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张之洞任山西巡抚的功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3

浅论张之洞任山西巡抚的功绩

罗燕

黔西南州委党校 贵州 黔西南 562400

摘要: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壶公、香崖居士,晚年自号抱冰老人,直隶南皮人。1863年中进士,后历任翰林院编修、教习、侍读、侍讲学士及内阁学士等职。1881年至1884年,他出任山西巡抚,从京师言官变为掌管一省军政的封疆大吏,也是他从清流党走向洋务派的开端。他在晋省开展了一系列实践,包括整顿吏治,荐举人才;奖励农工,兴革财政;禁种罂粟,禁食鸦片;在李提摩太的启迪下,在山西兴办了一系列洋务项目,包括设教案局;设洋务局,招聘洋务人才;色合理各种实业机构;筹办山西练军。推动了近代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加速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

关键词:张之洞;山西巡抚;功绩

光绪八年(1882)十一月,四十五岁的张之洞做了山西巡抚。一八八二年一月二十七日,赴任封疆的张之洞陛辞请训。小皇帝身后的西太后看着这位瘦小精干、比自己小两岁却已头发花白的臣下,照例说了几句勉励的话。无非是些时值国难,不靖之秋,凡有建议良谋,随时奏闻,随时留心为朝廷举荐人才之类的话。他还希望张之洞到任后,请阎敬铭出山任职,效力朝廷。张之洞当然是唯唯诺诺。张之洞于数月后,整装出京,自少不了清流师友长亭饯行一幕。张之洞一路轻车简行,经保定、获鹿,过娘子关,入山西境。一路体察民情,了解到人民的贫困,吏事的积弊和鸦片的泛滥。张之洞清楚前途艰险。

张之洞于二月十日到达山西省会太原,十二日与前巡抚卫荣光办理

了交接手续,当日上任。

一、整顿吏治,荐举人才

张之洞深知吏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清朝的稳定。到山西没过几天张之洞就在致张佩纶的信中谈了他这几日的想法:“一路风露,到后未及休息.....山西省症结在于烟害。.....山西百废待兴,只是风气已坏,总结出'懒散'二字,唯今之计,应该崇尚简静二字。目前形势所迫不能不以清明强毅来整肃风气,风气有变才能谈得上其他治晋方针。”[1]。他认为整顿官吏当以身作则,并为自己订下规定丑正三刻即起,寅初阅公牍,辰初见客。

张之洞在经过详细缜密的调查之后,向朝廷递上“特参害民不职各员折”,撤掉了一批不法官员。后来,张之洞还奉旨查处了罪恶昭著的葆享和冀宁道道员王定安,罢免了不尽职责的文、武官员九人。

曾任护理山西巡抚、山西布政使(潘司)的葆享在藩司任内把持藩库,滥用国家钱财,曾一日放款六十万两,驻防晋省的总兵罗承勋、参将王同文等人从中贪污公款七万五干多两。王定安是当时权臣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一手扶植的亲信,曾代理晋省藩司,他曾一日放款三十多万两,多属因情私放。张之洞不畏权势,秉公执法,最终将这一晋省第一大案查明,将二人绳之以法。

另一方面张之洞在“褒奖循良片”中褒奖了那些敢于废除苛捐杂税,爱民如子,官声卓著的一些官员。对于那些不知振作,不免疵累者,则严檄教戒,许其自新,张之同认为,晋省吏才不多,要奖惩结合,多加励练才行”。

所以首先要做到奖惩分明,若要从根本上解决山西吏治的问题,就必须从根本上杜绝贪劣的渠道,做到防患于未然。张之洞的意见得到清政府的支持。裁各属解抚署公费银一万九千五百五十两、藩库津贴抚署银六干两并禁革一切陋规,并且严令杜绝了向上司馈赠财物的风气。

张之洞在山西大刀阔斧地进行吏治改革,“事无大小都亲自处理过问,奏章公文大都亲自撰写”。以致三年后离任时,因过度劳累,身体虚弱,头发大已染霜,一路经不起颠簸,只能边走边服药。

张之洞还留心访求人才。请阎敬铭出山是临行时西太后的旨意,张之洞到任后就亲自写信给他,派知府马丕瑶去解州阎氏邸宅,劝阎敬铭出仕。在阎敬铭事件之后,张之洞又向朝廷呈递了一份“胪举贤才折”,所推荐的文武官员凡五十九人,绝大部分并非亲朋,这道折子的特点在﹁是荐人多,朝廷接到奏折后,举朝轰动,一份奏折保举近六十人,前所未有。二是“举贤不避亲”,只论才品,不论官次,在被荐者中,有张佩纶,吴大激、陈宝琛等等,这些人都是张之洞的好友。

