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1

多举措,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

贾燕

合江县第二幼儿园

摘要:近两年,我园由一园发展到一园三区,大量的年轻新教师加入到我们的师资队伍。她们充满活力、朝气蓬勃、接受能力强,给我们注入新鲜的血液,但她们的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经验,怎样才能让其快速成长呢?

关键词:多举措;新教师成长

为了尽快提升新教师专业化水平,熟悉我园的教育教学,我园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制度管理,促成长

1、制定规划,明方向

每位教师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制定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明确自己努力方向。同时,幼儿园也能根据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了解每一名教师优势、劣势和她们在发展过程中的需求,从而更科学的制定培训计划。

2、园长跟班,深入指导

园长不定期到班上跟班听课,一般听课就是半天。通过跟班听课,了解教师的班级管理、教育教学技能、专业技能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提出建议,让教师知道自己的不足,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行为,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

3、完善制度,落实保障

建立健全幼儿园各种园本研修制度,如园本研修管理制度、园本研修奖惩制度、教师业务学习制度、教研制度、教师结对帮扶制度等,用制度管人。同时,幼儿园积极为各种研修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用于购置学习材料、外出调研培训、聘请专家指导等。

4、成长档案,记录成长

我园为每名教师建立成长档案,动态记录教师专业成长的轨迹。

在教师成长档案中,汇集的是教师自己的一系列作品样本,里面包含了教师个人三年专业发展规划、个人学期计划和总结、个人讲座、经验分享记录、论文和反思、听课笔记、读书笔记、培训笔记等,它提供了教师进步的信息,展示了教师的成就。教师在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展示成就和体验成功的同时,也在反思总结自己进步的方法。在此过程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二、结对帮扶促成长

结对帮扶是最常见的师资培训方法,对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重要作用。由于新教师缺少经验,找不到方向,对工作充满焦虑,但是学习能力强。这时,他们迫切需要学科带头人或老教师的精心指导,帮助确定专业方向,以拓宽知识面,练好基本功。

  1. 教学上的指导,与青年老师共同钻研教材和教学方法,包括如何制定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教案书写、备课、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技巧的掌握、实践技能操作、课后反思等教学基本环节的指导。让青年教师真正走进教材,走进课堂。
  2. 科研上的指导,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由他们来指导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指路和“点拨”作用,正是他们的优势所在。青年教师如能得到老教师的指导,将大大缩短“适应期”,提前实现角色转换,从而较快地胜任教师工作。
  3. 精神上的影响,老教师们在职业道德、治学态度、工作作风、协作精神和教书育人等方面对青年教师的影响,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这种影响犹如催化剂,能促使青年教师不断发现自身问题和存在的不足,使之不断内化,逐步成长

三、教研促成长

教研是培养教师的一种最为有效的专业途径,能快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弥补教研实践经验不足。

1.园本教研

每周一召开集体教研活动,除了对下个周的日常教学进行研讨外,还组织观摩全国名师优质课例、园长专题讲座、园长示范课、骨干教师专题讲座或经验分享、国培经验分享等。(我们充分利用园内的现有资源,发挥骨干教师的特长和优势,每周在固定的时间内,有针对性的安排园本培训。)期间,大家一起讨论、研究,集思广益,园长也亲自参与各种教研,与教师们一起探讨。

2.以教促研

为了提升新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能力,为老师的专业成长创造一个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教学平台,促使教师不断成长,新教师进入我园的第一学期都要上亮相课,还会不定期的开展同课异构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课。其目的就是为了促使新教师从教材分析、目标定位、材料准备、重难点把握、教学策略及教学过程实施等方面下功夫做准备。

课后幼儿园均组织评课活动,园长、骨干教师依据幼儿在活动中的游戏状态,分别从目标撰写与达成、活动设计与组织、活动方法与策略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诊断,思想的碰撞与观点的汇集,转变了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有效提升了新教师组织课堂的教学能力。

3.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的有效途径。促进了大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使骨干教师在各级各类活动中崭露头角,示范引领。

四、培训促成长

  1. 园内培训

教师培训需要多方参与,但幼儿园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培训工作还是以园为主的,因为这样能针对实际,并且在时间上灵活度较高。因此,部分培训话动都是以园或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的。我园围绕:师德师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区域创设、体育游戏、角色游戏、数学领域等方面对于教师进行培训活动。

2.互动、参与式的培训方式

根据教师的意愿决定培训方式和内容,并与教师开展交流。如:在开展区角活动培训时,我们请教师就区角活动中的做法和体会进行交流,然后组织教师到各班去观摩。当发现有好的做法和新的思路时,本班教师向大家介绍为什么要这样做,怎么做的,这样的培训,老师们反映有效起到了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的作用。对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我们认为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更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与教师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以及自己对工作的评价与反思。