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优化过程,渗透优化思想——《找次品》信息化教学叙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2
/ 2

经历优化过程,渗透优化思想——《找次品》信息化教学叙事

黄玉兰

湖北省京山小学  湖北京山  431800

小学五年级的数学课《找次品》,它具备多重教学的意义:首先,在生活方面,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能理解“次品”是生活中一类常见且特殊的物品,由于重量与合格品存在差距,会给我们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能正确挑出次品是一种生活的能力。第二,在生活中的次品可以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外观和合格品不同的次品,可以轻易分辨出来;另一类是外观和合格品相同的次品,就需要利用有效的方法来辨别,所以掌握正确的方法就是在数学课上学习《找次品》的意义。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电脑游戏、多媒体技术和翻转课堂等资源,为学生设计出有趣和生动的教学环节,调动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一、动画导入,激发童趣

在上课的第一个环节中,我就抓住同学们刚刚经历了端午节,精巧的设计了一个“挑粽子”的小游戏进行动画导入,在屏幕上为同学们呈现了两个中国结造型的小粽子正在跳舞(外观一样),其中一个的重量稍微轻一点(属于次品),鼓励同学们先猜一猜,再想办法挑出来。他们的注意力瞬间就被可爱的粽子吸引了,并积极的展开了讨论。

有些同学犯了难,摇摇头,保持了沉默。

这时,罗锐恒同学举手,大声说:“咱们可以用手来掂一掂呀”。

我好奇的询问在座的同学们:“大家说用手一定能掂出来次品吗?”(生:不一定)为什么不能?(生:相差太少的就掂不出来了)那最好的办法是什么?(齐声:称一称)。咱们都学过怎样称?(齐声:用天平称)此时,我抓住学生的思维亮点,抛出问题:“那怎样才能称的又对又快呢?”。学生陷入了思考,顺势揭示教学内容:“今天,咱们就来一起探究如何用天平正确找次品的方法”,并动画出示课题:《找次品》。

翻转课堂探究规律

第二部分是新课探究环节,我充分的运用了翻转课堂的方法。首先我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如下:

《找次品》导学案

1.生活模拟,胸有成竹

如果你是一架天平称重时会遇到哪些情况

2.动脑游戏,合作探究

(一)“挑粽子”-探究2个粽子里找出1个次品,至少需要称几次?

(二)“称粽子”-探究3个粽子里找出1个次品,至少需要称几次?

(三)“选粽子”-探究8个粽子里找出1个次品,至少需要称几次?

(四)“买粽子”-探究9个粽子里找出1个次品,至少需要称几次?

请你设计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建议能想出多种办法,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

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集思广益,找出规律: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探究活动,我发现想要用最少的次数找到次品,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方面通过导学案的引导,让学生玩一玩模拟游戏“一架天平”,启发其进行思考:“如果你是一架天平称重时会遇到哪些情况?”并唤醒他们生活的经验。

另一方面,我在导学案中设计了游戏互动,巧妙的渗透优化思想。

具体的探究过程可以分为由浅入深的四步:

探究2中挑出1个次品(动画演示)

这一环节我是通过动画演示的方式,启发学生学会动手比一比、动脑想一想,动手画一画,亲身经历分、称、想的全过程,学生发现把“2”分成两份,每份1个,称一次就可以找到次品。

②探究3中挑出1个次品(学会比较)

在这个环节中,我启发学生发现数量从两份变成了三份,但称的次数仍然是一次,原因是找次品的方法不仅仅在于利用称的对象进行比较,实际上,也与没有称的对象进行着综合分析。

③探究8中挑出1个次品(分成三份)

对数字8的认识,学生会觉得分组有多种方案:可能是(1,1,1,1,1,1,1,1),可能是(2,2,2,2),还可能是(4,4),或者(3,3,2)。按照学生的不同分组,我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推测和比较,在班内进行方法的汇报,从而发现最优化的办法,让他们亲身体会优化思路的好处。

④探究9中挑出1个次品(每份接近)

在探究数字9时,学生已经尝试过将一个数字分成三份,那么他们首先会想到将9分成(3,3,3)或者是(4,4,1)或者是(5,3,1)还可以是(2,2,5)、(1,1,7)等,通过思考和演示,同学们会发现最优化的办法,不仅是要将总数分成三份,还要尽量让每一份的数量最接近。

通过对以上四个数字最佳方案的整理,同学们能直观地发现,最优的办法就是将总数平均分成三份,让数据之间的差距最小。我及时进行了引导:“差距多少算最少呢?”同学们说:“1最小”。

我非常欣慰的称赞到:“你们的探究活动实在了不起,通过刚刚的实验、讨论、交流,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发现了找次品分组的奥秘。通过大家的对比、归纳可以发现,数学原来这么有趣,恭喜大家探究成功,将掌声送给自己吧。”

三、课堂闯关,游戏巩固

在理解规律的基础上,接下来我设计了“翻卡牌”和“连一连”等两个环节的动画游戏,帮助同学能够在抓住规律的基础上,快速的找出次品,提升他们对方法的掌握与熟练。

四、卡通儿歌,增强记忆

同学们在前面的游戏闯关的环节中,收获了喜悦,赢得了好成绩,看起来对规律的掌握程度比较高。因此,我趁热打铁利用动画儿歌的形式为学生梳理了重点方法,这样的记忆方式既赏心悦目,又朗朗上口,很受同学们的喜爱。

一边听着同学们悦耳动听的儿歌声,一边下课的铃声也响起来了!我相信他们能够继续利用儿歌的方式,将课堂的收获带入生活当中去,能发现生活中的次品,以此解决对应的问题,从而最终成为一名会学、学会、乐学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