一八八二年乡试前,张之洞去了贡院实地考察,见贡院房屋又破又小,便决定翻修贡院。那年张之洞与山西学政丁可庄筹议,创办令德书院,次年,张之柯又与新任学政吕凤岐筹划该事。因书院一时未能完工,便先在桥头街找地方开办,聘请洪洞县人王轩为主讲,乡宁县人杨笃、闻喜县人杨深秀,为襄校,在全省范围内选取学业优异的学生到书院,专心研究学问。

二、奖励农工,兴革财政

面对山西民生凋敝的现状,采取鼓励民生,裁抑苛税的做法。

(二)劝垦荒地,建仓积谷。把"责垦荒”列为“晋省要务二十事”的第一条:“国之元气在户口蕃息,田野垦辟。”[2]这显然出于传统的重农思想,当然也与山西连年饥荒的现实有关。当时山西有主无主荒地共一万多顷,又有大批饥民流亡不归。为了鼓励百姓垦荒,主张对新垦荒地暂不起科征税,无论有主无主荒地均从开垦之日起,三年后起征,并下令对垦荒者“酌给牛种之资”[3]在劝垦荒地,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又令各州县建仓积谷,以备灾荒。以往曾国荃任山西巡抚时已开始这样做,但张之洞认为还远远不够,他说:“分散畸零,仅备一区,无牌全局,仍非有大宗积储不可”

[4]"经与阎敬铭、张树屏等人反复磋商,援古例今,决定以两年时间在汾州碛口建大型谷仓,万一晋省遇有急需,东由汾平可达省垣,南下蒲津可及边鄙”。[5]

(二)清丈土地,减免苛税。山西向无鱼鳞册,土地税混乱,造成或耕无粮之地”(即耕种不缴税纳粮的土地),“或纳无地之粮"(即没有耕地却要缴税纳粮),结果出现“弱者扑责包赔,黠者隐匿飞灑”的局面,“此一事为晋民之大害”[6]

张之洞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清丈土地。除清丈土地,建立鱼鳞册,澄清田赋之外,还下令裁减差徭,“严定应差章程,不准差员滥支,总之不取民间一钱,不扰过客一车”[7]继裁减差徭之后,又大力裁处山西的另一虐政--摊捐。所谓“摊捐”,就是省内的公事用度,凡人不敷出,其款项即摊派给各州县,一些官吏还乘机私征勒派,使百姓苦不堪言。为解决这一问题,特设“清源局”,办理裁抵摊捐事务,“使州县之力宽然有余,而后下不至以脧削者累民,上不至以亏挪者累国”[8]

造成山西摊捐的一项大宗,是铁价补助。山西历来供应北京天津好铁若干万斤。由于用手工生产,成本日高;又用骆驼、牛马运输,运费日昂,但国家的调拨价不变,以致山西土铁出售价大大低于生产成本加运费,其间的巨大亏额则通过摊捐转嫁到老百姓身上。这是专制制度违背价值法则的一种倒行逆施,既造成山西手工矿冶业的凋敝,也困扰了各阶层人民。张之洞面对这种困局,提不出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只能“仰恳天恩,俯念晋省地贫官累,略予补苴”[9]并且保证“竭力整饬,必能使州县每年收数较前渐增”山西绸绢纸张的生产与收购存在与土铁类似的问题,张之洞的解决办法也只是请朝廷“宽仁”。可见,出任晋抚初期的经济举措,基本还滞留在中古励精图治的帝制官僚的水准线上,与冯桂芬、王韬、陈炽、马建忠、郑观应等改良派“恃商为国本”“借商以强国”的经济观点相去甚远。

