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罗冬霞

深圳市翠北实验小学 518020

[摘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要“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单元整体教学是结构化整合的重要路径,单元整体作应与单元整体教学相互呼应,从单元整体出发,让知识由分散到聚拢而系统化、让作业由独立到融合而结构化、让学习由浅表到深度而序列化。本文所指的“单元”不是强调跨学科、跨学段、综合性的“大单元”,而是聚焦学科知识逻辑、学生认知规律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单位。

设计单元整体作业,要求教师站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高度,用整体的眼光来把握、用发展的思路来设计、用系统的方法来构架。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结构化整合;

一、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从新课标的要求来看,教育要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着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该要求体现了知识-能力-素养的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有利于改善传统数学作业的重复化、浅层化的弊端,更加遵从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差异性,注重知识的共性和个性,并通过任务情境和评价指标锻炼学生的理解、分析、归纳、的能力,最终形成数学思维的核心素养,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从学情分析来看,小学生的自制力和学习能力虽然不如中学生,但对各类现象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其知识需求可以成为培育学生学科素养的良好的原动力。再加之该阶段数学有着非常丰富的生活素材,能满足学生在知识接受时的趣味性需求,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以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转化而来的情境或任务为导向,以启发式结合操作性作业为主线,尤其在情境渲染和评价指标方面,更能结合模块内容进行有的放矢的设计,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能力。

从教师教学来看,“教”与“学”是一个紧密相连的互动过程,只有双方发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材施教了,传统作业模式在不利于教师及时捕捉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模式从整体优化作业内容,注重对教学内容的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教师在单元模块视角下,有足够的时间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数学能力的发展情况,从而便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二、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模式的内涵

“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是以单元主题或任务为导向,对现有的作业内容重新进行分析、整合、拓展、延伸,形成具有明确的主题、目标、任务、情境、活动、评价等要素的系统。重新整合的作业内容成为单元模块,单元模块内部的知识由浅入深,着重逻辑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单元模块之间的知识相互联系相互区别,从共性和个性差异上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归纳整合的能力。教师以问题启发呼应数学逻辑线索,让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体会一目了然。

三、对单元整体作业的几点思考

单元整体教学需要主动盘活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也需要有意识地将所学内容延伸出去(。单元整体作业是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设计时,如果缺少“瞻前” 和“顾后”,就会使作业不能凸显知识间的共性与联系,不利于知识内容的结构化,无法很好地服务于教学。

(一)“前瞻”课时知识,“后顾”学科结构

单元整体作业以教材单元为基本单位,设计时,需要“前瞻”课时知识点,“后顾”学科结构,从高观点的视角对作业的内容、形式等进行整体规划,将课时知识串联成较为完整的知识链,系统化地思考和结构化地设计,保证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做到前后知识的有效勾连。

(二)“前瞻”知识内化,“后顾”素养提升

设计单元整体作业,需要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将碎片化的知识、方法等进行整合。再通过将单元目标分解为各个课时的作业目标,把握各课时作业设计的方向与重心。“前瞻”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情况,“后顾”学生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有效发挥单元整体作业对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助力学生通过自我体验、积极建构,发展核心素养。

(三)“前瞻”单元内容,“后顾”长程迁移

单元整体作业不仅要有效融合单元教学内容,而且要关注单元前后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教师要“前瞻”单元内容,“后顾”长程迁移,以单元整体的视角去思考单元、课时的具体要求,再通过作业这一学习环节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较为完整的学习和建构过程中实现知识、方法、能力的长程迁移,系统化地学习数学。

四、设计单元整体作业的案例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一)”和第四单元“长方体(二)为例,教师应先理清本课时知识点在单元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再将主要知识点与生活情境、数学文化、其他学科知识等内容融合设计课时作业。

  具体作业设计如下。

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一部分活动,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加强垃圾分类回收意识,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翠北实验小学五年(3)班的同学,在冯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响应深圳市小水滴环保中心的“回收校园奶盒”活动。

题1.整理牛奶盒(露在外面的面)

午餐后同学们把牛奶盒整理成立体图形(如下图所示),取走其中的一盒,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怎么变化?说一说你的理由。(拍视频)

题2.清洗牛奶盒(动手展开图)

清洗牛奶盒时,如果沿着棱将包装纸盒展开,不可能是图是(  )

题3.测量牛奶盒(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这个清洗盒是一个长为60厘米,宽45厘米,高50厘米的长方体密封的容器,容器里放了一部分水,水的高度是30厘米。(如图)

五(3)班的同学把已经清洗晾干压扁后的30个牛奶空盒都投入液体后,水的高度将会上升了1厘米,你能算算每个空牛奶盒的体积是多少吗?

C:\Users\ADMINI~1.DES\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681267593a3e3408372e933b0a5443b.jpg

题4.收纳牛奶盒(体积)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收纳整理习惯,小水滴环保中心为同学提供了收纳袋,从外面测量长为60厘米,宽55厘米,高70厘米,忽略袋子的厚度,你能算一算一个收纳袋可以装多少个压扁的牛奶盒呢?

C:\Users\ADMINI~1.DES\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a0b03a1a8c8496cae6f73e59e57e279.jpg

题5.运输牛奶盒(容积)

当装满牛奶盒的收纳袋的数量收集到一定数量,老师就会扫码收纳袋上的“扫码立即预约回收”二维码,回收车就会如约而至,回收车的车箱从里面测量,长是240厘米,宽是165厘米,高是210厘米,回收车里大约可以容纳多少个收纳袋?

题6.后端初处理(棱长)

牛奶盒运输到环保中心,工作人员首先对牛奶盒进行压缩成一个一个大长方体(如图),长为150厘米,宽为85厘米,高为1.2米,打结处忽略不计,捆绑一个这样的长方体需要多少米捆绳?     

题7.包装环保椅(动手操作,表面积)

a928fec762e6e04d0d22121aed0157b

小水滴环保中心回赠了环保长椅,一张长椅用1380个牛奶纸包装再生利用制成,长110厘米,宽55厘米,高60厘米,把环保长椅近似看成一个长方体形状,在运输中为了避免磕碰,准备一个刚刚好厚纸板的包装箱(厚度、拼接处忽略不计)。 

(1)把包装盒的展开图,在纸上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纸上的1cm表示实际的10cm),最后说一说展开图的特点。(拍视频)

一个包装箱至少需要多少纸板?

总之,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基于单元整体的视角,经过统筹思考,将单元整体目标、课程、教学、评价等进行有效沟通与融合,减少了低水平目标、反复操练和机械重复等常见的作业问题,更好地遵循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减轻了学生不必要的作业负担,从而切实发挥作业对学生发展的引领作用,进而增进学生对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