业时,经常是面批,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让其改正;对于学生的闪光点和进步,更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不能面批的作业,笔者都会在解题过程中给出详细的批语。这种评价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我们倡导对小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或者是不批评。例如,我们班有个学生,成绩不错,也很聪明,但是很粗心,在作业或考试中经常有多处失误。刚开始,我会对其提出批评,但是一段时间过后发现,她不仅没有改正,反而变本加厉。后来,在一次家访中,我对她说:“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女孩,成绩也挺好,字写得也很漂亮,老师很喜欢你,相信你以后会取得更好的成绩。通过几次摸底考试我发现,你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但是每次考试都有几处失误,如果减少失误或不失误,你肯定会有特别大的进步。我相信你肯定能做到。”后来笔者发现,这个学生无论是学习兴趣还是成绩都有很大提高。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评价对小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4开展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又有着爱玩的天性,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情境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到知识,可以很好地发挥寓教于乐的优势。例如,在“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一课的学习中,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混合运算能力,可以为学生设置购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玩中提升运算能力。只有在购物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运用到加减乘除,教师可以按照班级里的小组数平均分配,一半学生扮演售货员,一半学生扮演顾客。教师把平时的教学用具拿来充当商品,没有的商品可以用一张纸在上面写名字代替,然后在商品的下面标明价格,如可乐3元、虾条3.5元、干吃面1.5元、苹果每公斤5.8元、桔子每公斤6.78元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购物,也可以向学生提出购物的问题,前提条件就是在购物的过程中需要把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都进行应用。教师提问:“如果购买一瓶可乐、两袋虾条、一斤苹果,三斤桔子总共需要多少钱?”这时学生就需要进行计算,可乐一瓶是3元,虾条一袋是3.5元,两袋就是3.5×2=7元,苹果每公斤5.8元,一斤就是5.8÷2=2.9元,桔子每公斤6.78元,一斤就是3.39,三斤就是3.39×3=10.17元。接下来学生把需要购买的商品价格加在一起就是3+7+2.9+6.78=19.68元。教师再提问:“顾客如果给100元钱,需要找零多少?”学生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算出100-19.68=80.32元。学生在教师为其设置的情境教学中不但学习到了知识,并且体验到了购物的快乐,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得到提升,核心素养得到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空间观念有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点,把抽象难懂的知识转变为日常普遍存在的实物加以理解,发散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并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明确空间观念培养的特性,运用有效的方式完成教学工作,为学生后续空间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思怡,陈祥彬,李忠如.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设计策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7(07):118-124.

[2]金岚.核心概念统领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以“图形的测量”单元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05):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