三、禁种罂粟,禁食鸦片

山西受害更甚,省城周围农村有十分之六的人吸食鸦片,而省城这个比例达到十分之九,官吏士兵几乎无人不抽。罂粟的普遍,致使农田生产的萎缩,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晋省经济的危机。“丁戌奇荒”造成口粮不足人口锐减,与罌粟大量种植有着必然的关系,所以张之洞一针见血地指出鸦片才是山西的大患。张之洞的时代是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清王朝日薄西山的年代,加上他对贵州、四川等地的烟毒状况的熟悉,故对鸦片非常僧恶。张之洞谆谆告诫书生士人一定不要沾染鸦片:“世间害人之物,无烈于此。这种事情过去从来没有,不能依常理对待。鸦片损害身体,消耗钱财,消磨意志,种种恶行,不一而足。”他在“陈明禁种罂粟情形折”中阐释了烟毒之害:损耗了百姓的元气,各省都有发生,惟山西为甚。想要使中国富强起来,一定要以清除鸦片为开端。

张之洞在一八八二年六月上奏的“整饬治理折”中就提及了“禁种罂粟”的看法。一八八二年十一月,张之洞正式制定了消灭鸦片的《禁种罂粟章程》,告知全省官民一起严格遵守。于是山西便有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禁姻运动。

次年春,张之洞的禁烟计划被批准,便开始大力实施。张之洞下令“官分头赴各地,仔细查处鸦片产地,全部予以清除,各种植鸦片者听到命令应自行铲除”。当然,刚开始的行动并不顺利。如交城知县开始一点也不积极,受到张之洞的批评后才开始加大力度,积极办理,这才受到表彰,奖以花红、匾额。但练总刘兰、郝永奎对禁烟一事百般推诿搪塞,以致三千亩罂粟漏查。张之洞将他们严加处置,另委员彻查。为了保证禁烟后,烟农不致断绝收人,张之洞鼓励他们种桑棉麻兰、菜蔬、花生等物。

至于“沉溺于洋烟较深”的瘾君子,张之洞借鉴李鸿章在天津所设之戒烟局的模式在晋省也设立了一个,派都司杨佑青负责,为他们请医买药,他还下令烟民在三个月内戒掉毒瘾。而那此官吏、兵勇、生员中的吸毒者,张之洞特别对待,从警告到汰黜,希望可以“移风易俗”,从此在山西铲除烟害。

张之洞在山西之所以禁烟是想保持社会安定,希望能维护清朝统治秩序,复兴晋省经济,维护百姓身心健康。从一八八二年至一八八三年大规模禁种罂粟、禁食鸦片的成效表现出张之洞的做法是很成功的。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数十年的积弊在旧中国的大地上盘根错节,难以一举清除,不可能是张之洞一个地方官短时期内所能解决的。不幸的是,张之洞离开山西不久,种植罂粟之风又刮起来了,山西重新成了全国产烟大省。

四、涉足洋务,兴办项目

在李提摩太的启迪下,张之洞在山西兴办一系列洋务项目。

首先,设立“教案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凭借各种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特权,横行内地,买地、建教堂、庇教民,导致教会与百姓的冲突日盛,所引发的教案不断。丁戌奇荒发生后,许多传教士利用“赈灾”的名义涌入山西,导致大量教案的发生,有的传教士甚至胁迫官府。一八八二年,张之洞考虑到民教冲突日益增加,便在省城设立教案局,派冀宁道道员专门负贡这些事。嗣后,“此后凡有到官府滋事的教士便令其离去或到教案局申诉。至此教士的嚣张气焰才稍稍收敛”。

其次,设洋务局,招聘洋务人才。如果说1883年1月设立教案局主要是为了平息中外纠纷,那么,1883年6月设立洋务局,则是在更具体意义上展开洋务建设。张之洞接触李提摩太“西化”山西方案后,决定将其中若干条款付诸实施。但“三晋表里山河,风气未开,洋务罕至”,尤其缺乏“习知西事,通体达用”的人才。张之洞设立洋务局以后,深感“空疏无据”的旧式土大夫无济于事,而“各省局厂学堂,人才辈出”,山西又不能立即兴办学堂培养新式人才,遂印发《延访洋务人才启》多份,“分咨各省”用高薪征聘通晓天文、算学、水法、地舆、格物、制器、公法、条约、语言、文字、兵械、船炮、矿学、电气的通才或专家,到山西襄助举办“西法”新政。又广筹巨款,购置图书仪器。并“酌派提调、正佐委员,先就晋中通晓洋务之人及现已购来各种洋务之书,研求试办.”张之洞在山西招聘、网罗新式专门人才,反映了他亟欲兴办洋务事业的愿望。然而,此种努力的收效甚微,这促使张之洞以后在两广总督和湖广总督任内大规模“兴学育才",直接培养洋务干部。

再次,设立各种实业机构。在兴办洋务之初,张之洞打算从小事情做起。在设立洋务局的同时,还设立桑棉局,从苏州等地招募技工,教授技术。又设铁绢局,来办理周、绢、纸三项贡品。张之洞设立铁绢局后,全部由该局负责办理,不再向百姓摊派。

“晋铁”历史悠久。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山西的土铁冶炼业被洋铁击垮。而且贡铁不准海运,陆运成本过高,以至市场日见萎缩,销路不畅。”一八八四年十二月,张之洞与李鸿章联衔会奏;请求废除铁不准海运的规定。改由天津入海,减少成本,仍在铁矿产地熔铸,招商办理运务。此前,他的好友、时署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张佩纶公干时经过山西,张之洞与他谈及“铁”的问题,认为:“进口铁不是长久之计应该在山西铸炼成伾,以供洋务局使用。"很明显张之洞是为了扶助山西冶铁业,来抵制洋铁的冲击。张佩纶回京后,在总理衙门阐述了张之洞的想法,总理衙门商议之后,打算在山西设局炼铁,交由张之洞去办。一八八四年春,张之洞开始商议开采铁矿一事。

张之洞在山西任职不长,但他很明白,当今世界竟争日趋激烈,唯有洋务强国是首要之务,所以他要多角度地去推行洋务。在兴办实业方面,他延访人才,试造新式机器,派人去上海购买外洋新式织机、农器。这些行为都为他以后大举兴办各类实业、大量兴办学校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件事使张之洞有了致力于钢铁工业的志向,山西的铁政虽因他离任而终止,但却激发了他投身于钢铁事业的决心。后来在他担任湖广总督时,终于办成了汉阳铁厂。

最后,编练新军。这标志着张之洞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洋务运动健将。张之洞以前是名文官,他从那些以武备起家的曾、左、李身上,深深地意识到只有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才能巩固大清帝国的统治。他上任后,通过一系列仔细地观察,认识到绿营等旧式军队已是朽木难雕,必须重新建立新的军队。

一八八三年初,张之洞奏疏请从直隶、山东等省招几百名马队来山西训练,做为保护地方治安之用。不久接到兵部议复:山西招募马勇,以无事之区,转筹添募,恐滋繁费,应毋庸议。张之洞再次上奏:晋省绿营疲敝,为各直省最,今日北徼商路日开,西陲藩篱未固,海防边防皆不可缓,整顿边兵,惟北人宜。臣意欲办山西练军,以备他日推广,不独为巡缉计,亦不独为一省计。果使此军练成劲旅,不惟可以挑补晋省练军,沿边万余里,随处皆可用之。具体做法是从防勇中挑选精锐者编入新军,一切依照直隶的作法操作训练新军。这一次,终于有了肯定的回答,张之洞立即请直隶总督李鸿章、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还有总兵李先义和副将吴元恺等帮忙训练。

在离任之前,张之洞又建议将驻山西部队进行改革,决心要为山西练出一支新式军队,这件事启发了张之洞的军事思想,加上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给他的教训,使他相继组成了广胜军、东南自强军和湖北新军。

张之洞抚晋期间还制定“保甲并定就地正法章程”,用保甲连环加强镇压“游匪”“马贼”“客勇”。筹议七厅改制,对晋北蒙古族聚居区丰镇、宁远、归化等七厅建制进行改造,以加强控制。又修筑四大天门路,连接素称天险的山西、直隶边境交通。

参考文献:

[1]《张文襄公全集》,卷二一四,书札一。

[2]《整伤治理折》,《张文襄公全集》,卷四,奏议四。

[3]《未垦荒地请宽限起征》,《张文襄公全集》,卷四,奏议四。

[4]《建仓机谷折》,《张文襄公全集》,卷五,奏议五。

[5] 《豁除累粮片》,《张文襄公全集》,卷四,奏议四。

[6]《裁减差徭片》,《张文襄公全集》,卷四,奏议四。

[7](裁抵摊捐折》,《张文襄公全集》,卷五,奏议五。

[8]《筹补铁款片》,《张文襄公全集》,卷五,奏议五。

[9]《札司局设局讲习洋务条》,《张文襄公牍稿》,卷三。

作者简介:罗燕,1985-,女,黑龙江虎林人,中国近现代史硕士,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文化与现代科技教研部理论科副科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